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通讯导航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附报告目录)
船舶通讯导航行业是通信导航行业在海洋船舶领域应用的细分行业,受通信导航行业整体技术变革和发展趋势的影响较大。
船舶通信与导航产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船舶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我国船舶通信与导航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随着我国船舶工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船舶通信与导航产业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和突出。
1、我国国产船舶配套设备的装船率需求旺盛
船舶配套产品主要包括船舶通讯导航设备、测量控制设备和信息系统等,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三分之二。目前主流的船舶配套产品市场仍被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企业占据,其中日本、韩国的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分别高达 95%和85%以上,我国国产船舶配套设备的装船率仍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 1,043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362.4 亿元,其中,船舶配套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 494.9 亿元,占比为 11.34%,同比增长 2.4%。
工信部 2016 年印发的《船舶配套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6-2020 年)》提出,争取到 2025 年我国建成较为完善的船用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体系,船舶配套能力全面提升,本土化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 85%以上,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大幅提升,成为世界主要船用设备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
在国家支持船舶配套本土化发展的政策引导下,预计我国船舶配套行业将保持稳健发展。
2、我国船舶通讯导航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船舶通讯导航装备市场容量为 84亿元左右,预计 2025 年市场容量将超过 89亿元,呈稳健增长态势。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船舶通讯导航行业深度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我国船舶通讯导航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船舶通讯导航市场的稳健增长主要源自设备更新迭代的需求以及船舶变化趋势。一方面,通讯导航设备属于电子产品,由于水上环境恶劣,具有易潮、天气多变、盐碱度较高、腐蚀性较强等特点,船舶通讯导航设备在水上作业环境下损耗严重,有效使用寿命一般为 3-5 年左右,替换周期较短;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方式、供电能力、导航精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变化较快,通讯从地面通讯向卫星通讯转变,在海上远距离的通讯得以实现,导航从基本导航向智能导航转变,新的产品种类不断出现,产品功能不断丰富,带来了新市场的需求;此外,船舶逐渐大型化的趋势导致单体船舶配备的通讯导航设备种类和数量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