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轧制材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附报告目录)
1、铝轧制材行业基本情况
该行业属于铝压延加工的细分行业。铝轧制材是指铝锭坯(铝合金铸锭或带坯)通过轧制等工艺(压延变形的一种方式)形成的铝合金材料。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铝轧制材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
铝轧制材按形状和厚度主要分为铝板、铝带、铝箔三种产品(统称“铝板带箔”)。一般来说,铝箔厚度小于 0.2mm,铝板带相对较厚,铝板相对铝带更宽。铝轧制材按照制造工艺一般分为铝合金非复合材料和铝合金复合材料。铝合金非复合材料主要由单种铝合金构成,而铝合金复合材料主要由多种铝合金轧制复合或铝合金和其他金属轧制复合而成。
铝板带箔具有质轻、耐蚀、易加工成型、表面美观等优势,正在逐渐向下游应用领域延伸,例如交通领域“以铝代钢”,建筑行业“以铝节木”,包装领域“以铝代塑”等,都取得了积极进展。随着加工工艺的日趋成熟,铝板带箔应用领域将继续扩大。
由于下游汽车行业、家用商用空调、建筑、包装容器等行业的持续发展,世界铝板带箔的产量和消费量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全球铝轧制材的产销量总体平衡。如下图所示:
2012-2020年全球铝轧制材产量及预测

资料来源:CRU 、普华有策
2012-2020年中国铝轧制材产量及预测

资料来源:上海铝业行业协会、普华有策
(1)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不足,导致高端铝轧制材产能不足
我国铝轧制材行业是伴随着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发展起来的,国外先进企业围绕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把研究和开发“高、精、尖”铝轧制材产品放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这一重要位置,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近几年来,我国的铝轧制材总产量迅速上升,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仍然偏低,国内能够生产高端工业铝轧制材生产商仍然数量较少,许多产品还需从国外大量进口,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
我国铝轧制材企业的地区分布较为合理,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集中,但是企业规模结构显得不合理,平均规模偏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规模以上铝加工企业数量为 2004 家,铝加工企业的平均产量仅为 1.9 万吨,集约程度较低。而发达国家铝加工企业的平均产能达到 4-6 万吨/年,我国铝加工企业产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粗放,使用落后工艺和装备,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铝箔产品制造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行业整体难以获得生产和研发上的规模效益,从而影响行业的整体后续竞争力;另一方面,行业内企业平均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不够高,低端产品容易引发企业间的过度竞争。
2、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铝轧制材行业中低附加值铝材大量出口,而高端铝材及先进生产设备却依赖进口,存在低端产品产能较大而高端产品产能不足等的问题。国外和国内少数拥有高端技术和先进生产设备的铝轧制材公司凭借产品质量稳定、品类较多、产能较大等竞争优势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铝轧制材细分领域的竞争表现出 3 个特点:第一,国内铝板带箔生产企业较多,整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均不足,低端产品的行业门槛较低,竞争相对激烈;第二,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费水平较高,整体产能不足,竞争并不激烈。而铝轧制材美观、质轻、易加工等优势突出,替代其他材料的趋势明显,预计未来高端铝板带箔产品的需求将加大。第三,由于铝板带箔应用领域广泛,在铝板带箔生产企业中逐渐出现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将凭借资金和规模优势、技术与人才优势、客户资源优势等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率先实现全球市场布局。
3、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
铝轧制材生产企业大多采用“铝锭价格+加工费”的计价方法,铝锭价格随市场价格波动,加工费相对稳定。加工费的高低取决于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加工难度、市场供需情况等。
由于铝轧制材行业的产品分类众多,各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工艺水平、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等情况不同,利润水平也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企业,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先进的工艺水平,能够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且具有一定规模,其利润水平普遍较高;而那些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研发能力不强的企业则只能面向市场处于相对饱和的低端市场,以价格竞争获取发展空间,普遍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
从长远来看,一些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企业利润率将逐步下降,市场份额将向少数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工艺水平先进、新产品研发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企业集中。
4、四大因素助行业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1)产业政策的支持
铝轧制材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材料,受到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从 2005 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行业协会等部门及组织先后出台了多项铝压延加工行业的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调整纲要,支持该行业尤其是铝轧制材行业的发展,鼓励优化行业产品结构、鼓励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另一方面,国家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铝轧制材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生产水平不断进步
在铝轧制材行业快速发展期间,部分企业抓住机遇,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控制系统,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设备进行改良,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竞争力,确立了优势地位,逐步成为铝板带箔细分领域国内乃至世界的一流企业。
(3)下游行业的增长为铝轧制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率稳步提高,带动了建筑、汽车、空调家电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各类商品的制造规模均位于世界前列。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汽车、建筑、家用空调等消费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些行业的持续增长为铝轧制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节能减排促进了铝轧制材的新一轮发展
2016 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加强工业技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交通运输节能”等总体目标,节能减排被国家重点提出,促使汽车生产厂家将能效利用效率和交通工具轻质化作为工业设计要求。铝板带箔是一种节能型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有利于减少交通工具的重量,减少尾气排放。同时,为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为铝轧制材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电池用铝箔、钎焊用铝板带箔等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与西方成熟经济体的铝轧制材消费结构相比,中国铝轧制材在交通运输领域(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船舶)的消费占比较低,未来市场空间尤为广阔。在节能环保、提高交通工具机动性能的大趋势下,交通工具轻量化成为大势所趋,将驱动高端铝轧制材的强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