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国内外焊割设备行业代表企业及特点趋势
发布日期:2022-01-12 10:36:12

国内外焊割设备行业代表企业及特点趋势

焊割设备行业上游主要是金属原材料和逆变模块、输入整流器、输出整流器、变压器等关键器件的制造,专业化分工精细;焊割设备行业与上游行业联系紧密,上游金属价格、电子元器件价格波动对焊割设备的成本影响较大,焊割设备企业一般与上游企业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跟进相关部件的技术进步与价格波动信息,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焊割设备行业下游的终端用户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工业领域,如军工、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轨道车辆、航空航天等;民用领域,如工程建筑及装饰、五金加工、家电制造、家具等。焊割设备行业下游用户相对分散,集中度较低。下游不同行业对焊割设备的功能需求差异较大,对焊接质量要求有较大差异,要求焊割设备制造商深刻理解客户需求,提供针对不同焊接需求、焊接环境的产品,同时需不断加强产品研发、提升产品性能,为下游客户提供多系列产品。

2-2201121036324D.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1、行业竞争情况

全球焊割设备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焊割设备行业发展历史较久。国际上焊接行业最具代表性企业包括德国宾采尔、瑞典伊萨、美国林肯电气、奥地利伏能士等。上述国际代表企业成立时间早、经营时间久、企业规模大,业务覆盖焊割设备、焊接材料、部件、焊割系统等焊接各细分业务领域,在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全球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话语权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焊割设备制造行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部分优秀企业已在气体保护焊机、手持弧焊机及零部件等领域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能力逐步提高,但在高端焊割设备领域仍与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焊割设备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资质良莠不齐,企业规模差距较大,行业集中度较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及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企业较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12焊割设备制造企业单位数仅492家;根据中国焊接协会《中国焊接设备行业十四五规划》,“国内本行业制造企业近700家,以民营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年主营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有50多家,超过2亿元的企业有20多家”。行业内大部分厂家规模偏小,缺乏自主创新,整体技术不成熟,仍停留在仿制等较低层次的竞争上,导致其产品品种单一且品质不稳定,销售限于部分区域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焊接市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国内领先企业研发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规模效应的增强,以及客户对质量稳定、工艺先进、高性价比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一些靠简单抄袭、生产价低质次产品的小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在焊接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趋势下,焊割枪及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生产工艺要求将逐步提高,行业发展将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具备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优质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2、行业内主要企业

(1)国外

A、德国宾采尔集团

成立于1945年,是世界上最早从事焊枪生产的知名企业,在全球拥有30多个独资下属公司和分支机构,在德国、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都拥有制造工厂。其产品系列齐全,覆盖MIG焊枪、TIG焊枪、等离子焊枪、机器人焊枪、气保焊枪等众多品种,拥有先进的焊接实验室及高精度的计算机和激光技术强大支持,在研究和开发上均保持全球领先。

B、美国海宝公司

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美国,致力于设计和制造世界领先的工业切割产品。产品覆盖等离子切割系统、激光切割系统、水切割系统、CNC控制器、CAD/CAM软件、割枪、附件、易损件等。

C、美国林肯电气

1895年成立于美国,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LECO.O),是一家专注于设计、开发和制造弧焊产品、机器人弧焊系统、等离子切割设备的跨国性企业,产品覆盖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等离子切割设备、除尘系统四大系列。在全球18个国家设有59个生产基地,分销网络和办事处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2020年销售规模达26.55亿美元。

D、瑞典伊萨集团

1904年成立,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焊接与切割设备及材料制造企业,在手工焊接与切割设备、焊接材料、焊接自动化和机械化切割系统领域,其产品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总部位于瑞典,在47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在全球六大洲拥有23家制造厂。

E、奥地利伏能士

成立于1945年,位于奥地利,是欧洲著名的焊机制造商,也是世界焊接工业的主导企业,主要从事逆变焊接设备的开发和制造,以及自动焊接的解决方案。产品主要有TP系列手工焊机、TT/MW系列交/直流氩弧焊机、TPS系列MIG/MAG焊机、VST系列气保焊机、TIME TWIN双丝焊机、热丝TIG焊机、激光MIG焊机、FPA管焊机。

(2)国内

A、上海亿诺焊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从事焊割炬及焊割配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B、深圳市瑞凌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包括逆变焊割设备、焊接自动化系列产品和焊接材料配件类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C、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5年,国内焊割设备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营业务为焊割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焊割配件、焊接材料和焊接机器人的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逆变焊机、焊割配件、焊接材料和焊接机器人。

D、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5年,业务主要由两大板块构成:智能制造与航天业务板块。在智能制造业务板块,公司主要从事焊接与切割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焊接与切割设备制造商之一,具有全系列产品生产能力,“沪工”品牌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产品远销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多年位居行业前茅。公司产品线齐全、产业链完整,主要业务领域覆盖数字化智能焊机、焊接云平台群控系统、IOT智能切割管理服务系统、激光数控切割设备、机器人成套设备等多重领域。

E、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9年,是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工业焊接技术为技术支撑,提供焊接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焊接机器人和工业焊接设备。

F、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在工业机器人、焊接工艺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制造企业。产品主要包括焊接机器人成套设备、焊接自动化专用设备、全位置管焊设备、切割自动化设备、物流仓储自动化设备、行星摆线(RV)减速器等。

G、常州市金球焊割设备有限公司

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专业生产MIG/MAG、氩弧焊枪、等离子切割产品等及其配件的专业公司。旗下的品牌“BLACK WOLF”(黑狼)在国内是知名品牌。

H、济南诺斯焊接辅具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2年,是专业的MIG/MAG焊枪设计和制造商。其焊枪系列有多种焊枪款式、消耗品类型、额定电流和手柄形状,拥有全面的焊枪系列产品。产品包括气保焊枪、氩弧焊枪、割枪、气刨焊枪、易损件和配件工具系列。

I、宾采尔(广州)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6年,是德国宾采尔集团在中国的独资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MIG/MAG气体保护焊枪、TIG氩弧焊枪、自动焊接焊枪、机器人焊枪、激光焊接头、焊接铝材自动高级送丝装置、清枪、防飞溅剂、水箱等焊接设备及导电嘴、喷嘴、送丝软管、送丝轮、送丝马达等焊接配件。

J、泰佰亿(山东)工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3年,是德国TBI公司在华的唯一全资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MIG焊枪、MAG焊枪、TIG焊枪、机器人焊枪、等离子焊枪、等离子切割枪、特制焊枪和易耗件等。

3、焊割设备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

(1)高端焊接设备、部件的“进口替代”市场需求旺盛

从产品产量和销量上讲,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焊接设备生产国,但相关产品仍然主要集中在中端和中低端焊接设备上,高端制造业采用的先进焊接设备主要还是依赖进口。根据海关数据,2019年我国进口的焊接与切割设备金额高达71.91亿元人民币。高端焊接装备在装备制造业各行业都有较大的需求,尤其在航空航天、军工、核电、新能源等领域。根据中国焊接协会预测,“十四五”期间高端焊接装备年增长率将超过20%,高端焊接设备领域仍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由于我国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受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水平的制约,国内对于焊接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大批量制造的能力有限,焊接机器人的替换零部件绝大多数为国外原装进口,这种情况下造成了焊接机器人替换零部件的成本非常高昂。假如焊接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仅购买替换零部件的花费就有可能高达几十万,并且相关零部件的供货周期非常长,维修期间严重制约了相关企业正常生产计划的顺利开展。例如,损耗更新率较高的焊枪、枪缆、送丝机等零部件价格在1万左右,致使很多企业买得起焊接机器人却用不起,这严重阻碍了国内“机器换人”的脚步,阻碍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

根据中国焊接协会的《中国焊接设备行业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提高焊接机器人及其主要部件的国产化率”是焊接设备行业发展主要任务,我国高端焊接设备、部件的“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广阔。

(2)自动化、智能化是焊割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国内焊接行业自动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随着“智能制造”理念的深入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电焊工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环保要求提高、焊接产品质量要求变化等因素,导致下游用户对焊接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升级明显,部分全手动焊接应用场景逐渐被半自动焊接设备或焊接机器人所取代。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实现焊接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

与人工焊接相比,机器人焊接具备诸多优势:①工作质量稳定。使用焊接机器人时,每个焊缝的参数不变,电流、电压、速度和干燥伸长率等参数决定工作结果,焊接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对工人操作技术的要求降低,焊接质量稳定。②提高生产效率。焊接机器人响应时间短,动作迅速,焊接速度在60-3000px/分钟,远高于手工焊接,同时,焊接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③降低生产成本。一整套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价格在15万元-20万元左右,可以替代2-3名焊接工人,长期使用焊接机器人可降低生产成本。

(3)气保焊接应用将持续增加

相比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具有焊接效率高、质量好(熔池较小,热影响区窄,焊件焊后变形小)且利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汽车制造等大型、工业化制造业领域。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报告,2005年我国气保焊机占总焊接设备量的比例为5%,到2018年气保焊机的销量占比提升至32%,而日本等发达国家气保焊的渗透率超40%,我国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随着我国焊接市场持续扩大,气保焊接设备在焊接市场中的规模将逐步提升。

4、行业面临的挑战

(1)影响力仍有差距

国外焊割设备制造企业普遍成立时间早、经营时间长、行业集中度较高,焊接龙头企业在知名度、企业规模以及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市场话语权强。而我国焊接设备生产企业成立时间普遍较晚,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及知名度与国外竞争对手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我国自有品牌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推广。

(2)焊割设备行业专业人才紧缺

焊接与切割技术涉及了半导体、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工艺设计、焊接技术、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等多个领域,是一项综合性工艺。尤其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焊割技术对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内目前只有少数高校开设焊接专业,行业内具备成熟经验、掌握高端技术的专业人才较为紧缺,无法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对国内企业向国际高端产品行列进军产生一定限制。

(3)国内焊割设备行业竞争缺乏规范秩序

国内焊接与切割设备制造企业较多,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13企业单位数仅492家。国内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的设备属于中低端产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小型设备制造商由于受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的限制,通过仿制或不当定价等方式谋生,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不利影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5、焊割设备行业的主要壁垒

焊接与切割设备制造行业在中低端产品领域竞争激烈,行业壁垒不够显著。随着下游行业对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的需求不断提升,行业壁垒逐步形成。目前,焊接与切割设备已在技术与人才、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等方面形成行业壁垒:

(1)技术与人才壁垒

焊接与切割设备综合了机械学、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材料学、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因此对研发、生产团队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下游行业对焊割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这对制造商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能够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往往需要建立一支在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焊接材料应用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团队,并具备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以应对焊接与切割产品品种规格细且多的特点。对大部分企业而言,要在短期内建立一支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制造、管理经验的人才队伍有较大难度。

(2)规模效应壁垒

焊接与切割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规模较大的焊割设备生产企业因采购量较大、采购种类较多,有利于上游企业计划生产、均衡生产,能够与大型材料供应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而取得原材料采购价格优势及供应保障。此外,规模较大的焊割设备生产企业可以在多项资源的利用上产生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增加一定的利润空间,进而提高产品定价弹性。对于新进入的焊割设备生产企业而言,由于受规模限制,相较于业内已有大型企业而言,在成本和定价上缺乏优势。

(3)品牌效应壁垒

焊接与切割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经济效益,因此用户特别是大型终端用户,在选择焊割设备供应商时均有严格评审条件,包括企业规模、品牌形象、信用等级、质量管理、产品研发、检测检验、生产技术以及保障供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和评审,并进行长期严格测试;一旦进入其采购体系,则双方倾向于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以保证其设备维护的稳定性。品牌影响力是行业内对企业综合能力和长期业绩积累的认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具有良好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通常较易获得用户的信赖,可以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具有持续竞争力。对目标客户有针对性的进行品牌形象宣传、建立有效的市场渗透渠道和高效的售后服务体系,成为高品质焊割设备生产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宣传和渠道建设需要通过长期的市场实践和客户维系来积累,对于新进入企业存在较高壁垒。

相关行业资料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焊割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