相关推荐
三元材料行业特性及法律法规政策对三元材料行业发展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2-02-21 11:29:49

三元材料行业特性及法律法规政策对三元材料行业发展的影响

锂电池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三元材料(NCM/NCA)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正极材料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2-22022111335B05.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1、行业特性

(1)周期性

三元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以及3C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受宏观经济周期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以及3C产品与消费行为密切相关,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综上,三元材料在短期内受宏观经济周期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自行车、电动工具逐渐发展和普及,其市场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2)区域性

出于贴近客户、降低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国内主要三元材料企业围绕客户位置在多地布局工厂,如长沙(长远锂科与杉杉能源)、宁波(容百科技)、新乡(天力锂能)、贵阳(振华新材)、厦门(厦钨新能源)、常州(当升科技)、天津(巴莫科技)等地均建有三元材料生产基地。三元材料下游客户为锂电池厂商,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

(3)季节性

三元材料市场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但受春节放假因素影响,通常一季度出货量会低于其他季度。

2、行业技术特点

三元材料由三元前驱体制成,三元前驱体可根据各元素比例的不同生产出具有不同性能的前驱体材料。目前市场上的三元材料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离子掺杂

在三元材料掺入微量的其他元素,如Na、V、Ti、Mg、Al、Fe、Cr、Mo、Zr、Zn、Ce、B、F、Cl。掺杂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材料整体的电化学性能,例如提高镍钴锰三元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结构稳定性,降低阳离子混排程度等。

(2)表面包覆

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是三元材料应用的前提,通过对三元材料进行粒子表面包覆,包覆层作为保护层可缓解电解液对正极材料的腐蚀,抑制结构坍塌,可以显著改善三元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导电性的包覆层还可提高三元材料的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3)改进合成工艺、探索新的制备法

固相法和共沉淀法是传统制备三元材料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改善三元材料电化学性能,在改进固相法和共沉淀法的同时,新的方法诸如溶胶凝胶、喷雾干燥、喷雾热解、流变相、燃烧、热聚合、模板、静电纺丝、熔融盐、离子交换、微波辅助、红外线辅助、超声波辅助等均被各大企业和高校所研究。未来,对原有和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并不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可以不断提升其生产工艺水平,其应用也将逐渐增多。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三元材料行业发展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关键材料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我国重点发展领域,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密集发布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购置补贴、购置税减免、政府机构采购等相关支持政策,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关键材料,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

2017年以来,我国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陆续出台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上述规划有利于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发展壮大,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促进作用。

2019年4月,电动自行车新的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新国标》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最高时速等参数指标,《新国标》及各地配套道路车辆管理制度的推出长期来看有利于电动自行车产业的规范化、专业化运行,促进电动车行业在向着轻量化发展,给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市场带来了机会。

2020年4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短期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上述政策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直接促进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进一步扩张。但从整体上看,为维护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以来,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逐渐提高(主要体现在能量密度及续航里程标准提高),导致新能源汽车及上游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未来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2021年2月,我国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绿色物流,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要优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元材料作为新能源锂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受上述政策影响,三元材料企业市场空间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2020年11月2日,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进一步强化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发展力度。鉴于我国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5.40%,下游需求的增长将有效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空间的扩容,进而带动企业产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与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为创造稳定政策环境,2021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未来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完全退坡后,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是市场需求的重要考虑,新能源产业链对于上游材料的性价比要求提升,对三元材料企业产品质量与成本的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2021年12月10日,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是鼓励和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明确了对电池和电池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正极材料比容量的要求,有利于推动三元材料行业技术进步和良性发展;规定三元材料比容量≥165Ah/kg,将有效推动三元材料向中高镍方向发展。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细分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