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8年生物试剂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北京 • 普华有策
1
2022-2028年生物试剂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报告编号 :
    SWSJ2
  • 发布机构 :
    普华有策
  • 报告格式 :
    纸质版/电子版
  • 付款方式 :
    对公/微信/支付宝/银联支付
  • 交付方式 :
    Email/微信/快递
  • 售后服务 :
    一年数据更新服务
  • 详情咨询 :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

    张老师:18610339331

  • 邮件订购 :
    puhua_policy@126.com;13911702652@139.com
浏览量 : 304
下载 : 3242

生物科研试剂行业驱动因素及面临的机遇

生物科研试剂产业链上游为生物制品原料、包装材料及耗材供应商,由生物科研试剂生产商开发为种类丰富的科研试剂产品,最终客户覆盖了高校实验室、医院、科研院所以及制药企业。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在一个有机体中执行所有的基本功能,是生物学的动态功能元素。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组织或生物体蛋白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对蛋白质进行表达及功能的分析,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及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2-2205161H95H07.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1、生物科研试剂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有利政策的支持

国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科研经费的补贴扶植、鼓励高校科研活动的进行,促进科研整体发展与项目的数量增加。另外,随着国家大力鼓励创新药尤其是生物创新药的研发,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生物科研试剂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原料和参与者,科研与产业需求的扩大助推了生物科研试剂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组成部分的多样化。

(2)科研技术的提高

生物技术、神经科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的进步是驱动生物科研试剂市场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在生物技术领域,抗体类药物在被用于靶向锁定疾病细胞和细胞混合物时有较好的前景,因此推动生物科研试剂,尤其是与抗体相关的试剂发展。

(3)生产工艺的进步

高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带来了生物科研试剂生产工艺的进步,是决定试剂使用质量和数量的主要因素。由于科研机构对科研的质量要求提升,资金的支持增加和工业市场主体的购买力提升,市场对于更加智能化、一体化、集约化的生物科研试剂生产设备的需求,加快了试剂研制的速度和生物科研试剂整体产出规模增长。

(4)高技术人才的培养

生物科研试剂的研发和生产对于知识水平的专业化要求较高。过去几年中,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相关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试剂生产人才从劳动密集型向专业型转变,推动生物科研试剂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提升。

2、蛋白科研试剂行业的发展趋势

(1)高端试剂国产化/国产创新能力加强

中国国产蛋白科研试剂目前大部分仍然集中于中低端领域,部分高端试剂,如胎牛血清、高端抗体等蛋白类科研试剂,仍然有很大的比例需要依赖进口产品。

随着国内生物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国产公司将取得快速发展,本土企业科研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业务水平进步,将自主研发出一系列蛋白科研试剂,逐步转变科研人员对科研试剂选择“唯进口论”的观念。

(2)蛋白试剂定制化快速发展

传统的蛋白科研试剂往往是以统一化的货架商品出售,随着相关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深入,货架商品已不能够满足实际目标客户的需求。未来蛋白试剂将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研发和生产出定制化的蛋白试剂。

(3)蛋白试剂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拓展和细分,蛋白质试剂在科研中的应用领域将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一些新兴学科中,如蛋白质组学等学科中,蛋白质科研试剂成为不可或缺的原料。除了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外,蛋白质科研试剂将在药物研发、体外诊断领域等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国际间合作与竞争加强

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了对蛋白质组学的支持力度,多国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达成国际合作,共同促进蛋白质相关的研究和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生物技术的应用和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治带来新的竞争活力。

3、生物科研试剂行业面临的机遇

(1)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

根据我国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生物专业科技服务”、“分析、实验、测试以及相关技术咨询与研发服务”等项目列为第三十一大类“科技服务业”中的鼓励类项目。

2016 年 11 月 7 日,多部委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领域是要把握产业技术进步方向,瞄准市场重大需求,大力发展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新型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加快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产品、技术、质量升级。国家对医药产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下,与生物医药研发相关的支持产业也将享受到红利。

(2)政府科学研究的不断投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生命科学行业与全社会的科研经费投入紧密相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2016 年 5 月我国印发《国家创新型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再次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2030 年我国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8%,按此推算,未来五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复合增速将在 8%以上。国家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为科研试剂和研发外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提升行业市场需求

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污染、社会老龄化等因素的推动,我国及全球慢性病患者群体不断扩大,生物药对以癌症为首的一系列慢性疾病均有优异的临床效果,庞大的病人群体将进一步驱动市场增长。在巨大的市场和医药研发难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全球医药产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根据统计数据,2018 年全球的医药研发费用高达 1,621 亿美元,我国医药研发投入也从 2014 年的 93 亿美元快速增长至 2018 年的 174 亿美元。

生物科研试剂作为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及政策的支持。随着生物大分子药物在诊断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逐步增加、基于抗体的免疫诊断等临床诊断方法的推广,生物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势头迅猛。企业的大力投入相应带动了科研试剂的市场需求,尤其是随着我国本土生物制药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我国科研试剂生产企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4)生命科学领域迎来后基因组学时代,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领域研究蓬勃发展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领域已经进入以“组学”为研究标志的后基因组时代。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是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CNHPP)亦于 2014 年6 月 10 日全面启动实施。世界范围内人类蛋白质组事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大型研究基地和协作网络。构建的人类蛋白质组生理和病理图谱,将准确呈现各种病理状态下蛋白质组的变化,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发现系列新型诊断标记物、治疗靶点和创新药物,为全面提高疾病防诊治水平提供新策略、新手段。

此外,除了基因组、蛋白质组,生命科学领域也在进行着其他组学的研究,包括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越来越多生命科学实验数据的涌现与整合分析,预示着生命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将为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领域的研究增添新的动力。

(5)各国家对防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意识加强,投入提高

截至 2021 年末,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约 29,092 万,累计死亡病例约 548万,除中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得到有效管控外,全球新冠疫情尚在境外继续发展。根据中科院的信息披露,人类很可能面临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局面,全球的防疫管控需求进一步长期化、常态化和复杂化,带来包括新冠病毒基础研究、新冠病毒检测等市场需求。

同时,新冠疫情的出现暴露出各个国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中的不足,预计疫情消退后,各国政府将继续加大病毒基础研究、药物研发、疫苗研发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生物科研试剂需求将保持高景气度。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生物试剂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目录

第一章 生物试剂行业相关概述

1.1 生物试剂行业基本概念

1.1.1 行业基本介绍

1.1.2 行业产品分类

1.1.3 行业技术水平

1.2 生物试剂产业特点分析

1.2.1 小品种

1.2.2 大产业

1.2.3 高技术附加值

 

第二章 2016-2021年中国生物试剂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经济环境

2.1.1 宏观经济概况

2.1.2 对外经济分析

2.1.3 固定资产投资

2.1.4 工业运行情况

2.1.5 宏观经济展望

2.2 社会环境

2.2.1 人口结构状况

2.2.2 社会消费规模

2.2.3 居民收入水平

2.2.4 居民消费结构

2.2.5 医疗保障状况

2.3 政策环境

2.3.1 行业主管部门

2.3.2 行业监管体制

2.3.3 行业主要法规

2.4 产业环境

2.4.1 生命科学领域概况

2.4.2 生物医药市场规模

2.4.3 生物医药产业格局

2.4.4 生物医药投资规模

2.4.5 生物医药发展趋势

 

第三章 2016-2021年生物试剂行业发展深度分析

3.1 全球生物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3.1.1 行业产能布局

3.1.2 行业客户结构

3.1.3 市场发展规模

3.1.4 企业竞争格局

3.1.5 国企经验借鉴

3.2 中国生物试剂行业发展综述

3.2.1 行业驱动因素

3.2.2 产业链的情况

3.2.3 行业用户类型

3.2.4 行业发展动态

3.2.5 行业面临的挑战

3.3 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运行分析

3.3.1 市场发展规模

3.3.2 细分市场分析

3.3.3 企业营收对比

3.3.4 企业营收情况

3.3.5 行业企业格局

3.4 中国生物试剂行业国产替代分析

3.4.1 国际化情况分析

3.4.2 进口替代路径

3.4.3 国产替代情况

 

第四章 2016-2021年中国蛋白类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4.1 蛋白类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4.1.1 行业整体概述

4.1.2 行业竞争核心

4.1.3 外企发展经验

4.2 抗体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4.2.1 抗体试剂用途

4.2.2 抗体试剂技术

4.2.3 市场发展规模

4.2.4 市场份额分析

4.2.5 市场竞争格局

4.2.6 行业存在问题

4.3 重组蛋白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4.3.1 市场发展情况

4.3.2 市场发展规模

4.3.3 市场竞争格局

4.3.4 下游应用分析

4.3.5 龙头企业梳理

4.3.6 市场发展方向

4.3.7 行业发展趋势

 

第五章 2016-2021年中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5.1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发展综述

5.1.1 行业相关定义

5.1.2 行业驱动因素

5.1.3 行业发展阶段

5.1.4 产业链的分析

5.1.5 行业商业模式

5.2 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运行分析

5.2.1 市场发展规模

5.2.2 行业竞争格局

5.2.3 企业数量分析

5.2.4 应用场景分析

5.3 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发展分析

5.3.1 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规模

5.3.2 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产业协同

5.3.3 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发展因素

5.3.4 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发展瓶颈

5.4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风险及策略分析

5.4.1 体外诊断试剂的风险分析

5.4.2 体外诊断试剂的风险管理策略

5.4.3 体外诊断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5.4.4 LDT体外诊断试剂的监管建议

5.5 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发展挑战及趋势分析

5.5.1 行业面临的挑战

5.5.2 未来发展的思考

5.5.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 2016-2021年中国生物试剂其他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6.1 POCT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6.1.1 POCT相关介绍

6.1.2 POCT发展历史

6.1.3 POCT市场规模

6.1.4 POCT的渗透率

6.1.5 POCT技术布局

6.1.6 POCT发展方向

6.2 分子类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6.2.1 分子类试剂相关分类

6.2.2 分子类试剂技术壁垒

6.2.3 分子类试剂市场规模

6.2.4 分子类试剂竞争格局

6.3 生化诊断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6.3.1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品种

6.3.2 生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

6.3.3 生化诊断试剂企业销售

6.3.4 生化诊断试剂国产化率

6.4 核酸类试剂行业发展分析

6.4.1 核酸类试剂市场规模

6.4.2 核酸类试剂市场格局

6.4.3 核酸类试剂发展动态

 

第七章 生物试剂行业国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1 A

7.1.1 企业发展概况

7.1.2 企业主要业务介绍

7.1.3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2 B

7.2.1 企业发展概况

7.2.2 企业主要业务介绍

7.2.3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3 C

7.3.1 企业发展概况

7.3.2 企业主要业务介绍

7.3.3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4 D

7.4.1 企业发展概况

7.4.2 企业主要业务介绍

7.4.3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八章 生物试剂行业国内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1 A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经营效益分析

8.1.3 业务经营分析

8.1.4 财务状况分析

8.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1.6 公司发展战略

8.2 B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经营效益分析

8.2.3 业务经营分析

8.2.4 财务状况分析

8.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2.6 公司发展战略

8.3 C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经营效益分析

8.3.3 业务经营分析

8.3.4 财务状况分析

8.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3.6 公司发展战略

8.4 D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经营效益分析

8.4.3 业务经营分析

8.4.4 财务状况分析

8.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4.6 公司发展战略

8.5 E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经营效益分析

8.5.3 业务经营分析

8.5.4 财务状况分析

8.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5.6 公司发展战略

 

第九章 2016-2021年生物试剂行业项目投资建设案例深度解析

9.1 生物试剂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9.1.1 项目基本概况

9.1.2 项目投资概算

9.1.3 项目的必要性

9.1.4 项目的可行性

9.2 体外诊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9.2.1 项目内容概述

9.2.2 项目的可行性

9.2.3 项目业务关系

9.2.4 项目进度计划

9.2.5 项目投资概算

9.2.6 项目环保情况

9.3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线升级项目

9.3.1 项目基本概况

9.3.2 项目实施背景

9.3.3 项目的可行性

9.3.4 项目营销措施

9.3.5 投资概算情况

9.4 生物试剂研发中心项目

9.4.1 项目背景介绍

9.4.2 项目实施地点

9.4.3 项目的必要性

9.4.4 项目的可行性

9.4.5 项目投资概算

 

第十章 生物试剂行业投资分析及风险预警

10.1 生物试剂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0.1.1 行业投资特性

10.1.2 行业投资机会

10.2 生物试剂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0.2.1 行业准入壁垒

10.2.2 营销渠道壁垒

10.2.3 行业品牌壁垒

10.2.4 行业资金壁垒

10.2.5 技术和人才壁垒

10.3 生物试剂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0.3.1 政策变动的风险

10.3.2 原材料采购的风险

10.3.3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10.3.4 其他风险

 

第十一章 2022-2028年生物试剂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1.1 中国生物试剂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1.1.1 疫情带来的机遇

11.1.2 未来发展前景

11.1.3 市场发展趋势

11.1.4 行业发展方向

11.2 2022-2028年中国生物试剂行业预测分析

11.2.1 2022-2028年中国生物试剂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1.2.2 2022-2028年全球生物试剂市场规模预测

11.2.3 2022-2028年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预测


订购流程
    电话购买

    拔打普华有策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01089218002,24小时值班热线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张老师:18610339331

    在线订购

    点击“在线订购”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邮件订购

    发送邮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们的客服人员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签订协议

    您可直接下载“订购协议”,或电话、微信致电我公司工作人员,由我公司工作人员以邮件或微信给您“订购协议”;扫描件或快递原件盖章版

支付方式
    对公打款

    户名: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复兴路支行
    账号:1121 0301 0400 11817

    发票说明

    任何客户订购普华有策产品,公司都将出具全额的正规增值税发票。发票我们将以快递形式及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