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燃料电池产业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重点企业竞争(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0-08-31 07:42:40

燃料电池产业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重点企业竞争(附报告目录)

1、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概况

燃料电池技术并不是一项新兴技术,在1839年即被英国的Willam Grove发明。20世纪60年代,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燃料电池应用于双子星航天飞船,开启了燃料电池的现代发展史。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起了能源恐慌,氢能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开始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包括奔驰、福特在内的国际知名车企纷纷推出燃料电池概念车型。进入21世纪后,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逐渐成熟,日本丰田汽车于201412月推出Mirai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达到502公里,成为燃料电池领域内的里程碑事件5。此后,全球燃料电池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日本是全球发展燃料电池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最积极的国家,并为氢能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支持用于研发补贴和购车补贴,极大地推动了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以丰田汽车、本田汽车为代表的日本领先车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并从2014年开始陆续向市场投放丰田Mirai、本田Clarity等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燃料电池汽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长期的技术积累保证了日本氢能及燃料电池的技术水平与市场推广情况均位于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8年底,日本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2,800台,并累计完成110座加氢站的建设。

近年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发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对国家未来中长期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设定了目标。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未来中长期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设定了目标(辆)

                                               2-200S10J31XD.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国外有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都大力推出燃料电池汽车,并加大加氢站建设。我国也在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未来燃料电池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概况

氢燃料电池汽车早在“十五”期间即被确立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制造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均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地位,其根本目标是降低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自北京奥运会有20多辆燃料电池轿车和2辆客车在运行,到上海世博会将近200辆各类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到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财政补贴政策和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引领下,以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型为先导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商业化示范推广。

受益于此,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于2016年开始快速起步,最近4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26%2019年度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达到2,737辆,较2018年度同比增长79%,表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经从政府主导的技术探索、示范运营阶段发展至商业化初期阶段。

2015-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情况

2-200S10J311X5.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但同时,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技术水平较国际领先水平仍有所滞后;关键材料和部件供应链基础薄弱;制氢、供氢和加氢系统建设进度落后;技术标准和检测体系滞后等。根据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到2030年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累计100万辆,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超过10万套/企业,整机性能达到与传统内燃机相当。

3我国燃料电池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及地方层面同步支持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推广区域和规模不断扩大,终端应用场景持续增多,产业链关键自主技术加快突破,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流入,带动了国际间合作、产业链合作、战略投资,整体加快了我国燃料电池行业发展进程。然而,因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包括整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企业共同努力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实现快速增长。

现阶段我国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独立供应商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较早从事燃料电池行业且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发动机供应商,以新源动力、亿华通、弗尔赛为代表;另一类是近年来兴起的以国际技术引进与合作见长、具备一定批量化生产能力的供应商,以上海重塑、国鸿氢能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系列上市公司通过投资、产业链合作与技术引进等方式不断拓展燃料电池相关业务,以大洋电机(002249.SZ)、雄韬股份(002733.SZ)为代表。

1)新源动力

新源动力是中国最早致力于燃料电池研发及产业化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36kW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以及26kW35kW70kW电堆等,是我国燃料电池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著名企业之一。20077月,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股新源动力,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截至2019年末,新源动力与上汽集团、中通客车等整车企业合作开发的5款燃料电池客车被纳入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2)大洋电机

大洋电机成立于2000年,从传统家电行业进入汽车行业,业务包括燃油车起动机/发电机和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氢燃料电池模组,其氢燃料电池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模组、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及系统集成等。

截至2019年末,大洋电机及其下属公司与中通客车、顺达客车等整车厂合作开发的4款燃料电池车型被纳入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3)雄韬股份

雄韬股份主要从事化学电源、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涵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三大品类。近年来,雄韬股份投资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等多家产业链企业,旨在打造氢能产业平台,整合和拓展氢能产业链的相关资源。

截至2019年末,雄韬股份及其下属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中通客车、申龙客车等整车企业合作开发的16款燃料电池车型被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根据其2019年年度报告,当年实现燃料电池业务收入14,206.29万元。

4)弗尔赛

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燃料电池技术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等终端应用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和应用推广。弗尔赛拥有一支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军的研发团队,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研发任务,具备丰富的自主研发经验,主要产品包括燃料电池模块、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固定式燃料电池电源三大产品系列。

截至2019年末,弗尔赛与中通客车、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整车厂商合作开发的3款燃料电池车型被纳入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根据弗尔赛2019年年度报告,其实现营业收入1,138.21万元,实现净利润-1,836.21万元。

(5)亿华通

亿华通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供应商。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率先实现了发动机系统及燃料电池电堆的批量国产化,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型。

2019年度,亿华通共计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销售498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941.29万元,在国内率先开启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商业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