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智能燃气表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6-29 09:41:31

智能燃气表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分析(附报告目录)

1、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原因

燃气表产品对安全性和计量准确性要求较高,具有一定准入门槛,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和一定业务规模的企业能保持相对较好利润水平。

燃气表产品包括膜式燃气表和智能燃气表两大类。智能燃气表是在膜式燃气表的基础上添加智能模块后的升级产品,技术壁垒高于膜式燃气表,因此毛利率高于膜式燃气表。近年来,NB-IoT 燃气表的应用,提升了智能燃气表生产企业的毛利率。燃气表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民用和工商业用,工商业用燃气表用量少,单价高,毛利率相对较高。

随着国家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应用、以及大体量超过 10 年燃气表的置换、物联网覆盖范围扩大等因素的驱动,市场对性能优异的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产品性能稳定、智能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的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生产企业仍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

2-21062Z9541S17.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面临的机遇

(1)产业政策支持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智能煤气表列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目录。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有利于燃气表行业的发展。

(2)城镇化的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的加快,天然气消费量及其占能源消费总量的进一步提升,将极大的推动燃气表行业的发展。

根据 2021 年 3 月 5 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期间,将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 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国家发改委《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明确,到 2025 年天然气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 12%左右,而截至 2019 年这一比例为 8.1%。国家宏观政策对天然气消费的直接推动将促进燃气表行业的发展。

(3)NB-IoT 网络建设推动燃气表升级

2017 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多项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政策,提出加快发展 NB-IoT 在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中的应用。2020 年 5 月,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到 2020 年底,NB-IoT 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普遍覆盖,重点区域深度覆盖,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 12 亿。2020 年,工信部提出推动 2G/3G 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 NB-IoT、4G 和 5G 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以NB-IoT 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

NB-IoT 相比 GPRS 通讯技术,具有广覆盖、高增益、大连接、低功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公用事业、智慧城市、移动支付等场景。我国现存智能燃气表中,仍以 IC 卡燃气表为主,NB-IoT 物联网燃气表占比较低。IC 卡智能燃气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抄表难的问题,但无法满足当前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NB-IoT 物联网燃气表 2017 年投放市场以来快速增长,NB-IoT 网络的覆盖范围的扩大,物联网渗透率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燃气表的升级。

(4)海外市场燃气表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在欧洲地区,燃气表智能化升级成长空间较大,在亚洲地区,印度燃气表需求增长潜力较大。中国燃气表产品具有成本低、供货高效、性价比高等特点,国内燃气表生产企业未来将成为燃气表国际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3、面临的挑战

(1)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中国计量协会的统计,2020 年度国内有 100 余家燃气表生产企业。各燃气表生产企业为了获取优质客户和订单,竞争日益激烈。若业内企业不能持续保证持续高效的研发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高效的供货能力,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2)燃气表新老替换制约

智能燃气表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已具备自动抄表、无线远程充值、IC 卡预付费、远程阀控、远程调价等功能,但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市场上仍存在大量的普通膜式燃气表。由于大规模更换原有燃气表产品需要投入较大资金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存量燃气表的更新换代和新老替换。

(3)燃气表生产商议价能力低

燃气表客户主要由大型的跨区燃气运营商和地方性燃气公司组成,在燃气表采购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若参与竞争的燃气表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同质化,燃气表价格将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燃气表生产商为获取订单不得不压低报价,导致销售利润率下降。

4、进入行业的壁垒构成

(1)资质壁垒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凡制造在全国范围内从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经过定型鉴定,定型鉴定合格后,应当履行型式批准手续,颁发证书。燃气表生产商需要具备较成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才能通过检定,获得相应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出口到国外市场的燃气表需要取得《OIML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认证证书》,出口到欧盟国家的燃气表还需要具有欧盟 MID 认证和欧盟 EU 质量体系认证。相关产品要取得这些证书,需在国际较高标准的实验室对燃气表进行全性能测试,测试严苛,时间长且费用高。燃气表资质认证对新进入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壁垒。

(2)技术壁垒

燃气表生产商已经发展成为集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硬件方面,计量精确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等是衡量燃气表性能的关键指标,上述指标的实现取决于燃气表生产商的生产工艺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燃气表行业的发展,燃气公司对燃气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软件方面,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对智能燃气表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生产自动抄表、智能远程管理、阶梯气价、混合计费等多功能的智能燃气表并进行持续技术升级,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燃气表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新进入企业构成一定的技术壁垒。

(3)安全壁垒

燃气表属于社会公用计量器具,使用范围广,涉及人口众多,流经燃气表的燃气若发生泄漏会造成安全隐患,危害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燃气表的密封性是决定燃气表是否安全的重要性能,为了生产出密封性良好的燃气表,需要从结构设计、原材料选择、压封工艺、制造流程、检测方法等全流程进行质量控制。新进入企业较难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满足上述要求的燃气表,燃气表安全性对其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

(4)市场壁垒

在燃气表市场,燃气运营商是燃气表生产商的主要下游客户,燃气运营商中国有企业和大规模合营企业居多,一般会对燃气表生产商进行现场考核、测评后,通过招投标形式来确定入围供应商名录,市场信誉度高、生产工艺水平先进、产品质量优良、历史运营稳定的燃气表生产商方能脱颖而出。先进入燃气表领域的生产商具有先发优势,在市场中具有一定地位,新进入企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燃气运营商的招标要求从而获得客户订单,存在较强的市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