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慢性心力衰竭药物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预测(附报告目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人数不断增加
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是很多心脏疾病的常见终末阶段。患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尽管近年来心衰的治疗已取得不断的进步,但目前这一疾病仍然是致命的临床顽疾。
发达国家的心衰患病率为 1.5%-2.0%,大于 70 岁人群患病率高于 10%。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54亿,其中80岁以上者占12.71%,心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80 岁以上人群的心衰患病率可近 12%。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
中国心力衰竭的病因构成发生明显变化,瓣膜病(尤其是风湿性瓣膜病)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冠心病、高血压和扩张型心肌病已成为目前中国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中国新增心力衰竭病例快速增长, 2020年患者人数增加到约1112万人,预计到 2030 年将进一步增加到约 1,614.0 万人,即 2024 年至 20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3.6%。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药物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2016-2020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人数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慢性心力衰竭药物市场规模
从 2014 年到 2019 年,中国心力衰竭药物市场稳步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7%。2019 年,中国心力衰竭药物市场的收入为 8 亿美元(批发价口径)。
3、慢性心力衰竭药物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衰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检的推广,同时慢性心衰可以被早期诊断和治疗,这进一步增加了慢性心衰患者对心衰药物的需求。
以 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和 MRA 三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金三角”)是目前国际心衰治疗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标准治疗是指整体治疗策略,不同患者根据病情也会选用不同的组合),这些药物均是上世纪 80-90 年代所开发的,目前原研药已过专利期,市场多为售价低廉的仿制药。但由于现有标准治疗条件下患者五年期死亡率仍高达 50%,远未满足临床医学需求,市场亟待创新机制的药物研发与问世。
全球心衰药物市场在未来十年将经历重大增长,这一爆发式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在研创新药物的陆续上市,包括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在心衰领域的适应症拓展、上海泽生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纽卡定®、德国拜耳的 Vericiguat 和安进的 Omecamtiv Mecarbil。这些强有力的在研管线产品将被叠加到以 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所形成的现有传统治疗基础上,预计将给心衰药物市场的各方面带来整体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