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矿山行业重点企业及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市场规模、发展前景
智能矿山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它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最终能融合打通各部门各类型的数据,汇集在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上,实现海量多源数据的规模化实时处理,针对不同业务需求,选择不同数据模型,提供数据分析成果,形成服务于全矿的人工智能中枢,为进行科学有效的矿山管理提供决策辅助。
智能矿山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方向性纲领的颁布,我国煤矿行业智能化、信息化趋势将会成为煤炭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也为智能矿山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下游基础;《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行业标准性文件的出台,预示着智能矿山正迈向专业化、标准化的体系迈进。目前国内智能矿山信息系统的市场竞争已较为充分。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1、智能矿山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智能矿山建设起步较晚,目前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国家矿山安监局最新公布数据,目前全国煤矿已建成可实现少人化开采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687 个,距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所提出的“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产业发展目标仍相差一段距离,在未来,煤矿的智能信息化建设仍将是亟待推进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智能矿山行业前景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1 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截至 2021 年底,排除产能过低和已经整改关停的煤矿后,全国煤矿数量近 4,500 座,依照不同产能等级进行改造金额测算后,智慧矿山整体市场规模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发展前景广阔。
供给端方面,在煤矿数量不断下降和矿企之间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智能矿山将通过短时间内扩大生产速度、规模和安全性,满足企业对产量的迫切需求。根据《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中国煤矿将于 2030 年实现智能化开采,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水平达到 95%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80%以上。在需求与供给的双重驱动下,智慧矿山未来的市场规模广阔。
3、智能矿山行业发展趋势
在未来,智能矿山行业将会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标准,并据此打造更深层次的行业规划。一方面统一的技术纲要、管理准则、技术标准等能保证相应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与数据的标准化,能够更好的引领智能矿山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统一的行业标准能加强不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提升产品的兼容性,能让企业更有机的去整合系统,更方便的维护和优化,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成套化解决方案。
目前,自动化技术和工业物联网技术已在智能矿山领域得到深度的融合应用,已经初步实现了矿山井下设备和系统的集群管理和全面的联动控制,有效提升了矿山的安全、高效、无人化指标。在未来的煤矿的智能化建设中,会进一步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应用,综合高效利用和共享所有的计算、存储、网络通信等资源,建设矿区私有云,而且可以对矿山的运行状态、业务流程、生产效率、管理调度、应急救援等相关数据进行融合,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所有矿山资源的综合管理、高效利用、统一调度,打造矿山运营的智慧中枢,为矿山的管理提供智能决策辅助。
4、 行业壁垒
(1)准入门槛
智能矿山信息系统对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出于对该行业特殊的工作环境的考虑,采取了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因此许多强制性资质认证也成为了新企业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矿用产品大多需要取得 3C 认证、防爆合格证和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后方可生产、销售,所以企业需要在前期花费较多的资金和时间完成产品开发、认证等相关工作。
(2)技术门槛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电磁干扰大,电网稳定性差,因此产品需更加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所以对产品的制造技术及制造工艺有很高的要求。同时,智能矿山行业是一个集机械、电子、电气、自动化、物联网、5G 通信等多个技术领域的复合型高新技术行业,其研发、生产所需技术含量较高。随着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智能矿山开始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矿山信息系统的供应商需要一批能够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相关专业技术,还需要对产品的复杂应用环境及多样应用场景拥有深刻理解的团队。随着下游的成长性需求逐渐加大,综合型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一些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吸引和培养出一批具备成熟技术开发实力并拥有深厚行业实践经验储备的技术队伍。
(3)品牌门槛
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对于煤矿生产中人员财产安全来说极为重要,因此下游客户对供应商的选择非常慎重。出于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考虑,即使在产品价格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处于行业下游的客户也更倾向于选择业内具有较好品牌声誉的行业龙头企业。对于新进入者而言,短时间内培育品牌价值的压力较大,突破市场已有品牌门槛具有较高的难度。
(4)资金门槛
首先,本行业对生产、检测设备、厂房等生产要素的要求较高,同时新产品的推出也需要较多的样机试验调试才具备生产销售条件,若无雄厚资金支持,新进入企业难以承担较长时间的无回报投入;其次,行业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大中型煤矿生产企业,虽然其违约可能性较低,但普遍具有资金结算周期较长、回款速度较慢的特点,因此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行业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偏低,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新进入企业面临一定的资金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智能矿山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