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大米种植及加工行业产业链与影响三大因素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0-04-10 13:02:31

大米种植及加工行业产业链与影响三大因素分析(附报告目录)

1、行业发展现状

大米分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或细长形,根据籼稻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2种;粳米由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根据粳稻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2种;糯米由糯米稻谷制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黏性大,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2种:籼糯米由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粳糯米由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大米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大米种植及加工行业产业链与影响三大因素分析(附报告目录)(图1)

我国大米质量根据加工精度、碎米与其中的小碎米、不完善粒、杂质最大限量为定等指标。1963年粮食部宣布大米的省间调拨标准为部标准,分为特制一等、特制二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和标准三等5个等级。19781月改为特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和标准三等4个等级,并经国家标准局定为《大米国家标准(GB1354-78)》,于1986年修订后一直沿用至2009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内粮食供给形势好转,人们对大米的质量要求提高,原大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标准三等大米产品基本退出市场,“标准二等”大米产品的市场份额逐年减少。部分稻谷主产省、市、区制订了高于原“大米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部分企业内部通常制定的企业标准也高于国家标准。2009年,国家结合行业市场情况,新制定了《GB1354-2009大米》标准,将大米按照食用品质分为优质大米和大米,各细分三个和四个等级,标准要求产品标签上必须按标准标注规范的名称和等级,规范市场上大米产品存在名称等级不统一的局面。

2、大米行业产业链概述

1)上游

我国水稻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稻米资源丰富,大米加工企业地域性分布特征与上游种植业相同。由于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生产还是呈现机械水平、科技含量较低的特征。水稻种植仍然具有投入劳动力多、单产高、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以小农经营方式为主的特征。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全面化普及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上游产业短期内影响变化不大。企业可以直接向农场、农户自行进行稻米收购,也可以通过原粮贸易经纪人、粮食收储企业购得粮源。目前,公司采用多种采购方式配合生产经营需要,同质原材料供应替代性较高。

2)下游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断调整,消费形式日益多元化,人们对大米和米粉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基本的生活需要逐渐向优质化、功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下游流通环节对各类产品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加工企业的产品定位。大米营养价值较高、符合大众消费者偏好,更是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加工速食、糕点等产品,比如米线、速食盒饭、糕点、膨化食品;我国约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把米粉作为早餐主食,米粉加工既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求,又因转化早籼稻而提高了稻米种植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3、下游行业的需求现状

我国的稻米行业,从需求端和供给端来看,整体呈宽松态势,供给整体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但是在优质稻米领域,需求和供给有失衡的趋势。最近几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大米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大米加工业对优质稻谷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的优质大米大多产在东北地区,以黑龙江五常市、汤原县和辽宁省盘锦市为代表。

4、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环境污染威胁产品质量安全

由于我国过去几十年来粗放的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各地均在不同程度上面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会对水稻等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产品同质化

我国大米加工企业的技术门槛较低,存在许多作坊式小厂,生产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卫生条件较差,食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企业众多,行业竞争激烈。大米加工行业是一个规模性加工行业,产品具有同质性特征,如果企业对市场把握能力不强,则产品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相对激烈。

3)新型冠状肺炎的影响

2019年底确认的新型冠状肺炎逐渐蔓延全球,引发各国恐慌性囤积食品。当前疫情下,不少国家开始意识到,粮食才是最稀缺的资源,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发出警告:疫情可能引发粮食危机,四、五月会出现最糟状况。但据最新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21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47亿吨,略高于2019/20年度的1.467亿吨,2018/19年度为1.485亿吨。大米进口量预计为250万吨,相比之下,2019/20年度为230万吨。大米出口量预计为340万吨,相比之下,2019/20年度为320万吨。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163亿吨,相比之下,2019/20年度为1.137亿吨。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我国拥有很好的粮食储备机制,已建立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互为补充的粮食库存体系,粮食总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稻谷等库存均能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农产品的生产消费方面起到调节余缺的关键作用,也能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起到“保供稳价”的积极作用。

5、行业发展趋势

大米加工业未来发展必然是以安全、健康食品为导向,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大力提高大米行业的精加工能力,提升附加价值,打造品牌优势,推动大米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目前我国米粉加工行业存在众多小作坊式的生产厂家,生产经营无序,质量安全无保障,市场监管困难大。未来监管部门将加大对食品加工行业依法经营的监管,培育米粉加工行业的龙头,逐步淘汰小作坊生产模式,推行米粉“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生产、统一运送、统一销售”,实现米粉产业规范化生产和连锁经营,开发多品种名优米粉产品,又好又快发展米粉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