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撬动千亿产业:生物制造迎来“非粮”革命
1、生物制造业基本情况
生物制造业是以生物质资源(如秸秆、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环保型化工产品的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木糖、L-阿拉伯糖和表面活性剂等。通过提纯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成分,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精炼技术,并推动了生物质化工和合成树脂产业链一体化。
木糖主要通过无机酸水解农业废料制得。玉米芯因其高半纤维素含量,是理想的木糖生产原料。全球木糖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日本和美国推广。中国自60年代末建立了木糖醇生产线,现已成为木糖消费大国,2024年消费量达9.66万吨。
2、生物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政策驱动和消费拉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功能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行业正进入快速成长期,但从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内消费需求来看,市场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据出来。随着人民生活逐渐由温饱型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变,木糖需求将不断增长。
生物制造业,作为生物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领域,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制药、农业、环保和能源等领域。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业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生物制造业的未来将朝着高效、绿色、智能、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还为更具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生物制造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行业内的创新和合作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3、“十五五”规划即AI技术对行业的影响
(1)行业“十五五”规划影响 “十五五”时期,我国生物制造行业将迎来战略机遇期。政策层面将重点支持以玉米芯等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绿色制造路径,推动产业链向高效、低碳、高值化方向升级。行业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善从原料处理到产品合成的技术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布局,促进生物基材料、功能糖等细分领域规模化发展。同时,国家将鼓励跨区域协同和产业集群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与制造业绿色转型。
(2)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行业的应用 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生物制造行业,推动其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AI技术广泛应用于菌种设计、发酵过程优化、产物分离纯化等环节,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与生产稳定性。通过机器学习预测反应路径、优化工艺参数,企业可实现节能降耗与产品质量提升。此外,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助力原料采购、生产调度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匹配。未来,随着AI与合成生物学、大数据进一步融合,生物制造行业将加速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智能化变革。
4、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2)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
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添加剂公司-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公司的子公司。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公司是食品添加剂、食糖与甜味剂的生产科研与销售一体化的跨国集团公司,总部设在丹麦,生产和业务遍布五大洲,年销售额约30亿美元。其产品包括乳化剂、复配乳化稳定剂(已在中国生产)、亲水胶体、香精(2002年起开始在中国生产)、焙烤食品用酶、乳品用菌种、食品防腐剂、水溶性膳食纤维、抗氧化剂、饲料酶和甜味剂等。2004年在河南安阳市设立子公司主要生产木糖、木糖醇。
(2)山东福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福田科技以玉米芯等“非粮物质”为原料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生产木糖醇、L-阿拉伯糖、其他稀有糖、多元醇及清洁能源等产品,同时兼顾麦芽糖醇等淀粉糖醇类产品。山东福田科技集团于1993年建立木糖醇厂,主要生产木糖、木糖醇等多元醇产品,是较早生产木糖醇的厂家,在山东禹城、菏泽、河北永清设有工厂,木糖醇产能约4万吨,产量约2万吨。
(3)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果葡萄糖浆等多种功能性糖醇、淀粉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2024年度,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
5、生物制造行业壁垒
行业壁垒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生物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