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应急产业之消防与救援设备行业特点及机遇挑战(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10-06 16:59:49

应急产业之消防与救援设备行业特点及机遇挑战(附报告目录)

1、产业发展概况

消防与救援设备是国家应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加强和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与能力;加强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各省市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和实际需要,也陆续出台了应急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对推动地区应急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安徽、江西、山东等十余省市先后出台了针对本省市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发展应急产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措施,明确了本地区应急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广东、安徽、重庆、浙江等地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需求,将应急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形成了一批具备应急科研创新能力,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应急产业基地。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应急产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2110061F006262.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消防与救援行业的发展水平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前,我国消防救援行业发展缓慢,全国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不足 100 家,且大部分是国家出资建设的国营企业。2003 年国家取消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备案登记制度,逐步建立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消防市场环境发生根本性变革,民营企业开始涉足消防行业,行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快递增长,消防救援产业也逐渐发展成型。2018 年,国家成立应急管理部并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能向“全灾种、大应急”方向转变,建立了科学、全面、开放、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应急服务平台进行安全预警防控、应急指挥,全面加强消防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未来,消防与救援设备的产业边界将继续拓展,全球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消防应急装备需求发生变化。一是传统产品的多功能化和智能化需求提升,比如抢险救援车带灭火模块;二是从传统的消防装备向多种类型产品延伸,尤其是后勤保障车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包括宿营车、通信指挥车、餐饮车、运兵车等;三是根据大应急的需要,根据不同救援类型,对产品救援的模块化需求明显,比如地震救援模块、化学救援模块、水域救援模块、山地救援模块等。在国家政策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新基建”等大环境下,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概念正加速与应急产业融合,新一代智能化、无人化应急产品将逐步替代传统应急产品。除了国家队伍的应急救援之外,各大型危化企业、园区自主采购的消防应急装备也在快速增加。

随着近年来中国 GDP 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消防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国家及各省市对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投入持续提高,对消防与救援装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产品质量及功能要求不断提升,为消防救援设备业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行业特点

我国消防行业自建国以来历经 8 次体制改革,并于 2008 年正式立法,对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其次是市场化改革、质量要求、强制性和鼓励性需求等层面,国内消防政策在各层面不断健全完善,促进产业长期向好。此外,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消防行业相关鼓励政策,也为行业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消防产品向家庭领域的拓展以及智慧消防的快速渗透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8 年 3 月,我国应急管理部正式成立,将国家安监总局、地震局、森林防火指挥部等 13 个部门的应急救援职责进行整合,成为综合应急救援部门,“大应急、全灾种”也成为新时代的救援处置要求,对产品智慧化、无人化、专业化需求增强,尤其是对高精尖装备需求量增加。同时,消防应急装备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为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国产替代进口带来机遇。

3、行业竞争格局

国家基于对消防安全的考虑,对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制造行业采取了准入管理制度,消防车生产企业取得相关准入后方可生产、销售相应的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产品,国内拥有工信部公告的消防车生产企业主要有 30 多家。对于获得市场准入的合格产品,各家消防车生产企业充分竞争,凭借自身的产品、技术优势来决定市场地位,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消防设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消防车产业取得稳步发展,国内消防车生产商已成为我国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当前,国内消防车产业呈现多层次竞争格局,规模较小的消防车生产企业呈现出技术水平较低、品种较为单一以及设计能力较差的特征,大中型消防车生产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较高的设计技术水平和较为先进的制造工艺流程,能够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出品种类型丰富、功能多元化以及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系列产品,较好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4、行业规模情况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全面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各行各业火灾防控难度不断加大,消防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2020 年全国共接报火灾 25.2 万起,死亡 1,183 人,受伤 775 人。随着国家及各省市积极推进综合性消防救援设备体系建设,加强消防站及消防部队装备配备达标率,我国消防与救援设备市场规模将稳步上升。由于目前国家层面应急救援装备分类的统一标准以及装备配备标准仍在制订中,细分市场规模难以准确预测。根据 2018 年 8 月应急管理部拟定《关于灾害防控与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重大项目和投资方案总体情况》,规划未来三年国家应急领域信息化和物资装备建设总投资金额分别不少于 1,068 亿元和6,000 亿元;按照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占比 5%-10%估算,预计未来三年市场需求可达 300-600 亿元。

全球视角来看,北美市场大部分存量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中使用年限已超 10年,更新换代潜在市场规模预计超 80 亿人民币;德国市场因历年市政投资的积压可能促使未来几年市场需求加速;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消防车新兴市场将是未来几年全球消防车行业规模增长主要动力。

5、行业面临的机遇

应急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综合性新兴产业。随着国家对社会各类应急(爆炸、火灾、地质、地震、气象、公共卫生、恐怖袭击等)救援越来越重视,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应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 年)》《国民经济十四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加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增强全灾种救援能力;加强和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与能力;加强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我国应急产业将出现快速、稳定的增长局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发布的《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应急产业的重点产品包括登高平台消防车、举高喷射消防车、机场消防车、森林消防车等。2019 年我国颁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其中智能化、大型、特种、无人化、高性能消防灭火救援装备被列为鼓励类产业。在《中国制造 2025》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国家政策中提出重点发展机器人、无人机等高性能设备,积极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及产业创新,上述政策及调整将进一步推动应急产业智慧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

6、行业竞争的加剧及技术要求的提升是企业必须面临的挑战

消防与救援设备行业内企业较为分散,国家成立应急管理部并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能向“全灾种、大应急”方向转变,全面加强消防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未来消防救援设备体系化,智能化趋势明显,对行业内企业硬件设备和数字化控制系统要求将不断提高。

长期来看,行业内竞争也会加剧。此外,应急行业技术演变速度也将不断加快,而现有企业间竞争的本质就是技术、服务的竞争,如果企业的技术水平不能及时响应客户的新需求或竞争对手能够提供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产品,行业内现有领先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机遇与挑战并存,现有企业能否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优势推陈出新、提升科研实力,能否充分利用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深挖客户需求是决定企业未来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