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主要定位于智能视觉检测的中低端市场(附报告目录)
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机器视觉的产生源于日益增长的对工业自动化生产技术的需求。机器视觉利用光电成像系统采集被控目标的图像,经计算机或专用的图像处理模块进行数字处理,根据图像的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进行尺寸、形状、颜色等的识别,从而把计算机的快速性、可重复性,与人眼视觉的高度智能化和抽象能力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
我国的机器视觉的应用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技术引进。机器视觉在中国起步较晚,真正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还不到十年的时间,远远落后于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2006 年以前,中国机器视觉产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外资制造企业、出口加工企业以及烟草企业,规模很小。目前,行业经过了几年的孕育和积累,中国正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应用范围几乎涵盖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包括工业、农业、医药、军事、航天、气象、天文、公安、交通、安全、科研等领域。2015年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约61亿元;2018 年,市场规模已达到 104 亿元,同比增长 30%。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机器视觉检测行业供需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5-2018年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机器视觉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由于机器视觉在精确度和重复性上有着人眼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机器视觉的下游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目前机器视觉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及半导体、汽车制造、食品包装、制药、印刷等,其中电子设备和汽车是当前机器视觉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电子及半导体产业贡献了约 47%的市场需求,汽车产业则贡献了约 15%的市场需求。
3、机器视觉检测行业国内外重点企业
机器视觉检测行业的主要企业有德国伊斯拉、德国申克博士、美国康耐视、日本基恩士等国外知名企业,以及天准科技、矩子科技、浙江双元等国内企业。国外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先进,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国内企业主要定位于智能视觉检测的中低端市场。
国外主要企业
(1)德国伊斯拉
伊斯拉成立于 1985 年,总部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是全球机器视觉领域的领导企业之一,在表面检测、3D 机器视觉(包括机器视觉、3D 精密测量)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伊斯拉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行业解决方案,通过模块化的软件与硬件组合为玻璃、造纸、印刷、金属、无纺布等下游行业提供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另一类是通用的标准化产品,可方便地集成到用户的生产工艺之中,如机器人视觉产品、3D 高精度测量产品等。
(2)德国申克博士
申克博士成立于 1985 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机器视觉公司。申克博士的自动光学表面检测及测量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产品质量保证以及生产工艺监控,应用场景包括太阳能模块、平板玻璃、薄膜和箔、无纺布、纺织、纸张、金属、塑料等多各领域。公开信息显示,截至 2014 年末,申克博士已在全球安装超过 14,000 台系统,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办事处。
(3)美国康耐视
康耐视成立于 1981 年,1989 年登陆纳斯达克市场,是美国知名的机器视觉公司。康耐视是自动化制造领域视觉系统、视觉软件、视觉传感器和工业读码器的先进提供商,帮助客户提高产品质量、消除生产错误、降低制造成本。其主要产品二维视觉产品、三维视觉产品、视觉软件及读码器等。
康耐视是机器视觉行业全球领先的企业,可提供全面的机器视觉和 ID 读码器产品。全球多家公司均采用康耐视机器视觉系统来提高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或检测生产线上的工件。康耐视机器视觉产品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性能稳定,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国内主要企业
(1)浙江双元
浙江双元是一家从事传统工业过程自动检测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机器视觉应用、节能环保和全高清图像处理产品研发、生产的综合性高科技公司。浙江双元的产品主要包括机器视觉、工业自动化、节能产品等几大类,其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主要应用于锂电、薄膜、无纺布、造纸等行业。公开信息显示,浙江双元目前拥有员工约 190 人,办公及生产场地 6,000 平米,年产值逾亿元。
(2)百子尖科技
公司智能视觉检测业务的主要产品为自主研发的智能检测相机、专利光源和缺陷识别及分类视觉算法库等核心部件及技术构成的智能视觉检测系统,行业覆盖 PCB(包括铜箔基板 CCL、柔性铜箔基板 FCCL 及其上下游原材料)、新能源(包括锂电池极片、隔膜及铝塑复合材料等)、薄膜、金属、无纺布和造纸等领域;公司流程模拟仿真业务的主要产品为多维仿真操作培训系统(OTS)和数字仿真工厂等,行业覆盖化工、石化、炼油、核工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