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
张老师:18610339331
VE行业细分市场及主要趋势分析
1、VE基本情况
自1922年Herbert Evans 和Katharin Bishop首次发现VE至今,人们已广泛认可VE是一种人类和动物必须的营养素,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化妆品、饲料等多个领域。VE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包括:①增强动物的繁殖能力,VE可使垂体前叶促性腺分泌细胞亢进,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精子的生成和活动,增加卵巢功能,使卵泡黄体细胞增加;②抗氧化作用,VE能消除脂肪及脂肪酸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使细胞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氧化损伤;③提高机体免疫力,VE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2和皮质酮的生物合成来促进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细胞吞噬作用。目前VE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用途最多、产销量最大的主要维生素品种之一,与维生素C、维生素A一起成为维生素系列的三大支柱产品。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VE产品,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VE和人工合成VE。科学研究表明,较人工合成的VE,天然VE在人体吸收效率、安全性、生理活性和营养价值方面均更胜一筹。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天然VE产品无论在食品、药品保健,还是在畜牧生产领域越来越受到欢迎。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2-2028年VE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2、VE产业链概况
目前合成VE在整个VE行业占主导地位,这是两者不同生产特点决定的。天然VE是以VE含量丰富的油料精炼过程中的副产物DD油为原料进行提取生产,受制于种植原料的产量上限以及提取成本,天然VE相较合成VE,其成本与产量均无优势,但其以更高的生物活性、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主要应用于高端的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合成VE则通过化工合成制得,原材料为基础化工原料,可以简单而便捷的扩大生产规模,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备经济性与易得性,更多的用于饲料添加剂、化妆品和食品饮料。随着人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基于天然VE绿色、生物活性高等优势,在食品、化妆品、饲料等各类领域,天然VE会对合成VE逐步形成替换。
目前,合成VE集中度较高,主要产能集中在新和成、浙江医药、能特科技、巴斯夫、帝斯曼几家企业;天然VE代表性企业有中粮天科、丰益生物、江苏科鼐、格兰尼生物、浙江伊宝馨等企业。
3、VE市场需求情况
从下游需求来看,VE在食品、化妆品、动物饲料领域的需求增长较为可观。
(1)食品行业需求
VE属于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人体保持一定量的VE摄入水平,可以确保身体里的激素保持均衡,提高细胞活力和身体免疫力。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脂溶性维生素)》中的相关数据,我国居民VE适宜摄入量为14mg/日,而由于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的吸收率为20%-40%,因此我国居民日常VE摄入需达到35-70mg。人们日常获取VE渠道主要是由植物油所提供的,但考虑到我国居民的脂肪摄入量已较高,因此除日常餐饮摄入VE外,还需要额外的补充渠道。假设居民所需的VE有20%需靠额外渠道补充,那么食品行业对VE的需求量约为5,000吨。而以发达国家人均VE消费量计算,美国人年均消费量10~15g/人,日本6.5g/人,我国的人均消费量若达到日本人均消费量的50%,VE年均需求量也将达到4,500吨。而相对于合成VE,天然VE与人体更加亲和和健康,更适于作为人们直接服用的营养品。
VE在食品行业不仅是膳食增补剂,同样也可以作为食品工业中的抗氧化剂。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的相关数据,VE作为抗氧化剂用在软饮料、方便米面制品等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以软饮料为例,我国2020年软饮料产量1.63亿吨,其对VE的最大需求量将达到3.3万吨。
(2)化妆品行业需求
天然VE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能捕获紫外线造成的自由基,消除自由基对人体的侵蚀。所以,VE能够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祛除斑点,抑制黑色素生成。VE的这项功效将继续推动世界各国使用以VE为基础的营养化妆产品。该类市场被进一步挖掘后将成为天然VE的新市场增长点。
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化妆品市场规模也快速成长。而在市场规模的扩大下,化妆品行业对VE需求也将提升。
(3)饲料添加剂需求
VE在饲料行业主要作为营养增补剂和抗氧化剂。国家农业部在其发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对在饲料中使用VE作为营养增补剂的用量作了相应规定,以2020年全国饲料产量为例,2020年饲料VE需求量情况如下:

注:1IU的VE=0.668mg
数据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普华有策整理
而我国的饲料产量约占全球的20%,据此推算全球饲料对VE需求量约为5.5万吨。在饲料领域的抗氧化剂使用方面,农业部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仅对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的最高用量作了限定,即每千克饲料中的最高用量不能超过150mg。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有些时候即使添加量超过150mg/kg,抗氧化效果也不甚理想。这就要求饲料厂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添加,而考虑到抗氧化剂的溶解度和安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氧化剂品种显得优为重要,天然抗氧化剂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向。天然VE作为农业部推荐的抗氧剂品种,已明确列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且具体用量未做规定,因此天然VE可作为现有抗氧化剂的有益补充,并有望凭借着安全和天然的优势,逐步提高其作为抗氧化剂在饲料中的用量。假设未来天然VE作为抗氧化剂用量仅占现有抗氧化剂用量的10%,即15mg/kg,以我国2020年全国饲料产量2.94亿吨计算,国内天然VE需求量为4,400吨,而全球饲料行业对天然VE的需求量将达到2.2万吨。
综上所述,饲料行业对天然VE的需求量约为7.7万吨。
4、VE行业的发展趋势
(1)天然VE应用的深加工
单纯的天然VE产品因其活跃的生理性质在应用领域受到了一定制约。一方面,α-生育酚虽然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质,但也极易被氧化,尤其是在贮藏和运输的过程中发生变质。另一方面,天然V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有效成分或界面难以均匀混合,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将天然VE进一步深加工,比如将脂溶性天然VE变成可以水溶的天然VE衍生物,这不仅便于VE产品的储存,还提升人体的生物利用度,有效提升了天然VE的附加值。
目前,天然VE可进一步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主要包含VE琥珀酸酯、VE醋酸酯/乙酸酯、VE烟酸酯、VE棕榈酸酯、VE亚油酸酯等。VE琥珀酸酯是VE最主要的酯化衍生物,不仅保留了VE的特性,同时还具有VE所不具有的抗肿瘤功效;VE亚油酸酯可用作肿瘤抑制剂,也可用于配制对皮肤、头发具有营养、保湿和抗衰老等作用的高档化妆品;VE烟酸酯兼具VE和烟酸二者作用,既可以补充VE,同时可以为人体补充烟酸(维生素B3)。
(2)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合成VE以基础化工原料为原材料、技术工艺成熟,因此较早的完成了行业整合,无论世界还是国内,行业集中度已较高,而我国的合成VE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帝斯曼、巴斯夫和我国的浙江医药、新合成、能特科技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与合成VE类似,天然VE也将走上行业整合的道路。由于天然VE主要来源DD油的综合提取,因此行业发展格局将与植物甾醇行业相同,即随着市场对天然VE越来越重视而合成VE又占据了中低端市场的情况下,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得到快速发展,进而在马太效应下,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目录
第一章 2017-2021年中国VE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中国VE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VE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第二节、中国VE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主要上游产业供给情况分析
二、2022-2028年主要上游产业供给预测分析
三、主要上游产业价格分析
四、2022-2028年主要上游产业价格预测分析
五、主要下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六、主要下游产业规模分析
七、主要下游产业价格分析
八、2022-2028年主要下游产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二章 全球VE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VE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第二节全球VE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VE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VE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VE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2022-2028年亚洲VE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四节 北美VE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VE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VE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2022-2028年北美VE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五节 欧洲VE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VE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VE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2022-2028年欧洲VE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六节 其他地区分析
第七节 2022-2028年全球VE行业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VE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预测
第二节 中国VE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节 中国VE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第四节 中国VE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7-2021年中国VE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VE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一、VE行业有利因素分析
二、VE行业稳定因素分析
三、VE行业不利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中国VE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中国VE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VE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 中国VE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VE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七节 中国VE行业主要进入壁垒分析
第八节 中国VE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化妆品市场用VE
1、2017-2021年行业发展概况
2、2017-2021年需求规模
3、2022-2028年需求前景预测
二、饲料市场用VE
1、2017-2021年行业发展概况
2、2017-2021年需求规模
3、2022-2028年需求前景预测
三、食品市场用VE
1、2017-2021年行业发展概况
2、2017-2021年需求规模
3、2022-2028年需求前景预测
四、其他领域用VE
1、2017-2021年行业发展概况
2、2017-2021年需求规模
3、2022-2028年需求前景预测
第五章 中国VE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VE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VE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分析
二、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三、行业总资产负债率分析
四、行业利润规模分析
五、行业总产值分析
六、行业销售成本分析
七、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八、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九、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第三节 中国VE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7-2021年中国VE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VE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VE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VE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VE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 中外VE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VE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七章 中国VE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第一节 VE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2017-2021年中国VE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22-2028年中国VE行业价格走势预测
第八章 2017-2021年中国VE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VE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VE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VE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2-2028年华东地区VE市场前景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VE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2-2028年华中地区VE市场前景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VE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2-2028年华南地区VE市场前景预测
第五节 华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VE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2-2028年华北地区VE市场前景预测
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VE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2-2028年东北地区VE市场前景预测
第七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VE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2-2028年西北地区VE市场前景预测
第八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VE市场供需情况及规模分析
三、2022-2028年西南地区VE市场前景预测
第九章 2017-2021年中国VE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 中国VE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中国VE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十章 VE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22-2028年中国VE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中国VE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VE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VE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VE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VE行业产值规模增速预测
五、中国VE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六、中国VE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七、中国VE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中国VE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一、中国VE行业毛利润增速预测
二、中国VE行业利润总额增速预测
第十二章 2022-2028年中国VE行业投资建议
第一节 中国VE行业重点投资方向分析
第二节 中国VE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第三节 中国VE行业投资注意事项
第四节 中国VE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十三章 2022-2028年VE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投资环境的分析与对策
第二节 投资挑战及机遇分析
第三节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竞争风险
五、其他风险
拔打普华有策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01089218002,24小时值班热线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张老师:18610339331
点击“在线订购”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发送邮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们的客服人员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可直接下载“订购协议”,或电话、微信致电我公司工作人员,由我公司工作人员以邮件或微信给您“订购协议”;扫描件或快递原件盖章版
户名: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复兴路支行
账号: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户订购普华有策产品,公司都将出具全额的正规增值税发票。发票我们将以快递形式及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