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智能巡检行业发展现状、面临机遇及发展趋势预测(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9-03 07:22:47

智能巡检行业发展现状、面临机遇及发展趋势预测(附报告目录)

1、智能巡检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1)智能化巡检已成为输电线路巡检的主要模式

输电是电力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环节,通过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线路,其中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是目前输电线路采用的主要形式。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中国智能巡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可行性评估分析报告

2-210Z30H312Q0.png

架空输电线路具有距离长、分布广的特点,且线路设备长期露置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运行,容易遭受各种气候条件的侵袭(如雨雪、冰冻、污秽、雷击等),以及其它的外力破坏(如机械撞击杆塔或拉线基础、树竹倾倒碰撞导线、鸟兽造成的接地短路等),因此线路出现故障的机会较多,而且一旦发生故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修复送电,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需加强线路的巡视和检查,随时发现设备的缺陷和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以便及时检修消除隐患,并制定安全措施。

传统的电力巡检主要依靠人工巡视,综合运用感官及部分配套的检测仪器对相关设备及杆塔等进行简单定性判断为主的检查,除存在劳动强度大、巡线效率低等缺陷外,还具有巡检不到位,巡检结果难以数字化展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在巡检领域的深入应用,目前电网已形成了“直升机/无人机巡线+激光雷达扫描+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展示的智能巡检业务模式,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巡检效率、扩大覆盖范围、并数字化展现巡检结果,对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政策支持下智能巡检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020 2 月,国家电网设备部下发了《关于印发 2020 年设备管理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要加大输电线路巡视无人机推广应用力度推进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建设

2019 9 月,国家电网设备部下发了《国网设备部关于印发架空输电线路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首次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类型的特高压线路、通道的激光扫描周期:

不同等级、类型的特高压线路、通道的激光扫描周期

线路、通道类型

激光扫描周期

特高压密集通道

11

特高压直流线路

21

重要输电通道

2-31

50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和 500kV 以下电压等级重要输电线路

4-51

其他线路

由各省公司自行确定,不得超过 10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随着智能巡检业务模式持续推广、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化,在行业政策的推动下,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领域对无人机产品、数据扫描、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开发、技术服务的市场需求有望不断提升,相关企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智能巡检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电力能源是保障生产生活稳定运行的基础性能源,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如《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 《泛在电力物联网 2020 年重点建设任务大纲》等,从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税收、技术研发等多层面,给予本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同时也在深入发展智能电网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电力物联网和数字电网,为电网行业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方向引导。

2)电力物联网、数字电网的建设为智能巡检行业提供良好发展契机

电力物联网和数字南网的建设使得我国电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对各环节的硬件设备、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将相应增加,为智能巡检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3)技术创新进步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电力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是驱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方面,生产制造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智能电力产品所涉及的生产设备、零部件、材料工艺、软件技术等均在不断升级进步,促进了行业制造水平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电力物联网和数字电网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智能控制、通信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其他学科知识与行业将进一步深化融合,促使行业产品及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综上,多层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将共同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是智能巡检行业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之一。

2)面临的挑战

高端复合型人才储备有待提高:电网领域的产品及服务融合了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对研发和技术人员的背景、专业知识储备深度和广度、行业经验均有较高的要求。随着行业产品功能的持续升级、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持续不断的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以保证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在技术研发、生产运营等方面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储备还需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