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军事模拟训练行业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技术展望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22-07-22 14:33:10

军事模拟训练行业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技术展望发展趋势

1、模拟训练产业发展历史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之前,军事训练主要采取动作训练、机械训练、实战演训等方式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军事训练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

A、训练效益较低,组织训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保障,整体训练效益较难提升;B、组训方法手段较为单一,除实战实弹训练外,其他训练内容量化程度不高,对抗性不强,无法模拟真实环境;C、训练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组训者无法掌握训练数据,无法通过数据总结并提升。该类问题一直限制着军事训练的高质量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开始追随国际通用军事训练方式培育国产军事模拟训练产业发展。发展初期我国不仅缺乏高水平的模拟训练技术开发人员、实战模拟产品研制人员、复杂模拟系统设计集成人员,同时作战部队更缺乏采用模拟训练设备、环境来代替实战训练的意愿。“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国军用模拟技术的发展,相关需求逐年增加。同时,国家现行政策鼓励加大民用技术转化与融合,行业内企业在政策指引下,逐步拓宽模拟训练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向,模拟训练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模拟训练产品已覆盖战略、战区/战役、战术/任务、交战/层级,涉及各军兵种及联合作战、武器操作等的新一代主要军事训练技术。并且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模拟训练思维与产品的应用面将不断扩大。

2、模拟训练产业现状

总体来看,当前模拟训练技术与手段正在向“复杂化、精细化、交互式方向”发展。根据需求与运营环境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仿真模拟、半实物模拟、AR 模拟三种形态。

(1)仿真模拟

仿真模拟是针对客户需求,以军事仿真系统的软件为基础所开发的虚拟现实和数据应用系统。该类系统通过构设虚拟战场空间,模拟对抗双方兵力和作战行为,在近似真实的数字环境中,研究战争、预知战争、培训作战人员与装备。客户定制化程度较高、产品软件占比较高是仿真模拟的突出特点。

(2)半实物模拟

半实物模拟,系供应商根据其自身优势与特色,在既定产品或技术路径上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升级优化,综合运用兵棋系统、模拟训练系统、模拟器材,支撑司令官、指挥参谋人员和一线作战人员开展模拟训练,有效提高训练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像打仗那样训练”。

(3)AR 模拟

AR 模拟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融合,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还原训练/战场环境,让作训部队的日常训练近似实战环境,增强战备人员对战场环境的适应感知能力,提高作训性能。

除产品层面的细化发展外,技术层面也不断进步。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复杂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综合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建模、智能系统建模、网络化建模、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等方面。这些技术不仅吸纳了新兴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传统的模拟训练理论、方法与平台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领了相关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对模拟训练产业的继承、发展、创新、跨越产生重大影响。

3、行业未来技术发展展望

2-220H2143339463.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1)训练系统要素集成化

目前模拟训练行业市场较为分散,参与厂商众多,各厂商主要针对自身细分专业擅长的训练要素开发各自的模拟训练系统,但这些模拟训练系统往往只涵盖了作战过程的其中若干要素、环节,而真实的作战过程涵盖作战任务、通信、指挥、控制、电子对抗、情侦、防化、火力打击、部/分队移动等诸多要素,每一要素又涵盖诸多细分领域,未来的模拟训练系统需针对作战过程全要素进行综合有机集成,既能进行全要素、全过程的训练,又能进行特定环节或要素的训练。

(2)训练系统接口标准化

由于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各厂商的模拟训练系统往往只能接入自身的训练设备、训练软件,各厂商需要互联互通时面临极大困难及调试成本,用户使用效果欠佳,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训练系统接口标准化必将出现,各训练要素内部设备、软件势必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各要素集成时接口标准也将趋于一致。

(3)训练装备模块标准化

针对实物类模拟训练设备,目前模拟训练系统厂家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最终的训练设备性能、指标、物理接口信号形态差异较大,造成集成、互联困难,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不但实物训练设备外部接口标准化,而且实物内部模块也将实现标准化,所有的实物训练设备均有统一的标准化模块组合构建而成。

(4)训练系统平台通用化

随着训练装备模块标准化、训练系统接口标准化的推进,不仅解决了各厂商模拟训练系统集成、互联的困难,还解决了各要素集成面临的困难,即能形成通用的训练系统平台,各厂商只需要专注于整个训练系统产业链的擅长环节,即能大大降低行业内成本,又能大大提升训练系统性能水平,提升我军军事训练水平,帮助提升我军战斗力。

(5)训练实施过程智能化

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和 VR/AR 技术,对训练场景、训练态势进行智能化模拟,能对训练结果进行智能化评估,为我军制定作战方案、制定训练规范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增强现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为部队构建一个可以充分训练的“模拟训练元宇宙”,不仅为训练者提供贴近实装的模拟设备,还能为训练者提供各种使用环境的全方位环境。

4、模拟训练产业发展趋势

在模拟训练领域,美军的发展方式在全球较为领先。主要包括装备训练模拟、业务训练模拟和指挥训练模拟,具体体现在:A、研制开发各类训练模拟器和系统,如飞行训练模拟器、炮兵模拟训练系统等,通过虚拟作战环境和模拟作战流程让训练人员快速掌握宝贵的操作技巧和作战经验,逼真的视觉、听觉甚至运动感受还能使训练人员能获得真实的操作体验;B、有针对性地设计具体作战场景,高效、便捷地提高受训人员的业务素养;美军训练仿真系统大量采用了分布式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生成兵力技术。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军提出的高层体系结构 HLA,后者的核心是人类行为建模,通过使用计算机生成可自主行为的虚拟兵力,让受训人员指挥的作战实体数目大幅增加,并能够依据敌军的作战条令定制蓝方,从而有效提高了训练过程的对抗性。

训练模拟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个近似实战的联合训练环境。在模拟仿真系统建设与应用方面,美国陆军使用目标与威胁模拟、战术交战仿真系统、模拟器联网、构造仿真进行训练,海军使用模拟器、嵌入式仿真、兵棋推演进行训练,空军使用模拟器、分布式任务作战、实兵实装演习进行训练,海军陆战队使用模拟器、构造仿真进行训练,联合部队使用军兵种战役战术真实、虚拟、构造仿真集成联邦实现基于能力训练的转型。

总体来看,美军模拟训练所体现的实战、全谱、积累、创新、联合的特点,是目前模拟训练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军事模拟训练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由满足短期军事斗争准备和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所决定,同时兼顾国际军事模拟训练系统的发展特征,具体发展方向可分为:

A、模拟训练器研制及应用是构成军事模拟训练系统的基础,可以促进我军军事训练手段"模拟化"并提高训练效率和效益,尤其是未来为了满足军事模拟训练器列装的需要,模拟训练系统将朝着系列化、规范化、通用化及定型列装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没有模拟训练器就没有军事模拟系统;B、拟训练装备嵌入武器操作运行系统并辅助实际作战,使其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也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C、广泛研究和采用最先进的仿真技术,尤其是采用 DIS、HLA、VR、VP、CGF 等技术研制出与新型武器配套的多功能、全任务模拟训练器/系统以及多武器仿真平台,加速新型武器尽快形成战斗力;D、最近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表明,攻防对抗中干扰环境对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越来越成为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构建虚拟战场和复杂干扰环境(如,电、磁、光、热等干扰)背景下的模拟训练器/系统亦成为一种重要发展趋势。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军事模拟训练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