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将成为危废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24-07-16 20:12:41

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将成为危废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1、危废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发展萌芽于20 世纪80 年代,经过30 余年不断发展已经迎来全面发展时期。

2-240G6201442956.jpg

图表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2、危废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近年来,经济和工业增长直接带动危废产量逐年增加,在需求端压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危废处置行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工业危险废物产量排名前五的地区依次为山东、内蒙古、江苏、浙江和广东,占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37.60%。

随着对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需求的持续增长,全国危险废物持证单位核准能力和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快速提升,近几年保持持续增长。国内危废行业总体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系行业中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处理资质单一,运营能力较弱,难以处理复杂的危险废物,导致利用率水平较低。

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工业发展带动危废行业发展

从历史看来,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长期历程。我国的环境问题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70 年代类似,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给资源和环境都带来了巨大压力,转型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政府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2)高端科技发展推动危废行业升级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和“卡脖子”难题的出现,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国内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强。与高端科技领域相关的危险废物将同步呈现上升势头。一方面,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废液等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将进一步推动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与高端科技领域相关的危险废物的成分也更加复杂,对危废处理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龙头企业将提升市场集中度

随着危废行业的高速发展,行业内公司数量持续扩张,但处理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企业技术、资金、研发能力弱,处理资质和覆盖区域单一,呈现出显著的“散、小、弱”及单一化的特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因此行业处于价格、产能竞争的初级竞争阶段。未来随着我国危废处理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化发展,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研发、处理模式、人才储备和处理规模等全方位的优势,完善全国布局,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4)无害化处置能力强的企业将提高市场占有率

由于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废物种类更加复杂,与资源化利用相比,无害化处置方式的技术更加成熟,可以做到长期稳定运行,相对资源化利用存在一定优势。受前端工业企业的影响,危险废物产量不断上升,无害化处置的需求也更加旺盛。目前无害化处置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特别是仅具备危险废物收集资质的企业数量较多,竞争较为激烈。但是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多种危废品种处理能力,具备大规模危废处理产能,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适应市场竞争状况,提高处置质量,降低处置成本,维持自身盈利能力。

随着上游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产废单位的科技水平不断加强,危险废物的种类划分将处于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资源化利用技术需要随着上游危险废物种类和特征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开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危废处置能力、处置规模及库容规模较大的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5)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将成为危废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对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主要以焚烧、填埋等传统方式实现危险废弃物的减量和环境隔离,达到减少或者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目的。其中,填埋处置方式仅对危险废物与环境进行隔离,其危害并未实质解决,处置不善容易对土地和水源造成二次污染;焚烧处置方式的残渣中依旧存在如铜、锡、锌、铅等有害金属成分,对环境依旧存在危险隐患。综合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可以通过资源化的方式将铜、锡、锌、铅等有价值元素回收再利用,再通过焚烧、湿法、火法等工艺将其处置,处置后残渣进一步进行回收再利用,最后以填埋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置,将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三重共赢。因此,资源循环再利用模式将成为危废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4、行业壁垒

2-240G620145V91.jpg

图表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5、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在危险废物处理领域,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及潜在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1)东江环保

主要从事废物管理和环境服务的高科技环保企业。2023 年末,东江环保具备44 类危险废物经营资质,资质许可总量超过270 万吨/年,其中资源化110 万吨/年,无害化160 万吨/年。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23 年12 月31日,东江环保拥有授权专利共690 项。

(2)丛麟科技

主要从事危废无害化处置和危废资源化利用两大业务,致力于危废处理的资源循环利用。丛麟环保在可处理32 大类危险废物,可资源化利用25 大类危险废物,已核准规模为23 万吨/年及18 万只桶/年。丛麟环保依托子公司上海天汉服务上海区域企业并逐步向全国拓展,目前已布局江苏、山东、山西等区域。在技术创新方面,丛麟环保共获得专利152 项,其中发明专利17 项,实用新型专利102 项。

(3)华新环保

主营业务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处置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废弃物拆解产物、报废机动车拆解产物和废旧电子设备回收再利用产品;主要服务为危险废物的处置服务。华新环保分别在北京、内蒙古和云南建有三座电子废弃物拆解基地。在危险废物处置领域,华新环保已取得收集、贮存、处置 36 大类危险废物的综合经营许可证。

(4)超越科技

主要生产的产品为部分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产品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是专业性处理固体废物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型环保企业。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超越科技具备42 类危险废物经营资质,核定处置规模达24.98 万吨/年,处理能力和经营范围较安徽省内其他同行业公司具有一定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超越科技共有专利权66 项。超越科技已经形成了“回转窑焚烧处置技术”“危险废物固化填埋技术”等合计5 项核心技术,运用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危险废物填埋、电子废物拆解和危险废物利用业务。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危废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