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连接器行业发展历程及特有经营模式技术水平特点机遇挑战
发布日期:2022-07-13 09:00:39

连接器行业发展历程及特有经营模式技术水平特点机遇挑战

1、连接器的发展历程

连接器产品发源于 1939 年美国战斗机制造技术,随着电视、电话等民生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发展,连接器迅速拓展到消费电子、汽车以及电脑等领域。中国连接器产业萌芽于 20 世纪 40 年代,改革开放前主要应用于军事、航空工业等领域,20 世纪 80 年代后逐步应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各地的连接器厂商逐步把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中国连接器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连接器市场。

目前,连接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囊括所有需要电信号、光信号传输和交互的场景,其中汽车、通信、计算机、工业、交通、军工等领域占比居前。

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连接器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品种规格丰富、专业方向细分、行业特征明显、标准体系规范、系列化及专业化的行业。

2-220G30Z3251A.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连接器是电子终端实现信号传递与交换的基本元件,不仅要能满足性能上的基本要求并与各种被连接元件匹配,还要满足不同领域客户对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尺寸和成本等各方面日益提高的要求,而连接器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组合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连接器产品大多需要与客户合作开发或依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并需要随着客户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不断设计开发新的产品,这对连接器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连接器作为电子元件,主要起到连接作用,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一方面,连接器一般处于两个元器件的交叉处,受到的冲击、摩擦会大于其他部分;另一方面,连接器在保护核心元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连接器具有较好的质量稳定性。

由于连接器产品很多属于定制件,连接器企业一般根据客户订单情况组织生产,属于订单驱动型。随着电子化和信息化的稳步推进,连接器也需要不断更新换代,这就要求连接器企业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尽快配合客户完成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交付及售后服务。

3、行业特性

连接器作为传递信号、交换信息的基本单元,电子信息领域的终端产品均需要使用,因此连接器下游几乎涵盖电子工业全领域,但不同领域因终端需求差异、单品信息化程度差异等,细分连接器市场规模有较大差别。

连接器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主要受下游不同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影响,但由于连接器下游应用分布较为广泛,周期性和季节性波动不显著。由于下游产业布局特点,目前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集中了连接器行业大部分厂商。

4、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通信设备、电脑、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应用的逐渐成熟推动了连接器相关技术的发展。小型化、高速化、智能化是连接未来发展的趋势,小型化要求的精密模具制造技术,高速化要求的信号完整性,大电流要求的可靠设计与制造工艺有力推动了连接器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全球连接器行业正处于以5G 及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创造性需求起点,这就要求连接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

由于下游产品和技术更新较快,连接器技术更新的速度也必须紧跟下游的节奏。在汽车领域,新车型层出不穷,对连接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通信领域、消费电子领域,更新换代频繁,高速化、微型化趋势显著。连接器厂商必须及时进行技术更新以满足客户需求。另外,连接器行业一般新产品毛利较高,一旦新产品步入成熟期,其竞争将加剧,毛利率将迅速下降。创新能力是连接器企业保持较强盈利能力的核心,这也导致全行业研发投入较高。

5、连接器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和工艺不断升级换代

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背景下,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大致以高速、高频、高电压、大电流、高密度、小型化、智能化等为主要方向。高速要求信号传输的时标速率达兆赫频段,脉冲时间达到亚毫秒,适用于大数据传输;高频是为适应毫米波技术发展,射频同轴连接器已进入毫米波工作频段,应用领域是通信设备、军工和航天航空等方面;高电压和大电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车辆及商用和民用蓄电池储能系统等;高密度要求在单位空间内更多信号传输通道,主要应用于通信设备;小型化要求端子中心间距更小,高度更低,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计算机及外设等 3C 产品领域;智能化要求连接器将不再只负责传输功能,除了确保信号传输,还要加上基础的智能判断和保护功能,判断输出的数值以维护电源的寿命。

此外,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连接器设计研发、模具开发、机械加工等将更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自动化设备,不断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

(2)国产连接器逐步替代进口

我国连接器行业起步较晚,市场集中度较低,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国生产的连接器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连接器占比较低,但高端需求增速较快。由于高端连接器专利都集中在国外厂商手中,加之国产连接器加工精度及品质稳定性等问题,高电流、高电压、高速传输、低间距等高端连接器仍以国外品牌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国外厂商的连接器专利逐步到期,我国连接器发展正处于制造到创造的过渡时期。

6、连接器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连接器属于“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是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连接器下游应用领域中的新能源汽车、5G 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军工等也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的领域。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未来重点发展高频高速、低损耗、小型化的光电连接器,围绕 5G 网络、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建设、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自动化设备、高端装备市场等重要行业,重点推进高速传输线缆及连接组件等电子元器件应用,连接器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产品工艺和技术创新发展

连接器应用范围广泛,品种规格繁多,常需根据客户产品的快速更新而持续升级,总体趋势以高速传输、高频、高压大电流、高密度、小型化、智能化为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下游行业的发展,下游行业对连接器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环境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连接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稳定性,而且对耐热性、密封性和环保性等要求也愈加严格,这都要求连接器企业具有较强的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能力,不断在产品工艺和技术上创新发展,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

7、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1)技术和人才壁垒

连接器综合了力学、机械、材料、电气、自动化等学科门类,属于多学科综合应用行业,需要企业具备多种专业技术人才。连接器应用范围广泛,品种规格繁多,常需根据客户产品的快速更新而不断研发出新产品,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能力,并拥有经验丰富的设计研发人员,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近年来,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连接器企业开始引进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设备,这也对企业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设计研发人员的培养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形成经验丰富技术团队,对拟进入连接器行业的企业构成了一定的技术和人才壁垒。

(2)客户认证壁垒

由于连接器质量对终端产品的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终端产品的大型制造商一般会要求对连接器生产企业进行必要的供应商认证,以稳定供货渠道及产品品质。供应商认证一般会对供应商的研发能力、设施设备、工艺流程、质量管理、历史业绩、经营状况等提出严格的要求,并经过资质评审、产品评审、商务评审、小批量试供货、批量供货等环节,才能正式成为其合格供应商,而完成全部认证所需时间较长,甚至需要一年以上。通过供应商认证的连接器生产企业将与客户建立较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客户也通常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连接器行业严格的供应商认证机制以及长期策略合作关系,对拟进入连接器行业的企业形成了较高的壁垒。

(3)规模和品牌壁垒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下游行业的发展,下游行业对连接器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环境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连接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稳定性,对连接器生产企业的产品品质、研发实力、价格水平、交货期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下游客户一般会选择规模大、知名度高、信誉良好、产品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商,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新进入企业由于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品牌知名度低,很难获得市场和客户认可。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连接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