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控制阀行业重点企业、挑战和进入障碍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0-05-13 07:06:08

控制阀行业重点企业、挑战和进入障碍分析(附报告目录)

1、控制阀行业概况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工业控制阀主要应用于工业装备中的过程控制,属于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行业。控制阀主要用于调节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的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控制阀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

控制阀主要应用领域

控制阀行业重点企业、挑战和进入障碍分析(附报告目录)(图1)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工业控制阀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业,包括造纸、生化、化工、环保、冶金、水利、电力、石化。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阀门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终端控制元件,对其的要求已经不再停留于流通能力、泄漏量、材料适应性等静态性能指标,具有调节工艺参数功能的控制阀应运而生。控制阀是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通过对现代化工业系统严格的控制提高产量、产品质量,同时减少能源成本、节约劳动力成本。

控制阀是工业自动化的关键基础部件,其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国家的基础装备制造能力和工业现代化水平,是基础工业以及其下游应用产业实现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必备条件。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的控制阀制造企业在制造质量和技术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这些企业都非常重视中国控制阀市场,先后进驻国内市场,甚至建立工厂以保持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我国控制阀行业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行业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行业大量项目的建设,而快速增长;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开始具备环保意识,如坚持全球标准与法规、提高能源管理、简化生产及降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控制阀的主要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国内高速成长的市场机会带动众多国外品牌进驻,全球各国知名控制阀品牌均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代表处或者代理商。随着销售额的提升,交货期和售后服务需求愈发迫切,很多知名国外控制阀品牌在中国建立工厂,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类型。这些企业已经在如石油、石化、化工、天然气、电力等传统大型产业内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民营控制阀企业数量也逐年增多,不少民营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技术能力和售后服务水准,提高拳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拓展其他行业的可能性。部分企业已经获得一些细分行业的领先竞争地位,且不断在新兴的细分领域拓展市场,替代进口产品。

集中度方面,控制阀作为阀门行业内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对生产企业的要求较高,因此不同于整体阀门行业非常分散的现状,控制阀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全球排名前十五的企业占领了全球约85%的市场。

下游应用方面,控制阀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重要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控制阀行业的需求与这些下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工业升级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各领域不断进行生产系统、生产设备的改造升级,同时产业整合也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下游行业的需求扩大,给自动控制阀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另外,下游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也对自动控制阀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质量要求,控制阀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因此需要随着下游行业的要求提高而不断升级,由此保持行业内的竞争力。

2、行业国内外领先企业

我国巨大的控制阀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国外品牌进驻国内市场,如美国费希尔、美国泰科、日本工装、美国福斯、德国萨姆森、芬兰美卓等。由于资金实力强、技术投入大,经验丰富,外资品牌在控制阀市场,特别是高端控制阀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国内实力较强的控制阀生产企业主要为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温州市利普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浙江三方控制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智能自控工程有限公司,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等。

3、产业政策支持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 2020 年建立健全具备系统感知和集成协调能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和企业集团,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指出, 要提高关键泵阀的重点设备自主化率, 力争使自主化率达到 90%以上。除了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外, 国产控制阀厂商较进口厂商还具有性价比较高、 离下游客户更近、 售后响应更为迅速等优势。 在国产控制阀可靠性、调节精度逐渐提升,与进口先进产品的差距逐步缩小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国产控制阀产品会被应用到大型生产线上,从而加速行业内的进口替代进程。

4、行业挑战

(1)国内企业竞争中相对弱势

我国控制阀制造企业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缺乏资金支持,工艺装备总体比较落后,产品质量相比国外存在差距。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控制系统中超高压、真空、超高温、超低温、易燃易爆、多相流等复杂工况日益增多,从而对控制阀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国内企业相对落后的工艺装备、设计水平、工艺水平及检测试验手段,制约了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处于相对弱势。

(2)行业分散

虽然控制阀行业在阀门制造领域属于较高端的产业,但是目前国内控制阀制造企业仍然数量众多,竞争激烈。部分小规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往往通过低价格竞争等手段获取市场。此外,国内控制阀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产生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控制阀产品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

(3)国外知名企业规模、实力较强

受行业整体发展水平限制,目前国内控制阀产品和知名品牌进口产品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密封性、外观设计、使用寿命、电动装置和气动装置技术水平方面。因此,在不少关键领域的复杂工况条件下,仍然以进口国外知名品牌的控制阀为主。此外,国外企业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相比国内企业都占据较明显的强势与主动地位。

5、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控制阀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在能源石化、生物化学、造纸轻工、医药化工等我国国民经济命脉产业,这些产业的漫长流通管线中通常工况复杂,涉及高温、高压、低温、低压、酸性、腐蚀、易燃、易爆等各种极端情况,例如,我国对于应用于压力管道中的控制阀门制定了前置生产许可制度,凡是属于《TSGD2001-2006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规定的控制阀产品,都需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生产销售活动。同时,控制阀企业的核心客户主要为国内外大型工业企业或知名经销商,这些客户均推行严格的供应商认证机制,需要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商务能力、物流能力、质量管理、财务稳定性、社会责任、环保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认证。控制阀公司要想成为上述企业的供应商,必须经过长期的市场开拓和认证过程。因此,严格的供应商资质认证也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

(2)技术壁垒

控制阀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控制阀终端用户对控制阀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阀门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材料技术以及检验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企业必须需要在人员、技术和研发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同时,在某些高要求领域,例如煤化工气化装置上,最终用户出于产品质量、安全和耐用性方面的考虑,一般对相关产品以往的安全使用业绩做明确要求,通常最终用户会选择该类工况中有成功使用业绩产品。因此,产品安全使用业绩的要求为新行业、新产品进入市场形成了较高的难度。控制阀企业只有通过研发团队、销售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将多年业务发展了解到的控制阀生产经验、应用经验、特殊工况案例转化成工业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才能提高企业技术服务水平、销售水平和研发设计水平,更为企业建立控制阀产品出厂模拟检验机制提供了可能。一般控制阀行业新进入者缺乏技术积累,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资金壁垒

控制阀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生产过程需要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和仪器,同时需要一批懂技术、懂生产、懂管理的人才,还要一定的生产厂房,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