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市场空间广阔(附报告目录)
1、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发展分析
侵袭性真菌病是指真菌侵犯人体皮下黏膜组织、血液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已逐步成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顽凶之一。由于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表现及症状不典型,且常被基础疾病掩盖,其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直接镜检法、培养法和影像学等传统诊断手段。
此外,影像学检查的特异性也较低,难以将侵袭性真菌感染同肿瘤及其他感染区分,且影像学表现一般在患者晚期才出现,对临床提供参考价值有限。传统的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限制了传统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方法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近年来,血清学诊断方法已被逐步应用于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成为传统诊断方法的重要补充与提升。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诊断技术可大致分为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两类。抗原检测主要包括 G 试验、GM 试验、GXM 试验和 Mn 试验等,抗体检测主要指各菌属特异性 IgM、IgG 抗体的检测。其中真菌的多糖抗原标志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够早期、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的变化,更多用于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的患者。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抗体检测结果则更能反映整体的病程发展阶段,更具检测价值。血清学诊断便于开展、易于操作,各实验室间结果有较强可比性,较好地弥补了传统诊断技术的缺陷。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诊断给临床真菌病诊断带来了新的契机。与传统方法、血清学检测法相比,以 PCR、恒温扩增为代表的分子诊断方法因其高灵敏度、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可区分菌种等特点,未来有望成为真菌感染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2、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空间广阔
全球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在全球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中目前占比较低,2019 年突破 7 亿美元,但其成长性较好,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19%,随着临床医生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起步较晚,市场渗透率较低,目前多在三级医院及专业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开展,2019 年突破 3 亿元,但成长性较好,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在发展中国家,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主要基于表型鉴定以及生化特性检查,但过程十分耗时并且误诊率高。
近年来,一种叫耳念珠菌的新型真菌在全世界快速的流行和爆发。耳念珠菌的临床分离株通常对一线药物具有很强的耐受性,血液感染的致死率高,因此被称之为“超级真菌”。随着临床医生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市场空间广阔。
3、重点企业竞争分析
在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中,10 余家企业拥有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相关产品注册证,其中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主要有丹娜生物、一瑞生物、IMMY、伯乐和湛江安度斯,市场集中度较高。
ACC:美国 ACC 公司是一家以经营生命科学产品和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是全球第一家经 FDA 认证的鲎试剂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是检测细菌内毒素的 ET 试验产品和泛真菌的 G 试验产品。
伯乐:伯乐于 1952 年成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细胞生物学、基因表达、蛋白质纯化、蛋白定量、药物发现和生产、食品安全和科学教育领域提供仪器、软件、消耗品、试剂等产品和服务。作为全球领先的体外诊断用品供应商,其诊断产品覆盖各类技术平台,并为输血、糖尿病监测、自身免疫和传染病检测市场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的临床信息。其在我国的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中仅有 GM 试验产品,产品较为单一。
一瑞生物:天津一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 3 月 7 日,是国内较早进入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市场的企业,其产品主要包括 G 试验、GM 试验和 GXM 试验等检测试剂及其配套仪器。
湛江安度斯: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是 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International, Inc.(CRL)于 1997 年在华收购后成立的合资企业。湛江安度斯侵袭性真菌病诊断相关产品主要为 G 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测。
丹娜生物:丹娜生物是一家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基于酶动力学显色法的泛真菌、细菌微生物系列诊断产品和基于 ELISA 法的侵袭性真菌病系列诊断产品,主要应用于泛真菌、细菌、曲霉、隐球菌、念珠菌等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血清学联合检测。
公司是国内侵袭性真菌病检测领域的领先企业,联合检测项目齐全,检测试剂性能优异,市场竞争力强,在国内侵袭性真菌病检测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