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附报告目录)
1、膳食纤维行业概况
(1)膳食纤维的概念、分类和主要功效
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无法被胃肠道消化吸收,因此曾一度被认为是“无营养物质”而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营养学和相关科学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膳食纤维具有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以致于在膳食结构越来越精细的今天,膳食纤维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物质,并被营养学界补充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和传统的六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并列。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膳食纤维行业细分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
根据是否溶解于水,可将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能溶于水,主要对食物在肠胃运行和停留的时间、排便过程等产生影响。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在水中溶解,吸水会膨胀,并且可被大肠中微生物酵解,易形成溶胶或凝胶,具有很强的离子吸附性,能吸附胆酸、胆固醇及有害物质,并可以清除自由基,同时还具备益生元的作用。因此,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和应用领域比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更加广泛,2018 年全球膳食纤维市场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占到全部市场份额的约 80%。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具有以下生理功效:
a、较强的吸水和膨胀功能。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吸收其自身质量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水分,其在肠胃中吸水膨胀并形成高粘度的溶胶或凝胶,会使人产生饱腹感并抑制进食,有较好的减肥功能。同时,可溶性膳食纤维会增加大便水分和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加速排便速度,使粪便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致癌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大大减少肠道癌和痔疮等的发病概率。
b、调节血脂,促进新陈代谢。膳食纤维可以控制脂肪酶的活性,导致食物脂肪消化受阻,使大量未消化的脂肪排出体外。部分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阻止或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向肠细膜淋巴的运输作用,从而减少人体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吸收。同时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帮助人体对矿物质(如钙、铁、镁等)元素的吸收,并且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c、具有与阳离子结合和交换的能力,能够解毒和降低血压。膳食纤维化学结构中包含一些羧基和羟基类侧链基团,呈现出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可与阳离子,尤其是有机阳离子进行可逆交换。其能与肠道中的 K+、Na+进行交换,促使尿液和粪便中大量排出 Na 和 K,从而降低血液中的 Na+与 K+的比值,产生降低血压的作用。同时,膳食纤维可与 Cu、Pb 等重金属离子进行交换,缓解人体重金属中毒程度。
d、预防癌症和清除自由基。可溶性膳食纤维呈溶液状态,主要促进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产生,同时还可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丁酸,预防结肠癌。同时根据相关文献记录的实验结果,可溶性膳食纤维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
(2)膳食纤维的应用及市场分析
膳食纤维可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保健品和医药制品中,用来补充人体生理所需的膳食纤维量。同时膳食纤维可影响产品的颜色、风味、保油性和保湿性;作为稳定剂,对食品品质、结构等有改善作用;也可作为增稠剂,控制糖的结晶,提高产品货架期。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如下:
a、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膳食纤维可应用于面包、蛋糕、饼干等焙烤食品中,添加的膳食纤维可吸附水分,有利于产品的凝固和保鲜,提升产品口感,延长产品保质期,降低企业成本。同时,部分膳食纤维还具备一些特殊功能,如玉米、麸皮膳食纤维具有特殊的香味,可用于提高焙烤食品的香味;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具有膨松功能,加入面包等食品中可使其保持松软,增进食品风味。
b、在主食食品中的应用。膳食纤维可用于制作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馒头中加入膳食纤维,可强化面团筋力,成品颜色及味道如同全麦粉做成的馒头,口感良好,无发酵和粗糙感。面条中加入膳食纤维,面条煮熟后强度增加,韧性良好,耐煮耐泡,比单用面粉做成的面条口感更好。米饭中添加膳食纤维可使其更加蓬松清香。
c、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肉制品中添加膳食纤维,可保持肉制品中的水分,降低热量。同时,一些肉制品中油脂含量较高而易氧化,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添加后可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
d、在饮料制品中的应用。膳食纤维可应用于各种高纤维饮料中,除健康和保健作用外,还可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分散性和冲调性,防止结块。在乳酸菌奶中,添加的膳食纤维可作为活性菌的营养源,使其保持活性,延长产品货架期,并增强乳制品的口感和风味。
膳食纤维产业发展的程度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一致。欧美发达国家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兴起了膳食纤维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高潮,并逐步将膳食纤维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配料用于食品工业,开发出多种添加膳食纤维的糕点、乳制品、果酱、饮料等高纤维食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市场需求的催生下,早在 2009 年美国高膳食纤维类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超过 500 亿美元。欧美、日本等国近年来已将膳食纤维食品作为肠癌、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的主要食品,大部分面食中如面包、面条和馒头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一定量的膳食纤维,高纤维主食已成为人们补充膳食纤维的主要途径,其消费需求正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在发展膳食纤维产业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各种慢性病的发生,也减少了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压力。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味的过度追求,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过量摄入,以及食物结构的日益精细化,致使我国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疾病的流行,这与膳食纤维的缺失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经过数十年的科学研究,现已证明膳食纤维具有多重健康功效,是值得向全民推广的普及型健康产品。
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营养学界对膳食纤维的摄入给出了统一的建议,即每人每天摄入量在 25g—35g 之间,其中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度提高到 45—55g。学术界还认为该类产品的应用范围为 3-100 岁男女老幼均适用。
由于我国拥有约 134 亿的人口基数,膳食纤维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以人均每日 5 元的消费价格计算,年总量也将突破 2 万亿左右。
2018 年,我国膳食纤维行业总产值约 36.56 亿元,全球膳食纤维行业总产值约为 174.11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我国膳食纤维行业总产值将达到 57.15 亿元,全球膳食纤维行业总产值将达到 244.08 亿元。


5、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增加口感和味道,食物往往经过多次的加工并且添加食品添加剂,食物过于精细化容易导致营养成分丢失;人们摄入高热量食物过多、运动量减少等饮食和生活习惯容易引起肥胖。在普通食品中选择添加健康配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难题。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的健康配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益生菌,如长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二是益生元,主要指低聚糖类,如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三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如葡萄糖、抗性糊精等。
2018 年,食品饮料行业推出了不少新产品,而产品创新的重点在于迎合消费者对更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随着 2018 年 6 月起美国 FDA 发布新的膳食纤维标准,将营养成分标签上的 9 种特定纤维归类为“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膳食纤维不再仅仅是出现在谷物相关产品中,而是作为功能性配料以及作为糖的替代品,出现在一系列食品和饮料中。比如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几款饮料新品——纯悦神纤水、可口可乐纤维+和雪碧纤维+。这几款产品都添加了膳食纤维(抗性糊精),每瓶饮料添加一定人体每日所需的膳食纤维含量,能够有效维护人体健康。
未来膳食纤维产品的市场增长动力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膳食纤维对老龄化问题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形势比较严峻,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老年人由于咀嚼和消化功能下降,一般膳食比较精细,食物纤维的含量很低。因此,通过科学的工艺提取食材中的膳食纤维并且添加到老年食品中具有重要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和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食品,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遵循老年人的膳食原则,重点发展低盐、低脂、低能量、高膳食纤维的食品,可以减少老年人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发展膳食纤维产业可以解决慢性病的高发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同样不可避免的遭遇了美国当年因富裕而来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的爆发性流行,也引起了我国全民健康状况的恶化加剧。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营养失衡代谢性疾病的爆发性流行,均与食物的过于精细化和膳食纤维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3)推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文件中明确指出:我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明显不足。该文件也对居民膳食纤维缺乏给予了重视。根据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分会调查显示,在我国的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市民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与营养学标准相比,每日的缺失达到了 65%-70%,而在全国城乡统计分析的个人平均缺失率,也达到了约 50%左右。如此大量的缺乏,是引发“富贵病”与的根本原因之一。根据相关分析研究,如果全民膳食纤维在饮食营养结构中,保持足量摄入的目标,再加上“三高食物”(高糖、高油、高盐)的平衡控制和增加适量运动,则营养失衡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至少降低80%以上。如此巨大的全民健康的社会价值,是膳食纤维产业化发展战略与美好前景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