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行业发展概况、发展机遇、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22-09-21 11:23:31

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行业发展概况、发展机遇、发展趋势

1、市场概况

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金属和过渡族金属形成的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经磁场充磁后制得的一种磁性材料,是对相关产品性能、效率提升较为明显的重要基础材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用量较大,目前已成为稀土新材料中最大的消费领域。

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达到21.94万吨,同比增长 16.64%,其中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达到 20.71 万吨,同比增长16.02%。而随着国内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行业需求的旺盛,稀土永磁行业未来需求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稀土永磁材料经过三十多年研究、开发和应用,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促进了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向小型化、集成化发展,已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设备、能源交通等众多领域。

2-2209211125544I.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行业面临的机遇、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1)面临的机遇

①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稀土永磁材料属于国家重点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受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2016 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454 号)指出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应推动其在在多领域的应用。2017 年,发改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新材料产业中的稀土功能材料(其中包含高性能稀土(永)磁性材料及其制品)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 年,工信部、发改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持续加强稀土行业秩序整顿的通知》,鼓励发展稀土深加工应用产业,推动稀土新材料供应商先期介入下游用户产品研发,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上述政策的出台有利于稀土永磁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②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稀土永磁材料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磁性强、稳定性高的特性,是稀土下游使用占比最高的应用领域,被广泛用于汽车、消费电子、家电、风电、传感、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其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 年至 2021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48.79 万亿元增长至 114.37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89%;人均 GDP 也从 2011 年的36,277 元提高至 2021 年的 80,976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36%。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拉动了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下游需求端领域的不断增长,从而为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③“碳中和”的快速推进

2020年,我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 年我国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此外,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也各自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

未来随着“碳中和”的快速推进,各国加大投资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并大力推动绿色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节能家电、风力发电等节能环保产业将快速发展,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将增加,有利于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的发展。

④下游行业集中度提高

(2)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①“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行业发展空间提升。

2020年,我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 年我国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风力发电、节能电机等低碳经济领域均是稀土永磁材料下游应用领域,2019 年,发改委和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业化、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制造、风力发电装备制造、节能电机制造等稀土永磁材料应用领域列入目录,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出台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措施,着力壮大相关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在上述领域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行业发展空间提升。

②下游产品需求更加多元化

在消费电子领域,品牌厂商为了满足下游消费者的需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VR/AR 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品市场规模也快速扩张,对永磁材料应用器件的需求亦呈多元化趋势。

在其他领域,如新能源汽车领域、节能家电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拓展,新功能、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对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的需求也将更加多元化。

③下游需求促进行业技术、工艺不断进步

稀土永磁材料器件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如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风力发电、工业电机等均处于高速发展期,且随着科技进步,如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也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提高,且对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质量及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行业技术、工艺进步的方向如下:

a、提高产品性能

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商为了满足下游不断提高的要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行业技术、工艺不断进步。钕铁硼磁性材料的最大磁能积、内禀矫顽力、剩磁等关键性能指标不断实现突破。部分厂商单类产品中最高内禀矫顽力与最大磁能积数值之和已超过 80,提高了材料性能的上限。

b、提升产品质量

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商为了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一致性、可靠性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不断升级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研究、运用新的工艺,如晶粒细化技术,能使晶粒更加均匀、细小,有利于铸造及随后的塑性加工。通过设备和工艺的升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c、降低产品成本

部分厂商在生产工艺上实现突破,晶界调控、晶界扩散等技术不断完善,能有效降低重稀土使用量。此外,促进高丰度、低成本稀土元素(如镧、铈)在稀土永磁材料中的应用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2)面临的挑战

①稀土金属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可能导致下游厂商寻求替代材料

钕铁硼永磁材料虽然性能优异,但成本较高,尤其 2021 年以来,稀土金属市场受上下游供需缺口影响,包括镨钕金属在内的主流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对下游厂商造成了较大的成本压力。若镨钕、镝、铽等金属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下游厂商可能寻求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在部分对磁性材料性能要求较低的应用领域可能被价格更加低廉的铁氧体永磁材料、钐钴永磁材料或铈铁硼永磁材料取代,导致行业总需求下降。

②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利于行业发展

虽然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但部分生产环节仍需要使用大量人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若未来我国人均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人工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压缩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企业的利润空间。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