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
张老师:18610339331
创意产业园产生背景及产业链模式(附报告目录)
1、改造及运营创意产业园的起源与发展
创意产业园是城市产业不断转型、新经济不断涌现的产物,伴随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而形成。在改造老旧物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园产业园运营,是在对原有工业建筑物更新与物业改造后进行的再次有效利用。创意产业园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由于环境污染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相伴而生,导致城市环境极为恶劣,使得提升城市功能及改善居住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早期的城市更新与物业改造以解决城市居住环境为主,基本由政府主导、带有福利主义色彩。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随着城市更新和物业改造的责任和权限逐步下放至地方,民营资本部门在城市发展与更新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世纪70年代,美国内城衰落,中产阶级郊区化日益加剧,城市更新转向以中心区商业复兴为主,通过商业团体的运作振兴衰败的内部城区,并以此与日趋繁荣的郊区相互竞争。这一时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作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被正式提出,地方政府通过利用民营资本,提高再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地方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融资借贷、土地整理、物业租赁等服务,对民营资本开发城市更新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支持。此时的城市更新以老旧城区商业化改造为主要方向,由政府及民营资本共同参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更新从房地产开发商主导、以振兴经济为目的的商业性开发走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目标的综合治理。公私合作从政府直接提供资助的“赠予型”发展到合资入股以回收投资的“入股型”,公私关系从投资型合作伙伴关系向社会型合作伙伴关系演进。同时,随着城市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国外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着城市更新中既有建筑再利用难题。出于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经济、保护历史建筑的考虑,国外发达国家也纷纷将再利用定位为建筑开发利用与城市建设的基础方式之-,对老旧工业建筑(群)进行更新和物业改造,重新打造成集商业办公、文化创意、产品发布、资源交流、咨询服务、信息平台、会议展览、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线下沙龙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园行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更新推进和创意产业园发展,目前国际上已拥有众多可借鉴的改造运营文化创意园案例,包括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美国圣安东尼奧珍珠啤酒厂、奥地利维也纳煤气罐城、美国纽约曼哈顿高线公园、美国苏荷工业园区、英国伦敦卸煤厂等。
2、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背景
目前,我国大量创意产业园是在既有建筑(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所建成。由于我国存量较大的老旧工业建筑己渐渐无法满足城市更新与升级的要求,同时国外的成功改造案例也得到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机构和行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借鉴。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下,我国较多的城市地区着手将老旧工业建筑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等,并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3、产业链模式分析
创意产业园产业链的主要参与方包括政府、物业持有方、园区运营商和入驻企业。
(1)政府
政府为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快城市更新进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和引导老旧厂房改造更新的政策。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以及产业引导者,其支持城市更新和加快创意产业园发展的驱动因素如下:
A、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将老旧工业厂房更新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的城市更新建设可以吸引文化创意企业或高端服务业公司入驻,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高端创意人才集聚;而在创意产业园中,创意企业的集聚又可以进行产业链合作、信息共享,实现产业链升级。创意产业园成为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转型优化、产业能级提升的物理载体,亦是文化创意产业培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
B、提高城市宜居性
通过城市更新来提升生活质量是中国城市实施改造升级的核心目标,这将会实现多方共赢。将老旧工业厂房更新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可以在保留城市历史底蕴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城市景观、吸引文化创意企业或高端服务业公司入驻,进而增加工作机会、增加城市旅游资源以及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从而增加城市宜居性。
C、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近些年政府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之一。而老旧厂房的改造是在现有厂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改造,既可以有效避免建筑资源的浪费、减少拆除、重建的能源消耗,又能降低老旧厂房因落后设计引发意外事故的风险,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因此,老旧厂房再利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方式得到政府的支持。
D、服务中小微企业
政府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一系列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支持创业创新。创意产业园区是以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的形式,通过市场化手段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契合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符合其发展阶段的服务,属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市场化实践。
(2)物业持有方
很多老旧厂房的物业持有方通常是传统工业企业,由于城市产业调整升级、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城市化的大幅度提升,很多工厂园区因此闲置。而这些老旧厂房往往处于城市较为优越地段、土地价值较高,但由于政策及历史原因物业持有方无法对该等物业进行出让、盘活资源,因此在持有物业的同时将厂房进行更新改造加以利用,能够增加租金收入,对物业持有方而言能够改善经营、盘活物业资源。
(3)园区运营商
园区运营商作为园区的更新改造和运营管理者,协助地方政府进行城市更新的推进,帮助物业持有方盘活物业资源,并向入驻企业提供租赁、物业管理、专业服务等多方位服务,在提供上述服务过程中实现经济收益和自身业务发展。
(4)入驻企业
创意产业园的入驻客户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和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在选择办公物业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包括租赁成本、项目区位、改造效果(包括建筑风格、使用材料、内部条件、采用的技术以及绿色指标等)、业态匹配以及提供的物业、专业服务。老旧建筑改造而成的创意产业园以其高性价比的租赁价格、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创意建筑风格以及园区运营商的专业服务而对租户形成较大的吸引力,能够为大量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有限的中小微创业、创新型企业提供重要的发展保障。
4、行业发展趋势
(1)国内各大城市的存量房产数量巨大
目前,在国内各大中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建设等原因,导致大量工业用房闲置。这些存量老工业用房的处置,给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以往城区内解决老工业建筑,主要是以转让城区工业用地使用权形式,开发商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仅利用了土地的开发价值,而工业厂房、办公室等大部分工业资源成为了废弃的垃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文化创意产业注入空置率越来越高的工业建筑,有助于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向创造业转变,并提升制造业退出城区后工业遗留资源的价值。
国内二三线城市存在较多的新建商业用房,由于资金短缺或市场定位等因素导致闲置,也为文创产业园区开发提供了资源和机会。诸如圣博华康这样的文创产业园区专业规划投资开发运营机构,通过对商业用房重新规划和改建,成为有品牌,有内容的文创产业园区,从而提升商业用房的价值创造力。
(2)文化创意园区投资主体和开发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政府给予直接和间接的投资外,各种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纷纷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杭州市政府规划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例,其中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西溪创意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园产权性质为国有,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为集体投资,创意良渚基地为民营资本投资,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及下沙大学科技园为国有、民营合资型。文化创意园区目前主要有两类开发模式,一类是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的自有土地开发模式,另一类是专业文创园区开发企业主导的租入土地开发模式。自有土地开发模式通过园区的区位优势提高租售率,租入土地开发模式相对侧重于园区服务功能和品牌价值。
(3)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并行业集中度高
中小企业在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自身资金和资源能力有限,往往被产业园区低廉的租金和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所吸引进而入驻园区。
目录
第一章中国创意产业园区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创意产业园区的相关概述
一、创意产业园区定义及内涵
二、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类型
三、创意产业园区特征与条件
四、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链构建
第三节 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述
一、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模式
二、创意产业园区的功能分析
三、创意产业园区的作用分析
第四节 创意产业园区对创意城市的影响
一、对政府和财政支持的影响
二、对艺术成就和传统技艺的影响
三、对文化创意氛围的影响
四、对现有产业的影响
五、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影响
六、对国际形象及前景的影响
七、对教育和培训活动的影响
八、对公众关注的影响
九、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环境
第二节 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经济环境
第三节 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金融环境
第四节 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用地环境
第三章全球创意产业园建设及运营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全球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一、全球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二、全球创意产业园区投资现状
三、全球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一)以文化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二)以科技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三)以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四)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主要发达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借鉴
一、美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借鉴
二、英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借鉴
三、加拿大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借鉴
四、韩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借鉴
第三节 国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及运营典型案例
一、美国硅谷
二、美国纽约苏荷区
三、伦敦SOHO
四、日产技术中心
五、首尔数字媒体城
六、澳洲昆士兰CIP
七、德国慕尼黑宝马中心
八、东京杉并动画产业中心
第四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分类
一、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二、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三、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外延的全新界定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分析
一、强调创意为王和人才为本
二、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并存
三、高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依赖性
四、部分行业具有抗经济萧条特性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功能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
第四节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
一、文化产业酝酿形成阶段
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三、文化创意产业酝酿形成阶段
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发展历程
第五节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政策框架初步建立
二、全国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三、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展现状
四、文化创意活动日益丰富
第六节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市场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
三、政府支持引导方面的问题
第七节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五章中国创意产业园建设及运营管理分析
第一节 中国创意产业园运营现状分析
一、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历程
二、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规模
(一)2019年园区总数及其具体分布
(二)2018全国各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比较
三、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特点
四、中国创意产业园经营效益
第二节 创意产业园建设及运营关联群体分析
一、地方政府
二、地产开发商
三、行业协会
四、大学及科研机构
五、园区内企业
第三节 创意产业园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成本因素分析
四、环境因素分析
第四节 创意产业园建设规划及布局
一、创意产业园规划原则
(一)依托现有资源原则
(二)先进文化传播原则
(三)效益原则
(四)科学柔性管理原则
(五)创新原则
二、创意产业园规划模型
三、宏观层面的规划与布局
(一)区位选择
(二)发展目标
(三)产业定位
(四)功能定位
(五)发展规模
四、微观层面的规划与布局
(一)功能设置与布局
(二)创意环境的营造
(三)交通组织
(四)园区景观
第五节 创意产业园区运作机制分析
一、创意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析
(一)自发集聚模式
(二)政府主导模式
(三)地产开发商主导模式
(四)政府和开发商合作模式
(五)龙头企业行为模式
二、创意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分析
三、创意产业园区盈利模式分析
第六节 创意产业园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三、电子信息平台建设
四、展示交易平台建设
五、人力资源平台建设
六、政府服务平台建设
七、投资咨询平台
八、国际交流平台
第七节 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成功的关键要素
一、园区主导产业定位
二、市场需求预测
三、园区运作模式
四、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五、政府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六章中国创意产业园细分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产业型创意产业园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产业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特征分析
二、产业型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三、产业型创意产业园投资现状分析
四、产业型创意产业园投资风险分析
五、产业型创意产业园投资前景分析
第二节 艺术型创意产业园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艺术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特征分析
二、艺术型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三、艺术型创意产业园投资现状分析
四、艺术型创意产业园投资风险分析
五、艺术型创意产业园投资前景分析
第三节 休闲娱乐型创意产业园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休闲娱乐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特征分析
二、休闲娱乐型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三、休闲娱乐型创意产业园投资现状分析
四、休闲娱乐型创意产业园投资经营风险分析
五、休闲娱乐型创意产业园投资前景分析
第四节 混合型创意产业园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混合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特征分析
二、混合型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三、混合型创意产业园投资现状分析
四、混合型创意产业园投资前景分析
第五节 地方特色创意产业园投资及运营分析
一、地方特色创意产业园发展特征分析
二、地方特色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三、地方特色创意产业园投资现状分析
第七章中国重点区域创意产业园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重点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特色及规划
一、首都创意产业集群
二、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
三、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
四、滇海创意产业集群
五、川陕创意产业集群
六、中部创意产业集群
七、不同文化地理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一)东北文化区
(二)燕赵文化区
(三)黄土高原文化区
(四)中原文化区
(五)齐鲁文化区
(六)淮河流域吴越文化区
(七)巴蜀文化区
(八)荆湘文化区
(九)鄱阳文化区
(十)闽台文化区
(十一)岭南文化区
(十二)云贵高原文化区
(十三)内蒙古文化区
(十四)北疆南疆文化区
(十五)青藏高原文化区
第二节 北京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北京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北京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北京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北京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三节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上海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影响
五、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路径
(一)模式特征
(二)发展趋势
(三)成功案例
(四)瓶颈问题
(五)国外经验
(六)发展路径
六、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七、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四节 天津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天津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天津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天津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天津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五节 杭州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杭州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杭州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杭州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杭州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六节 南京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南京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南京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南京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南京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七节 深圳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深圳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深圳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深圳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深圳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八节 广州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广州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广州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广州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广州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九节 昆明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机会分析
一、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昆明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昆明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昆明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昆明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十节 青岛创意产业园投资机会分析
一、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青岛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青岛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青岛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青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十一节 重庆创意产业园投资机会分析
一、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重庆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重庆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重庆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重庆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十二节 成都创意产业园投资机会分析
一、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成都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成都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成都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成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十三节 西安创意产业园投资机会分析
一、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西安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西安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西安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西安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十四节 长沙创意产业园投资机会分析
一、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长沙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布局
三、长沙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分析
四、长沙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五、长沙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第八章中国典型创意产业园运营管理分析
第一节 北京798艺术区
一、北京798艺术区的基本概况
二、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定位
三、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模式
四、北京798艺术区的辐射能力
五、北京798艺术区的优惠政策
六、北京798艺术区的平台服务
七、北京798艺术区的入驻企业
八、北京798艺术区的核心优势
第二节 上海M50创意园
一、上海M50创意园的基本概况
二、上海M50创意园的发展定位
三、上海M50创意园的发展模式
四、上海M50创意园的辐射能力
五、上海M50创意园管理机制与运作方式
六、上海M50创意园的平台服务
七、上海M50创意园的入驻企业
八、上海M50创意园的核心优势
第三节 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
一、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二、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四、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辐射能力
五、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平台服务
六、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七、北京尚8创意产业园的核心优势
第四节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一、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基本概况
二、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发展定位
三、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发展模式
四、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辐射能力
五、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平台服务
六、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入驻企业
七、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核心优势
第五节 青岛创意100产业园
一、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基本概况
二、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四、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辐射能力
五、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优惠政策
六、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平台服务
七、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入驻企业
八、青岛创意100产业园的核心优势
第九章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第一节 创意产业园建设及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定位不明确
二、园区管理不完善
三、园区建设模式雷同
四、中小企业生存难
五、园区商业比例过高
六、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不明显
七、园区创意人才缺乏
八、园区服务平台不完善
第二节 创意产业园建设及运营对策建议
一、正确选择园区产业导向
二、构筑园区内完整的产业链
三、加强园区的运营管理
四、明确政府职责,加强扶持与监督力度
五、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
六、商业配比适宜园区发展需求
七、加强园区内中介机构的作用
八、加强高端创意人才的培育
九、完全园区服务平台
第三节 创意产业园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一、创意产业园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二、创意产业园发展趋势预测
三、创意产业园发展前景预测
第十章创意产业园区投资价值分析
第一节 文化产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文化产业园区的投资模式分析
第三节 文化产业园区的投资开发运营方式
第十一章中国创意产业园区投融资与招商分析
第一节 创意产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分析
一、创意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创意产业园区服务环境能力
(二)创意产业园区经济效益创造力
(三)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创新能力
(四)创意产业园区社会影响力
二、创意产业园区的SWOT分析
(一)创意产业园区优势分析
(二)创意产业园区劣势分析
(三)创意产业园区机会分析
(四)创意产业园区威胁分析
第二节 创意产业园投资分析
一、创意产业园投资特征分析
二、创意产业园投资风险提示
(一)市场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政策风险
(四)人才技术风险
(五)功能定位风险
(六)招商引资风险
(七)土地产权风险
(八)融资风险
三、创意产业园投资现状及展望
第三节 创意产业园融资分析
一、创意产业投融资的特点
二、创意产业集群与投融资服务的关系
三、创意产业园融资需求分析
四、创意产业园融资模式分析
五、创意产业园融资存在的问题
六、创意产业园融资方式建议
拔打普华有策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01089218002,24小时值班热线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张老师:18610339331
点击“在线订购”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发送邮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们的客服人员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您可直接下载“订购协议”,或电话、微信致电我公司工作人员,由我公司工作人员以邮件或微信给您“订购协议”;扫描件或快递原件盖章版
户名: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复兴路支行
账号: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户订购普华有策产品,公司都将出具全额的正规增值税发票。发票我们将以快递形式及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