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附报告目录)
1、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发展情况
(1)背光显示模组与液晶显示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液晶显示屏幕的成像原理是靠面板中的电极通电后,液晶分子发生扭转,从而让背光显示模组的光线能够通过并实现发光,而液晶自身不会发光,因此背光显示模组是液晶显示屏幕可以正常显示的重要组件。因而,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的发展与液晶显示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
液晶显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受益于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LCD 产业蓬勃向前发展,全球 LCD 面板需求保持增长。
(2)液晶显示行业加速向国内转移带动国内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发展
在全球整体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也在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和LCD 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已经成为 LCD 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手机和彩电的产量已占全球出货量的一半以上,而液晶显示行业作为其关键的配套产业也在加速向国内转移。
受全球消费电子持续增长影响,全球平板显示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全球面板产能也持续增加,且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国,国内如京东方、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厂商正通过不断布局加速占据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面板产线建设最活跃的国家。
2、行业经营模式
背光显示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模组中,而液晶显示模组应用领域广泛,且产品具有多样性和非标准化的特点,行业内的企业一般按照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和生产,采用的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背光显示模组企业从上游供应商采购 FPC、LED 灯珠、塑胶粒、各类膜材等,并通过自制导光板再进行模组装配加工等环节形成最终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生产出的产品面向下游液晶显示模组厂销售,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工控显示、车载显示、医疗仪器显示、家电显示等领域。
行业内普遍采用的“定制化”生产方式对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背光显示模组多应用于更新换代较快的消费电子领域,其对产品的供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行业内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保持着顺畅且频繁的互动。为了确保“定制化”下供货的稳定性,从上游材料、中游模组到下游终端产品,均具备供应商和客户合作稳定的特点。
背光显示模组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竞争状况
背光显示模组是液晶显示模组必备的组成部分,因而背光显示模组行业与液晶显示模组行业紧密相连,故液晶显示模组行业的竞争格局会对背光显示模组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全球液晶显示行业曾经被三星、LG 等大型跨国公司长期主导,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处于领先地位,相应的背光显示模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主要的企业包括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美蓓亚集团、韩国e-LITECOM 等。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液晶显示行业的重视程度,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鼓励投资,国内厂商建立了多条液晶面板生产线,促进了国内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全球液晶显示屏产能随之逐渐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相应促进了国内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背光显示模组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且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4、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发展趋势
(1)背光显示模组正向轻薄化、超窄边框、异形化方向
近年来,随着新兴消费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外型时尚、轻便可携”的超薄设计需求愈发强烈,促使人们对屏幕显示要求越来越高,屏幕亦越来越轻薄,背光显示模组作为液晶显示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面临着轻薄化的趋势要求。
同时,随着全面屏手机快速渗透智能手机市场,显示出市场向超窄边框屏幕手机的发展方向,全面屏手机相比普通手机拥有更窄的顶部和尾部区域以及更窄的边框,从而有着比普通手机更高的屏占比,其具备外形美观、高像素、大视野以及支持分屏多任务操作等优势。2017 年在苹果 iPhoneX,三星 S 系列和小米MIX 系列等高端机型的推动下,目前已渗透至智能手机高中低端价位带,未来预计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未来潮流趋势,这也相应决定了背光显示模组朝超窄边框发展的趋势。
全面屏在要求屏幕占比增大的情况下,需要在非异形屏的基础上进行切割或者挖孔等,用来安放摄像头、听筒等零部件,在保证前摄、听筒等零部件空间的情况下不断扩大可视区域,因此异形化成为背光显示模组的发展方向之一。
(2)背光显示模组正向大尺寸方向发展
在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消费者往往需要外形更加轻薄,画面更大且更加清晰、显示内容更加丰富的产品,液晶显示技术将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发展。单从显示界面来看,由于大屏化可以在视频、游戏体验上带来更佳的用户体验,手机显示屏尺寸逐年增大。例如,苹果手机从3.5英寸的Iphone4逐步发展为6.5英寸的IphoneXS Max。伴随着手机液晶显示屏的增大,背光显示模组的尺寸也相应增大。
(3)背光显示模组向高亮度、高均匀度方向发展
背光显示模组的性能主要考查标准为其发光的亮度和均匀度,在相同的光源条件下,可以将更多的光投向屏幕以提升亮度和提升照射的均匀度从而提升屏幕显示的质量,进而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决定背光显示模组亮度和均匀度的主要环节为导光板的微结构光学设计、导光板工艺制作能力,以及各种膜材的反射、扩散性能。随着背光显示模组对高亮度和均匀度的更高要求,对背光显示模组光学结构设计、导光板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背光显示模组向节能、低耗方向发展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越来越高、显示界面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伴随着的是能耗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也将大幅下降。因此,除了电池方面的改进外,液晶显示器行业也需要向节能、低耗方向改进。背光显示模组作为主要的耗能部件,需要进行一定改进,从而在保证能耗不会升高的同时增强显示功能,有效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更加节能的 LED 背光源,已在背光显示模组中应用,并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节能、低耗已成为背光显示模组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5、OLED 对液晶显示面板行业的影响:长期共存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其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 OLED 显示技术的面板无需背光显示模组。OLED 具有自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等优势,但同时存在着生产加工良率、生产成本、使用寿命有待改善的问题,目前主要应用在部分高端手机中。同时,鉴于终端应用市场具有广阔的空间,完全可以容纳液晶显示技术和 OLED 等多种显示技术,未来 OLED 和液晶显示面板将长期共存:首先,蒸镀封装工艺作为 OLED 所有生产工序中最关键、技术难度最大的工序之一,目前仍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OLED 生产良率有待改善,导致其生产成本较高;其次,OLED 的主要生产设备之一的蒸镀设备供应不足影响着国内 OLED 厂商的投产能力;再次,目前由于 OLED 产品成本较高、产能有限,导致终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 OLED 屏幕手机主要应用于各大品牌的旗舰机型;最后,从专业显示领域而言,相较于消费电子领域,其对产品寿命、环境适应性能和稳定性要求高,由于 LCD 显示屏相较于 OLED 屏寿命更长且更稳定,更适合于专显领域,因此 OLED 渗透相对困难,LCD 将在较长期限内占据专显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