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内窥镜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重点企业(附报告目录)
1、国内外市场规模及前景
全球市场规模:2019 年全球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为 120 亿美元,2015 年-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9.18%,高于同期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复合增速。
中国市场规模:2019 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约 53.4 亿元,2015-2019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6.79%,随着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普及和内窥镜新术式的开展,未来国内软性内镜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5-2019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规模及增速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软性内镜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来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主要应用在消化道领域,如胃镜、肠镜等。软性内镜的发展受市场需求和内镜制造技术发展的双轮驱动,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软性内窥镜行业竞争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内镜制造技术发展驱动
消化内镜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内镜厂家在光学成像技术、微型模组加工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内镜下的成像更加清晰,操作更加方便,适用病症范围不断扩大。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各种功能的上消化道、下消化道、胆道、放大、超声等电子内镜,消化内镜手术范围已覆盖全消化道和胆胰管系统,并仍在不断拓展。其中,消化道病变内镜切除术、胆胰疾病内镜手术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领域,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是较为前沿的领域。内镜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创手术的功能和范围不断扩大,推动了内镜行业的快速发展。
3、未来发展趋势
(1)软性内镜窥设备创新满足临床术式的需求
近年来,消化内镜下的微创外科手术术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下的微创外科手术结合了医学影像系统与先进医疗器械,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EMR、ESD 已逐渐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策略。另外,内镜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胃肠镜下全层切除术(EFR)等临床新术式也方兴未艾,临床术式的创新对内镜提出了更高的性能和技术要求。
(2)软性内窥镜图像全高清化
内窥镜图像分辨率决定了内窥镜成像的清晰度,是保障临床疾病筛查检出率和准确率的关键。得益于半导体基础工业的快速发展,具备体积和性能优势的CMOS 图像处理芯片被内窥镜设备制造商更多地应用于内窥镜图像设备。制造商基于 CMOS 图像处理芯片开发高清图像算法,加速推动内窥镜图像的高清化发展。
(3)与 3D 软性内镜、AI 诊疗、机器人等新技术相融合
随着计算机、大数据、精密仪器等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内窥镜技术正在与其他新兴技术相互融合,衍生出具有更加强大附加功能的内窥镜产品,如 3D 软性内镜,可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体内组织和器官的细节感知;借助计算机辅助识别的 AI 诊断系统,可在医生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保障诊断的正确率;借助机器人动作精确、稳定的特性,可使内窥镜手术更具安全性、准确性和便利性,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4、软镜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
(1)国外主要生产企业
1)奥林巴斯(Olympus Corporation)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成立于 1919 年,是日本精密仪器、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主营业务包括医疗、工业设备、生命科学产业三大领域。奥林巴斯医疗事业领域的产品涵盖消化内镜、外科内镜、内镜手术器械、超声内镜、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和以提高医疗机构的业务效率为目标的业务支援系统等。
在内窥镜领域,目前奥林巴斯主要内窥镜产品包括消化内镜、胆道镜、腹腔镜、电子胃镜、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宫腔镜、阴道镜、支气管镜和耳鼻喉镜等。其主要以软式内窥镜类设备为主,并占据全球大部分软镜市场份额。
2)富士胶片(Fujifilm)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成立于 1934 年,主营业务包括成像解决方案、信息解决方案和文档解决方案。医疗事业为富士胶片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富士内镜系列产品主要涵盖消化道内镜及系统,呼吸道支气管镜系统、超声支气管镜系统,耳鼻咽喉电子内镜系统等。
3)宾得医疗(PENTAX Medical)
宾得医疗成立于 1919 年。2007 年,宾得医疗被豪雅株式会社(HOYACorporation)收购。宾得医疗通过领先的光学技术,提供先进的临床相关内窥镜成像解决方案。宾得医疗的总部位于日本,其研发、销售、服务遍及全球。
(2)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1)开立医疗
开立医疗成立于 2002 年,主要产品为超声诊断系统、电子内镜系统、体外诊断系列,于 2017 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该公司 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 12.54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 亿元。
2)迈瑞医疗
迈瑞医疗成立于 1991 年,是中国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为全球市场提供医疗器械产品。公司的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公司 2019 年实现收入 165.56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6.81 亿元。
3)南微医学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主要从事微创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销售,于 2019 年 7 月 22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 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 13.07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4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