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智能燃气表行业特性及产业链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挑战
发布日期:2022-07-03 14:11:16

智能燃气表行业特性及产业链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挑战

1、燃气表行业概况

燃气表是用来测量流经封闭满管道中燃气流量的一种专用流量计,广泛地应用于居民住宅和工商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燃气表可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2-220F3141623358.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燃气表最先叫煤气表,1833年詹姆斯·博格达斯发明了干式燃气计量表,现在的膜式燃气表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经经过了近20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我国燃气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卡式燃气表阶段、远传燃气表阶段、物联网燃气表阶段、超声波燃气表阶段。目前,常见的燃气表有IC卡式燃气表、有线远传智能燃气表、无线远传智能燃气表、物联网智能燃气表、超声波燃气表等。

燃气表的更新换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物联网的兴起,智能燃气表已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现如今智能燃气表的通讯方式主要为LoRa和NB-IoT。LoRa扩频表运营成本及能耗更低,不受移动基站信号影响,且由于通信频段为非授权频段,因此无需向移动运营商缴纳通信费,但一般需自建网络,适合集中化、规模化的应用场景;NB-IoT表集成了SIM卡,一表一卡通过基站等实现远距离传输,适合离散客户,但因使用移动运营商的网络,需向移动运营商缴纳通信费。考虑实际运用及不同场景需求,LoRa与NB-IoT表各具优势,未来长期一段时间将并存于智能燃气表。

2、行业特性

(1)行业的周期性

智能燃气表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景气程度、城镇化率、新增住宅面积、天然气消费量紧密相关。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存量住宅套数的逐年增加,天然气消费量及其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日益增长,智能燃气表需求量增加较快,行业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2)行业的区域性

智能燃气表已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得到推广应用,智能燃气表行业无明显的区域性,但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域。

(3)行业的季节性

智能燃气表下游行业主要为各大燃气运营商,因燃气运营商采购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季节性特征,根据其实际执行的采购安装进度,行业内企业大多呈现第一季度销量较低的特征。

3、智能燃气表行业产业链

智能燃气表行业上游主要系电子元器件、通信模组、印制电路板、电池等原材料供应商。智能燃气表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众多,属于充分竞争性行业,供应充足,不存在对某一特定供应商重大依赖的情况。

智能燃气表行业中游为燃气表制造商,包括基表制造商,如公司的供应商重庆前卫表业有限公司,以及智能燃气表制造商,如金卡智能、千嘉科技、威星智能、先锋电子等。

由于行业内基表的生产工艺已十分成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燃气表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朗,未来智能燃气表制造商的竞争着眼点更多在于智能燃气表电子模组及其配套系统的竞争。

智能燃气表行业下游为燃气运营商以及最终的居民用户及工商业用户。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2016修订),我国对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燃气运营商须取得经营许可证。我国燃气运营商主要包括两类:(1)跨区域经营的燃气运营商,跨区域燃气运营商拥有的燃气专营权不限于某一个区域,其中较大的有“五大燃气集团”(业内简称),包括昆仑能源、中国燃气、华润燃气、新奥能源、港华能源;(2)拥有地方燃气专营权的地方燃气公司,地方燃气运营商拥有的燃气专营权仅限于某一个特定区域,如华油集团、成都燃气、深圳燃气、重庆燃气、贵州燃气。

4、行业的发展趋势

(1)智能燃气表的市场规模预期将进一步提升

智能燃气表是传统燃气公用事业向现代燃气公用服务业转变的物质基础。相比传统燃气表,智能燃气表一方面大大地节约了燃气运营商的人工成本和运行管理成本,提升了燃气运营商经营管理的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另一方面,用户可实现安全、公平和智慧用气,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基于智能燃气表的上述优势,叠加我国关于物联网、智慧城市、阶梯气价等方面政策的推行,近年来,我国智能燃气表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15年的58.1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10.50亿元,增长52.4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7.43%。未来,随着物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燃气表的市场规模预期将进一步提升。

(2)信息化服务能力日益重要,已成为燃气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伴随着物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燃气表的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用户对燃气行业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燃气行业的运营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传统客户服务模式与逐渐普及的用户数字化体验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燃气运营商进行信息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已势在必行。

为迎合燃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行业内的燃气表企业也纷纷开始依托智能燃气表、燃气运营软件等软硬件系统,推出适用于各类应用场景的智慧燃气运营平台,促进燃气行业在数据安全、交易公平、智慧管理等方面持续升级。

(3)超声波燃气表成为未来燃气表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超声波燃气表作为燃气表计量的新时代高新技术代表,超声波燃气表运用更高精度的技术——超声波作为测量载体。超声波计量采用的是时差法计量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对超声波换能器相向交替(或同时)收发超声波,通过观测超声波在介质中的顺流和逆流传播时间差来间接测量流体的流速,再通过流速来计算流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近年来,超声波燃气表因其宽量程、高精度、体积小、质量轻、重复性好、压损小、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无机械部件不受机械磨损影响,产品的可靠性较高的优点,成为未来燃气表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公司一直注重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前沿研究和产业化落地,得益于良好的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公司已取得超声波计量技术相关的6项发明专利,并已成功实现超声波燃气表的规模生产和批量销售。公司是国内率先实现超声波技术规模化应用于智能燃气表的企业之一,公司2019年度超声波燃气表的收入为10,111.49万元。

(4)城镇化率提升叠加存量燃气表的更新换代,智能燃气表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充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2月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城镇化率的提升将进一步增加对智能燃气表的需求。

燃气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事关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规程JJG577-2012《膜式燃气表》的规定,使用天然气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10年。2019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民用“三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2019年6月底前对在用的民用“三表”的产品信息、安装和使用时间、是否超期使用、轮换情况等方面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在用民用“三表”的详细情况,及时做好计量失准的计量器具的更换工作。存量燃气表的强制更换是燃气表市场的稳定需求。

综上,城镇化率提升叠加存量燃气表的更新换代,智能燃气表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充。

5、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的支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将“智能测控装备制造”之“供应用仪器仪表制造”纳入战略新兴产业;2020年4月,发改委发布的《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形势与政策建议》,提出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5G、NB-IoT等下一代网络技术不断演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促进市政设施智慧化,加速建立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体系;2021年3月,全国人大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智能燃气表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服务国家智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战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城镇化率的提升、住宅面积的增加为智能燃气表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城镇化率逐年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有了长足的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2月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城镇化率近年来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距离其他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根据东海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1年度,韩国的城镇化率为81.00%,美国的城镇化率为83.00%,日本的城镇化率更是高达92.00%,中国城镇化率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2)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度,全国商品住宅年销售面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出售商品住宅房屋的合同总面积)156,532.17万平方米,相比2020年度增长1.07%,再创历史新高,按照套均面积100.00平方米计算,仅2021年度商品住宅新增套数就达1,565.32万套。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新建商品住宅的陆续投入市场,将带动对燃气表需求的增加,为智能燃气表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天然气行业发展带动对燃气表的需求增加

1)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

2010年度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除2015年、2016年及2019年度等个别年份之外,消费量的增速均在9%以上。2021年度,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3,726.00亿立方米,相比去年增长12.70%,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天然气用气人数逐年增加

2020年度,我国天然气用气人数达41,301.60万人,比2010年增加24,280.38万人,增加142.65%,天然气用气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3)天然气管道长度逐年增长

天然气管道里程是制约天然气消费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天然气干线管道建设,国内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气源孤岛基本消除,主干管网已覆盖除西藏外全部省份。2020年度,我国天然气管道长度达850,552公里,相比2019年度增长82,606公里,增长10.76%。

4)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

天然气作为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在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位置日益重要。2020年度,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8.40%,相比2010年度提高4.4个百分点,但与伊朗的69.7%,俄罗斯的52.3%,及美国的34.1%仍有较大差距,甚至还不如世界平均水平的24.7%,我国的天然气消费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供应充足、成本低廉,是我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现实选择。随着天然气用气人数的持续增长,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天然气未来的消费量及其在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预计将持续增长。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将带动对燃气表需求的增加。

(4)存量燃气表的更新换代

燃气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事关公共安全。2021年以来,我国个别地区和时段燃气事故频发,燃气安全形势严峻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检定规程JJG577-2012《膜式燃气表》的规定,使用天然气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10年,以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等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需周期性地强制更新替换。2019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民用“三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2019年6月底前对在用的民用“三表”的产品信息、安装和使用时间、是否超期使用、轮换情况等方面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在用民用“三表”的详细情况,及时做好计量失准的计量器具的更换工作。存量燃气表的强制更换是燃气表市场的稳定需求。

(5)乡村燃气普及率的提升将带来增量燃气表需求

2021年2月21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其中,该文件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

2021年3月,全国人大发布“十四五”规划,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能源消费规模势必保持增长。推进燃气下乡,是乡村人口生活以及经济社会活动尽可能少使用煤炭,避免更多污染和排放发生,加快农村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有效手段。

根据《城乡发展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9年度,全国乡村燃气普及率仅为26.81%,仅有天津、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湖南超过50%,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等省份乡村燃气普及率尚未超过50%,乡村地区燃气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潜力大,乡村燃气普及率的提升将带来增量燃气表需求。

6、面临的挑战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从事燃气表生产的企业众多,且随着智能燃气表的不断更新迭代,行业对燃气表企业的研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内企业一方面需要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售后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需积极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否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2)高端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气表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成为发展趋势,智能燃气表的研发涉及光学工程、计量技术、无线通信、大数据处理、嵌入式软件开发等多个技术领域,行业高端复合型人才需求紧迫。目前,国内相关人才相对缺乏,且各家争抢激烈,人才的成长依赖于经验和行业的积累,难以通过短期培训或者授课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下游客户话语权较大

智能燃气表行业的直接下游客户为燃气运营商,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2016修订),我国对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燃气运营商须取得经营许可证。由于城市燃气经营管网铺设投资金额较大,为避免重复投资,各地政府不允许多家燃气运营商经营同一区域,因此城市燃气经营具有区域排他性和垄断性。目前,燃气运营商主要为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采购话语权较大,议价能力较强。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智能燃气表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