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是我国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市场空间较大
1、化疗药物行业概况及分类
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是一种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杀死位于全身各处的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由于其广谱的抗癌性,化疗在多种癌症中治疗效果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辅助、新辅助治疗及晚期各线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化疗还经常与多种其他治疗方式联用,如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应用场景广泛。尽管化疗存在一定副作用及耐药性问题,但由于其完善的治疗方式、可期的治疗效果及广泛的适用人群,在肿瘤治疗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化疗药物作用于全身细胞。在研发过程中,既需要保证其对癌细胞杀伤,又要控制其对体内正常细胞的影响,因此其分子结构设计难度较大,多年来少有化疗创新分子上市。
化疗药物为广谱性抗肿瘤药物,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六类,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抑制细胞分裂,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
化疗药物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六类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其中,微管抑制剂类药物由于其优秀临床效果,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均为首选药物之一。如紫杉醇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晚期一线治疗中均为一级推荐;在晚期无驱动基因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级推荐;在胃癌的新辅助治疗、晚期一线治疗中均为一级推荐;在食管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晚期二线治疗中均为一级推荐。
2、化疗药物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化疗药物具有治疗方法成熟、临床疗效较为稳定、不良反应可控等优势。随着疾病基础研究和精准医学的发展,近年来涌现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肿瘤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在许多适应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应用仍面临诸多限制,如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表达特定靶点的癌症患者,免疫治疗适用患者人数有限。作为广谱性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临床使用非常广泛,在多种癌症中均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适用于许多癌症的早期新辅助、辅助治疗和晚期各线治疗,贯穿癌症治疗全过程,是许多癌症治疗方案的基础药物。同时,随着肿瘤耐药性的提升,靶向治疗的治疗效果会降低,大部分癌症病人最终均会使用到化疗药物。
随着癌症治疗的进展以及更多新型药物的研发问世,临床上通常使用多种类的药物联用来提高临床效果。而适应人群广、治疗效果可靠的广谱化疗药物不仅可以单药治疗,也是多种药物联合疗法的基础,如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2021 年中国化疗药物市场占中国肿瘤治疗市场约 57%,市场空间大,是中国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化疗药物为广谱抗癌分子,作用于全身细胞。在研发优化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对癌细胞杀伤,同时控制其对体内正常细胞的影响,因此其分子结构设计难度极大,多年来很少有化疗创新分子上市。
3、化疗药物新剂型开发
在药物制剂研发中,往往同种药物,剂型、辅料和制备工艺若有所不同,则其临床效果或毒副作用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剂型并设计合理的处方与工艺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生物利用度、减少副作用并提高患者依从性,是新药研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注射剂型是最传统的药物剂型之一,具有药物起效快,剂量控制准确,药效可靠,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化疗药物制剂多为注射剂,如紫杉醇、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尼莫司汀、伊立替康等。除了传统注射剂型外,白蛋白纳米制剂、胶束纳米制剂和脂质体纳米制剂等新剂型能够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增加临床使用的便利性。
口服剂型有着临床使用方便、无痛等优点,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例如口服卡培他滨在临床中展现出优秀的便捷性,相比注射剂其给药接受度高,适用于许多癌症的治疗,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剂型优化可以从多方面改变药物的性质,如改变药物作用性质、作用速度、降低毒副作用等。上述问题在化疗药物中尤其突出,因此化疗药物的多种不同剂型,不仅方便了化疗药物的临床使用,而且可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在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毒副作用。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抗肿瘤化疗药物行业细分市场专项调研分析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