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7年肥胖药物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北京 • 普华有策
1
2021-2027年肥胖药物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报告编号 :
    FPYW
  • 发布机构 :
    普华有策
  • 报告格式 :
    纸质版/电子版
  • 付款方式 :
    对公/微信/支付宝/银联支付
  • 交付方式 :
    Email/微信/快递
  • 售后服务 :
    一年数据更新服务
  • 详情咨询 :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

    张老师:18610339331

  • 邮件订购 :
    puhua_policy@126.com;13911702652@139.com
浏览量 : 391
下载 : 3242

肥胖药物行业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附报告目录)

1、肥胖界定及其带来的危害

肥胖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早在 1948 年肥胖症就被WHO 作为疾病,列入疾病分类名单(ICD 编码 E66)。

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当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就会演变为肥胖症。肥胖是由遗传、环境、饮食和运动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现代生活方式改变、高热量饮食、运动缺乏是造成肥胖人群急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衡量肥胖常用的体重指数(BMI)是国际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具体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身高 2kg/m2)。WHO 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分别于 1995 年和 1998 年开始采用根据BMI BMI≥25kg/m2 BMI≥30kg/m2 定义为肥胖。《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2003 版)》中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的 BMI 界值,24kg/m2≤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 为肥胖。由于人种原因,中国与美国的标准略有不同,导致中国人更容易成为符合医学定义的肥胖症患者,二者具体差异如下:

2-210Z109352M19.png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肥胖药物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超重及肥胖的主要危害在于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随着 BMI 的上升,这些危险呈上升趋势。与 BMI 增加有关的主要慢性疾病包括:(1)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和脑卒中。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头号致死原因,每年有 1700万人因上述疾病死亡。(2)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性疾病。(3)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关节炎。(4)某些癌症: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与肥胖有关。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生活方式改变,全球约有30 亿人超重或患有肥胖症,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近年来,中国肥胖和超重的患病率急剧升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中国成人超过 1/2 存在超重或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现有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病尤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癌症等常见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证据显示,超重或肥胖患者通过明显降低体重,能够改善肥胖相关代谢紊乱和疾病发生风险,甚至逆转相关疾病。

2、肥胖药物临床需求与市场空间

2016 年至 2020 年,全球肥胖人数从 9.9 亿,以5.0%的年复合增长率,迅速攀升至 12.1 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 16%;其中,中国肥胖人数达到 2.2 亿,约占全国人口的 18%。肥胖人口仍将持续增长,2025 年全球肥胖人数将超过 15 亿人,并于 2030 年接近 20 亿人。2025 年中国肥胖人数将达到 2.7 亿人,并于 2030 年达 3.3 亿人。

全球肥胖药物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18 亿美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2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9.0%,并将于 2030 年超过 115亿美元。

中国肥胖药物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及习惯的改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肥胖患者人群日益攀升。而国内仅有奥利司他被批准用于肥胖的治疗,治疗药物种类单一已无法满足临床的治疗需求。中国肥胖药物市场 2016 年的 2.6 亿元急速增至 2020 年的 1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4.6%。受肥胖人群增加,体重管理意识增强,新的减肥药上市等因素驱动,2025 年中国肥胖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87亿元,并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将于 2030 年接近 150 亿元。

目前,国外已有 GLP-1 受体激动剂已获批上市用于减肥,且销售额持续增长。GLP-1 受体激动剂作为新型减肥药物,因其良好的减重效果和安全性优势,市场表现抢眼。Saxenda 作为 GLP-1 受体激动剂减肥药物,自 FDA 批准上市以来,销售额持续攀升,2020 年销售额已达 8.6 亿美元。

未来,随着肥胖人数的增加、居民体重管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减肥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

我国肥胖治疗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市场空间巨大

3、肥胖药物市场竞争情况

全球超重/肥胖发病率不断增长,2020 年仅我国肥胖人口已达 2.2 亿人,但历史上不少肥胖药物,因其各种严重的副作用而撤市,导致目前临床上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仍然较少。

GLP-1 受体激动剂在与其它减重药对比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成为减重药物领域的新突破。派格生物布局了 PB-119 PB-718 两款减肥产品,以满足巨大的减肥市场需求。其中 PB-119 已获得 NMPA 针对肥胖适应症临床研究许可,这是一款自主研发的周剂型 GLP-1 受体激动剂减肥产品。中美两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及上市 GLP-1 受体激动剂肥胖症产品管线,具体情况见下表:

中国针对肥胖症的 GLP-1 受体靶点药物在研情况

2-210Z1093545611.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全球已上市针对肥胖的 GLP-1 受体靶点药物情况

2-210Z109361Y58.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4、减肥药物发展趋势

1)安全、有效是重要考量因素

肥胖药物的安全性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历史上不少肥胖药物,由于各种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严重成瘾性、对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等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已经纷纷撤市,这促进了对安全性更高的药物的开发。GLP-1 受体激动剂在与其他减重药对比试验中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使其成为减重药物领域的新突破。对安全性的考量也将持续成为未来减重药物研究的重点。

2)长期疗效为目标

医学界认为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由于可能的药物滥用和常见的不良反应(例如中枢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速等),使得短期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短期药物在欧洲已被集体撤市,因此,长期治疗药物的研发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肥胖药物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肥胖药物的概念

一、定义

二、特点

第二节 肥胖药物行业发展成熟度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二、行业中外市场成熟度对比

第三节 肥胖药物行业价值链分析

第四节 肥胖药物市场发展历程分析

第五节 肥胖药物行业特征分析

一、肥胖药物季节性消费特征分析

二、肥胖药物政策准入机制分析

三、肥胖药物经营模式分析

四、肥胖药物技术门槛分析

 

第二章 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内宏观政策发展建议

二、肥胖药物行业政策分析

三、相关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第三节 肥胖药物税收及进出口关税

 

第三章 肥胖药物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第一节 全球肥胖药物行业发展现状

一、2020年全球肥胖药物行业发展概况

二、主要国家和发展概况

1、美国

2、欧盟

三、全球肥胖药物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肥胖药物行业发展概况

一、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肥胖药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肥胖药物所属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国内肥胖药物所属行业市场规模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分析

12016-2020年肥胖药物所属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2、肥胖药物行业市场饱和度

3、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肥胖药物行业发展的影响

42021-2027年肥胖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三、市场特点分析

1、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肥胖药物行业的影响

2、差异化分析

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分析

第三节 2020年肥胖药物行业需求分析

一、2016-2020年我国肥胖药物行业需求分析

二、2016-2020年我国肥胖药物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第五章 肥胖药物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一节 肥胖药物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肥胖药物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肥胖药物企业分布区域集中度分析

三、肥胖药物区域消费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肥胖药物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二、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三、重点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五、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三节 肥胖药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20年肥胖药物行业竞争分析

二、2020年中外肥胖药物产品竞争分析

三、2020年我国肥胖药物市场竞争分析

四、国内肥胖药物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动向

 

第六章 中国肥胖药物所属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6-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6-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所属行业产销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情况总体分析

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分析

第三节 2016-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四节 肥胖药物所属行业产销运存分析

一、2016-2020年肥胖药物所属行业产销情况

二、2016-2020年肥胖药物所属行业库存情况

三、2016-2020年肥胖药物所属行业资金周转情况

第五节 2021-2027年肥胖药物所属行业盈利水平预测分析

第六节 2016-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所属行业进出口数据

 

第七章 2016-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所属行业区域竞争全景分析

第一节 肥胖药物行业相关行业或替代品行业发展分析

第二节 肥胖药物行业细分产品分析

第三节 肥胖药物行业区域发展分析

一、华东地区分析

1、市场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2、市场规模分析

3、发展趋势分析

二、华南地区现状分析

1、市场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2、市场规模分析

3、发展趋势分析

三、华中地区现状分析

1、市场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2、市场规模分析

3、发展趋势分析

四、华北地区现状分析

1、市场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2、市场规模分析

3、发展趋势分析

五、西部地区现状分析

1、市场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2、市场规模分析

3、发展趋势分析

六、东北地区现状分析

1、市场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2、市场规模分析

3、发展趋势分析

 

第八章 中国肥胖药物行业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肥胖药物行业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肥胖药物上游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料市场发展现状

二、上游原料生产情况分析

三、上游原料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肥胖药物下游应用需求市场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及价格情况分析

 

第九章 国内肥胖药物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A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企业销售网络布局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B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企业销售网络布局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C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企业销售网络布局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D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企业销售网络布局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E公司

一、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四、企业销售网络布局

五、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章 中国肥胖药物行业投资现状与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6-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投资现状

一、2016-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投资规模

二、2020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投资结构

三、行业投资形势

1、行业投资壁垒

2、行业SWOT分析

3、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第二节 2021-2027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一、肥胖药物行业发展前景

二、肥胖药物发展趋势分析

三、肥胖药物市场前景分析

第三节 2021-2027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产业政策分析

二、原材料风险分析

三、市场竞争风险

四、技术风险分析

第四节 2021-2027年肥胖药物行业投资策略及建议

 

第十一章 2021-2027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21-2027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需求量预测

第三节 2021-2027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规模预测

第四节 2021-2027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竞争预测

第五节 2021-2027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发展趋势

第六节 2021-2027年中国肥胖药物行业价格或价格指数预测

第七节 影响肥胖药物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订购流程
    电话购买

    拔打普华有策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01089218002,24小时值班热线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张老师:18610339331

    在线订购

    点击“在线订购”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邮件订购

    发送邮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们的客服人员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签订协议

    您可直接下载“订购协议”,或电话、微信致电我公司工作人员,由我公司工作人员以邮件或微信给您“订购协议”;扫描件或快递原件盖章版

支付方式
    对公打款

    户名: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复兴路支行
    账号:1121 0301 0400 11817

    发票说明

    任何客户订购普华有策产品,公司都将出具全额的正规增值税发票。发票我们将以快递形式及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