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国采棉机及国产采棉机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附报告目录)
1、采棉机应用历程
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引进和开发机采棉技术。直到 1996 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进行“兵团机采棉引进试验”项目进行机采棉技术和采棉机械的研究和实验,并且率先引进进口采棉机并开始进行试采和推广,标志着我国采棉机行业的正式发展。经过近 5 年的不懈努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机采棉的种植、采收和加工等诸多环节取得了突破,从 2001 年起,机采棉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内率先成功实现了大面积棉花机械化采摘。伴随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跟进,2008 年开始对采棉机进行补贴,2009 年新疆地方开始使用采棉机。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采棉机行业供需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1 年至 2017 年间采棉机补贴额度得到大幅提升,国家对采棉机补贴的不断增长激发了农户的购买热情,同时伴随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日趋减少的农村劳动力等综合因素叠加,导致采棉机的使用大幅增加。2015 年以来我国采棉机市场开始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2、采棉机行业主要国家及地区发展情况
采棉机作为农业机械化重要的收获机械类型,在全球范围内被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球重点采棉机应用国家发展情况如下:
美国:美国最早在 1850 年就开始从事采棉机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在 1889年由美国发明家坎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摘锭式采棉机。美国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实现了采棉机的批量生产,1964 年就基本上实现了采棉机械化,1975年棉花机械采摘程度达到 100%。目前,美国采棉机保有量处于世界第一位。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劳动成本高,棉花生产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棉花种植属于规模化种植,棉花机械化程度非常高,一般农场均有购置成套的、完善的从耕整地、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设备。澳大利亚棉花机采普及较早,目前其机采程度已近 100%。
其他:原苏联自 1924 年开始机械采棉技术的研制工作,初期以气吸式和刷式原理为主,后设计垂直摘锭式采棉机,自 1965 年采棉机得到全面推广使用,前苏联采棉机全部采用垂直摘锭方式,当时产品包括了 14HV-2.4A 型 4 行、HNP-1.8 型 2 行、HVN-1.2A 型 2 行、HVN-1.8 型 2 行等采棉机,1970 年前苏联机采棉就达到了 31.6%。苏联解体后,作为原苏联重要采棉机制造地的乌兹别克斯坦仍生产少量采棉机,但产量规模较少,尚不能满足当地市场发展需要。
目前,全球大约有接近 30%的棉花实现了机器采摘,全球棉花产区内的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主要发达国家均已经实现了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其他发展中国家棉花机采水平均较低。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棉花采收环节的机械化率也在逐步提升。
3、全球采棉机市场规模分析
2019 年全球采棉机市场销售收入规模约为 147.8 亿元,同比 2018 年增长14.7%。预计到 2025年全球采棉机市场销售收入将突破300 亿元。
2016-2019年全球采棉机市场销售收入规模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未来我国棉花机采率水平将得到进一步快速提升
近几年,在我国棉花主产区新疆地区的采棉机需求推动下,全国采棉机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采棉机销量约为 1,000 台,同比 2018 年增长 35.6%。未来我国采棉机销量将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预计到 2022 年全国采棉机市场销量将达到 1,620 台。
2018 年,我国棉花机采率水平在 30%左右,新疆棉花机采率水平约为 37.97%。可见我国棉花机采率和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未来拥有良好发展空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国家相关政策均提出到 2025 年全国棉花机采率将达到60%,相比当前水平将提升一倍。可以看出,未来我国棉花机采率水平将得到进一步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