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截止滤光片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分析(附报告目录)
1、红外截止滤光片发展概况
红外截止滤光片(IRCF)利用光学薄膜技术,将高折射率材料与低折射率材料以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相互堆叠,通过光学干涉的物理原理,将红外光滤除以达到提高成像质量的效果。
IRCF 除在传统光学里继续占据重要位置外,凭借其突出的高精度、高性能的特质,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消费电子等领域,主要应用于摄像头模组中,是智能手机摄像头、视频监控镜头、数码产品镜头等高精度光学镜头的必备组件。
摄像头模组被广泛应用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车载摄像头以及视频监控摄像头中,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拉动对摄像头模组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摄像头模组中重要元件——红外截止滤光片的销量增长,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红外截止滤光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专项报告》
2、下游需求持续推动行业前景向好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1)智能手机领域
①全球智能手机快速发展,整体出货量保持较高水平
智能手机以自身的方便性、快捷性、实用性、个性化功能和不断大众化的价格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功能性手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自 2011 年起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渗透率持续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14.73 亿部,创历史新高。由于近年来智能手机功能不断完备,5G 手机推出的预期,消费者换机需求有所减弱,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进入平稳态势,2019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3.71 亿部,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是智能手机制造和消费大国,2019 年全年国内手机总体出货量 3.89 亿部,约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 28%。中长期新兴地区智能手机仍有替换功能机的需求,并且随着 2020 年 5G 手机快速普及,将刺激大规模的换机热潮,同时,在5G万物互联时代,智能手机仍将作为物联网中各类智能硬件的控制中枢,因此,长期来看,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呈现曲折上升的状态。
2020 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给智能手机行业带来较大挑战。疫情防控导致智能手机供应链厂商开工率不足,线下销售的开展也受到限制。此外,疫情带来的短期内可支配收入的不确定性削弱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从而导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下降。受其影响,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2.92 亿部,同比下降 5.76%。从短期来看,疫情防控政策的实施导致智能手机供应链厂商开工率不足,线下销售的开展也受到限制。但从长期来看,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商务办公等多种场景中必不可少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兼具影音娱乐、拍照摄影、移动办公、游戏消遣、移动支付以及通讯网络等功能,其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疫情期间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的兴起亦刺激了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的需求。随着疫情不断得到控制,全球逐步复工复产,经济逐渐复苏,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将逐渐恢复。
同时,在全球多国相继加速部署 5G 基站建设的背景下,5G 智能手机将迎来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
②智能手机市场集中度提高,国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在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市场也呈现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IDC统计,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的品牌依次为三星、苹果、华为、小米和 vivo,前五品牌出货量总和高达 9.21 亿部,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 71.30%,与 2019 年的 70.2%和 2018 年的 67.00%相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从竞争格局来看,三星出货量多年一直位列全球第一,其市场占有率保持在 2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产手机品牌厂商技术实力不断提高,新产品、新功能持续涌现,国产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扩大。2018 至 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名的品牌中,中国品牌的数量稳定维持在三个。其中,华为和小米品牌的手机出货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五,vivo 则在 2020 年超越 OPPO,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五的品牌。2020 年,华为、小米与 vivo 的份额分别为 14.6%、11.4%、8.6%。
③5G 商用进程快速推进,将为智能手机带来发展动力
2019 年 6 月,我国正式颁发 5G 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阶段。5G 技术的应用不会改变智能手机的成像机制,不会影响红外截止滤光片和生物识别滤光片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5G 应用将影响智能手机的市场需求和硬件配置。
在需求方面,随着5G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速率将大幅提升,延迟将大幅降低,智能手机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推动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此外,5G 网络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提出了更高的硬件要求,智能手机的芯片、射频模组等核心部件需要升级换代才能满足 5G 网络速率高、容量大和延迟低的要求。由于作为当前市场主流产品的 4G手机不适用 5G 标准,5G 技术的应用推广将带来较大的手机更新换代需求,从而提高智能手机的销量。
随着 5G 手机出货量和渗透率的不断增长,5G 新机型的不断发布,各大品牌正陆续推出中低端价位的5G 手机,将有力刺激消费者的换机/购机意愿,带动5G 手机出货量进一步增长和渗透。
④手机光学创新加速,拍照多摄趋势明显
目前,智能手机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且行业总体从增量增长转为存量竞争。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各手机品牌厂商不断针对智能手机的具体性能进行升级,光学领域成为智能手机创新的重要方向,消费者对于手机摄像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摄像功能作为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手机厂商十分重视对手机摄像性能的研发与优化。消费者对于拍照、摄影画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一方面希望手机的拍摄功能能够实现在不同场景中清晰成像,另一方面也追求机身轻薄。机身有限的空间限制了感光元件的尺寸,在感光芯片大小受到约束条件下,仅提升像素数量,对拍照的清晰度和成像质量提升效果有限。因此,在提高像素的同时,摄像头技术的竞争已从单一地提升像素发展成大光圈、超广角、潜望式长焦、ToF、电影镜头等多种特色功能的差异化比拼。
智能手机通常由主摄像头(一个或两个)负责实现基本的取景功能,其余副摄像头负责实现变焦、增大进光量、色彩调节、细节调校等多个辅助成像功能,多个摄像头可以带来更丰富的拍摄功能,使手机拍摄的质量得以提升。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经历了从单摄到多摄的发展历程。
随着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市场竞争持续开展,高端产品的技术和配置也会逐渐转移到中端产品中,摄像头配置数量将进一步提高,智能手机在一定时间内仍将朝着多摄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后置四摄+前置双摄”基本成为主流配置。
⑤大尺寸滤光片出货量增加,结构优化有望带动滤光片价格的上行
高像素一直都是消费者衡量手机拍摄功能的主要参考因素之一,也是各大手机品牌的主要卖点之一。像素=像素密度*感光元件面积,手机摄像系统的分辨与像素密度成正比,单位面积上的像素密度越高,所拍摄图像分辨率越高,图像看起来越清晰细腻,但是另一方面,像素单元的大小往往关系到成像的质量,通常来讲,像素单元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这也就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图像传感器,如果分辨率越高,那么像素单元尺寸就越小,其成像质量也就会越差。此外,由于像素单位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便会受到光线衍射影响,进而影响画质。因此,为了追求高分辨率,单位面积上的像素点即像素密度不能无限制增加,为了保证成像质量,需要增加图像传感器感光元件面积。
更大尺寸的图像传感器将带来大尺寸红外截止滤光片需求提升,相应的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平均单品价值有望上升,改善 IRCF 生产企业的收入结构。
⑥全球红外截止滤光片市场规模
结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数据及单机摄像头平均数量,按照一颗手机摄像头使用一片红外截止滤光片计算,可得出 2020 年全球的手机红外截止滤光片市场需求量达 47.80 亿片。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市场需求取决于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和单部手机搭载的摄像头数量,2020 年虽然受疫情影响手机出货量有所下降导致行业整体需求降低,但由于单机摄像头平均数量增长,仍具有较好市场前景。一方面,5G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望增强手机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给手机出货量带来较大的增长动力,拉动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市场需求量,继而带动红外截止滤光片的销量;另一方面,随着单机摄像头平均数量不断上升,智能手机摄像头的需求规模将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成倍提高,将持续拉动市场对于红外截止滤光片的需求高速增长。因此,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市场需求在未来将进一步提升。
(2)车载摄像头
车载摄像头是一种能够识别行车环境中的车辆、行人、车道线、路标等信息的装备,最初摄像头在汽车上的功能主要是记录,例如行车记录仪和倒车影像。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进步,摄像头开始和算法结合,摄像头将采集的图片信息转换为数据,通过算法进行图像的识别和匹配,并获取距离信息,从而实现感知车辆周边的路况情况。
ADAS 全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其利用车载摄像头在内的多种传感器,及时收集汽车内外的环境数据,并且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向驾驶者提供安全的行车保障。车载摄像头是 ADAS 系统的主要视觉传感器,是最为成熟的车载传感器之一,主要包括内视摄像头、后视摄像头、前视摄像头、侧视摄像头、环视摄像头等,其主要应用在 360 度全景影像、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移报警和行人检测等 ADAS 功能中,车载摄像头在中高端车型上基本成为标配。
随着汽车驾驶智能化的发展、各国法律的完善、消费者行车安全意识的提高及 ADAS 技术的不断成熟,车载摄像头的需求保持强劲。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有多款车型配备了 ADAS 产品,包括 360 度全景影像、自适应性远近光灯、疲劳驾驶提示、车道偏离预警、并线辅助、道路交通标志识别、倒车车侧预警系统、定速巡航、车道保持辅助、主动刹车系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入位等。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功能安全需求不断提升,ADAS 产品将得到更多推广,车企也把 ADAS 功能作为新车型亮点,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而且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ADAS 产品成本有望降低。多种因素作用下,我国 ADAS 的渗透率还将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我国车载摄像头的发展。
除了 ADAS 系统,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也将给车载摄像头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
未来人们的出行习惯不断变化,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汽车将具有广阔的市场,车载摄像头作为智能汽车的一种重要的传感器,对于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车载摄像头具有成本相对较低、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智能汽车的发展将极大带动车载摄像头的市场需求。国内对于车载摄像头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高速增长,从而有利于拉动红外截止滤光片的销量增长。
(3)安防行业
①全球安防行业发展快速,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猛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流动增加以及互联网通讯等相关技术的升级,全球的安防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凭借直观、准确、及时、丰富的信息内容,视频监控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公共场合,逐渐成为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监控需要配置众多类型的光学镜头,尤其是高清镜头,因此给监控镜头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②政策与技术的升级推动了我国视频监控发展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进视频监控的运用。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视频监控系统具备了更佳的联网设备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视频监控的使用效率和大数据价值的利用率随之不断增强,从而让视频监控不仅应用于安防领域,也能够拓展到智能交通、智慧商业、智能家居等领域。
实用性的不断提升和适用范围的不断拓宽极大促进了我国视频监控的发展。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视频监控的市场规模增长迅猛。
③我国视频监控产业前景较为广阔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继续推进,新的智慧城市、智慧小镇将不断涌现,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慧楼宇等领域的视频监控摄像头的新增数量十分庞大。而且随着视频监控的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智能摄像机将取代高清摄像机,由此将给已有视频监控设备带来大量的升级改造需求,有助于拉动视频监控的销售。
除了城镇化,技术的发展也将给视频监控带来发展的动力。目前,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视频监控的智能化水平,拓展了视频监控的市场空间。伴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视频监控的应用范围将逐步扩展到更多的领域,诸如客流分析、环境污染监测、保险定损等。
此外,近年来,随着民众安全意识的提高,视频监控系统成本的降低,视频监控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视频监控产品的民用规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相关技术的升级,产品的各方面性能还将进一步完善优化,从而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视频监控在安防行业已经具有较好的应用基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民用安防的推广将持续拉动视频监控设备需求,由此推动监控镜头的规模增长,进而扩大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