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锥形束CT产业链及细分市场发展有利因素市场格局
发布日期:2022-08-06 16:49:55

锥形束CT产业链及细分市场发展有利因素市场格局

1、锥形束CT产业链结构分析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器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影像设备是指为实现诊断或治疗引导的目的,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的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

锥形束CT行业是医疗影像设备行业的重要分支,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 X射线发生器、平板探测器等硬件生产商以及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等软件供应商,中游是专业化的锥形束CT 生产商,下游主要为医疗机构。

锥形束CT产业链结构图

2-220P61A105212.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锥形束CT 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 X 射线发生器、平板探测器、机械零部件、电子零部件、计算机等硬件供应商以及提供各类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存储服务的软件供应商。

锥形束CT 产业链的中游为锥形束CT 设备生产商,主要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开发、软件开发、工艺设计及设备生产等工作,通过外采解决核心硬件的供应。由于上游核心器件的采购来源差异较小,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软件设计以及锥形束CT 重建算法、图像处理算法等技术是不同厂商设备差异的主要来源,也是厂商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锥形束CT 产业链的下游为医疗机构。由于锥形束CT 的出色成像性能,设备可以应用于口腔、耳鼻喉、骨科等需要对细微解剖结构进行影像检查的领域。

2、锥形束CT 的主要细分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空间分析预测

目前医用锥形束CT 主要应用于口腔诊疗、放疗等领域,预计未来在耳鼻喉、骨科等专科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1)口腔诊疗领域的应用及市场规模

从应用场景来看,锥形束CT 设备在口腔诊疗领域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已经逐步成为口腔诊疗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随着国产锥形束CT 设备厂商的崛起,国产设备性能不逊于进口设备,并且具有更好的本地化服务,性价比突出,民营口腔门诊开始逐步采购国产锥形束CT 设备置换传统影像设备。同时随着我国口腔医疗诊疗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民营口腔门诊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过去几年民营口腔门诊成为了国产锥形束CT 设备的主要采购群体。而口腔专科医院及综合型医院对国产设备的认可度也日益提升,近年来其设备采购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

我国口腔锥形束CT 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良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稳步增长,结合目前国内口腔锥形束CT 渗透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未来国内口腔锥形束 CT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2025 年国内口腔锥形束 CT市场规模将突破55亿元,较目前仍有一倍以上增长空间,国内口腔锥形束CT 未来预期市场潜在空间广阔。

2)在放疗、耳鼻喉诊疗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及市场规模

锥形束CT 在对高密度组织或器官的影像检查方面具有成像佳、辐射剂量低、成本低的优势,除口腔诊疗领域之外,在精准放疗领域也有所应用。通过锥形束CT 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扫描,形成病灶区域的三维重建图像,从而判断患者肿瘤三维方向上的位置误差数值,进一步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此外,近年来国内外机构逐步开始了在耳鼻喉、骨科等领域应用的研究,目前市场上专业的耳鼻喉数字化影像诊断设备尚未普及,医院还普遍采用通用型螺旋 CT 进行耳鼻喉的影像检查。锥形束CT 由于其高精度分辨能力,可对耳鼻喉细微解剖结构进行清晰成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耳鼻喉锥形束CT 能够帮助医师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提高术前方案合理性、术中操作以及术后复查准确性,对于科室医疗水平(尤其是耳科)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未来市场中耳鼻喉锥形束CT 保有量有望达到 2 万台以上,如果考虑分级诊疗带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释放,预计未来耳鼻喉锥形束CT 整体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锥形束CT 市场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目前锥形束CT 设备广泛应用于口腔诊疗领域,在耳鼻喉等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锥形束CT 市场的发展短期内主要来源于口腔诊疗领域的需求增长,在耳鼻喉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则主要影响中长期的市场发展。

1)口腔锥形束CT 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A、我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

由于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精加工含糖食品以及含糖饮料摄入量增加,龋病以及其他牙病的发生风险有所提高,我国居民口腔健康仍存在很多问题。

B、居民健康意识增加、医疗消费观念改善

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逐步消除,预计未来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我国口腔医疗消费意识也在提升。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调查中 84.9%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因预防口腔疾病和咨询检查就诊的比例分别为 40%43.2%。居民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上述数据均说明我国口腔医疗消费意识在提升。

C、我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少但增速快

中国口腔行业以高于 GDP 增速 50%-10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是全球口腔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尽管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快速增长,但口腔专科医院的比例较低,且口腔医疗机构总体数量相较于发达国家人均配备水平仍处于较低位置。同时随着居民口腔诊疗需求的增加,我国医疗机构对于口腔影像设备具有较强的采购需求,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D、我国口腔诊疗机构设备配备比例较低,对影像设备需求较高

对于基数更大的小型医院、民营诊所等基层口腔医疗机构,由于其自身规模限制,口腔 CBCT 设备配备比例仍相对较低。提升业务规模,因此口腔医疗机构对于口腔 CBCT 设备的采购需求较高。其中,多功能口腔 CBCT 因其能够有效降低屏蔽间的成本,广受基层口腔医疗机构欢迎。

2)耳鼻喉锥形束CT 市场发展的驱动因素

A、耳科疾病发病率较高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听力残疾人总数已达 2,780 万人,约占人口总数 2%,单纯听力残疾人数达 2,004 万人。眩晕和耳鸣的人群发病率同样较高。根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耳鸣在成年人群中患病率达 10%~17%,耳鸣在儿童的患病率也高达 3~10%

B、耳鼻喉专用锥形束CT 在耳科疾病诊断中优势明显

超高分辨率耳科专用锥形束CT 成像设备,对中耳畸形、内耳畸形、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听力下降类疾病和前庭性眩晕、血管性耳鸣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医学临床可用于颞骨区域检查的通用型螺旋 CT 和口腔锥形束CT 对颞骨精细解剖结构成像都难以达到临床期望的精度要求。通用型螺旋 CT 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为 1.0~1.5 lp/mm;口腔锥形束CT 空间分辨率一般为 1.5~2.0 lp/mm,都不能清晰显示和准确测量上述重要解剖结构。朗视仪器研发的耳鼻喉双源锥形束CT 设备则达到了 3.0 lp/mm 的空间分辨率水平,填补了颞骨区域高分辨率成像设备的空白。

3)锥形束CT 设备在其他领域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随着锥形束CT 技术的不断提升,成像范围不断扩大、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不断提高,高精度的 CBCT 设备将在骨科等其他科室有更多应用潜力,设备应用价值有较大拓展空间。

综合上述驱动因素,随着患者诊疗需求的释放以及各类医疗机构的扩张和升级,供需两端将推动 CBCT 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容,医疗机构对于 CBCT设备的采购将会稳定持续增长。

4、国内外口腔锥形束CT 的市场格局

2012 年后,以朗视仪器、美亚光电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相继推出国产设备,打破了外资品牌对国内口腔 CBCT 行业的垄断,逐步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海外锥形束CT 市场仍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据,该类国外品牌在进入锥形束CT 市场之前大多具有口腔医疗或者医学影像等业务基础,往往通过事业部拓展、并购等方式开展自身锥形束CT 业务。相较国产品牌,其锥形束CT 业务开展时间早、品牌知名度高,在海外具有广阔的销售渠道以及坚实的用户基础。目前海外市场主要的外资口腔医疗设备品牌包括卡瓦(德国)、森田(日本)、怡友医疗(韩国)、NewTom(意大利)等。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中国锥形束CT行业投资前景咨询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