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行业市场需求及面临的机遇挑战
1、行业概况
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行业是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运营等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问题及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问题等越发重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项较新的业务。构建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系统与智能管控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结构物运营数据,将测点监测数据汇集分析提供可视化展示,并基于监测数据对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和预警,是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传统检测、监测行业的一场势在必行的技术革新与行业转型。
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行业将土木工程技术与卫星技术、智能物联网、数字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属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单元。目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智慧交通已被纳入国家战略,随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不断发展,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业务市场也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业务使用的核心技术包括“毫米级高精度北斗定位解算算法”、“监测型低功耗 GNSS 接收机技术”、“桥梁健康监测及智慧管控技术”等,上述核心技术的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建构(造)物的运营期安全监控及评估、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等。目前,改革开放已迈过四十年大关,而我国的各种建构(造)物亦逐步迈入疲劳期,各种疲劳问题,如时变性能、病害累积等,影响着建构(造)物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耐久性,隐藏着极大的事故风险。此外,我国山区较多、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泛。近年来,因泥石流、危石、地震等造成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且危害巨大。通过利用“毫米级高精度北斗定位解算算法”等核心技术对建构(造)物、地质灾害实施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可有效降低建构(造)物发生事故造的风险及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综上,基于“毫米级高精度北斗定位解算算法”等核心技术开展的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业务应用领域广阔、市场需求较大。
2、市场需求
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属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单元,发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未来发展前景广阔。2014 年 3 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明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之一为基础设施智能化,包括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管网等。2019 年 9 月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1)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性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数据,2018 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为 7.9 万亿元,预测到 2022 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 25万亿元。
智慧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2)北斗导航定位应用市场需求情况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 年高精度相关产品市场持续发展,国内各类高精度接收机终端销量超过 20 万台/套,高精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从 2010 年的 11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19 年的 74.8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 23.7%。这就意味着包括北斗导航定位市场在内的高精度相关产品的应用市场将同样达到较高的增长率。
根据《2019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数据,2018 年北斗综合减灾救灾应用系统已在国内 1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模化建设应用,部署建成 10 个省级北斗综合减灾应用分节点平台、装备部署了 4.5 万台北斗减灾信息专用终端,初步建立了基于北斗减灾业务系统的全国防灾减灾业务体系。
近年来,以行业用户本身为主体推动的“+北斗”应用渐成趋势,对改变原有应用形态,深化技术融合创新,以及扩宽北斗技术应用领域和扩大行业市场规模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对市场及产业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有力支撑。未来,“北斗+”发展形成的技术和产业良好基础,与“+北斗”推进的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将进一步推动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市场和北斗应用市场的协同发展。
3、市场竞争格局
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业务是随着社会对于安全的重视、基础设施运营维护迫切需求、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业务,目前国家和行业标准尚在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因为该行业市场潜力较大,参与企业较多、较散。主要参与企业包括物联网(北斗)设备企业、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含第三方检测机构)和 IT 系统集成企业,目前大部分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
国内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业务主要参与者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4、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面临的机遇
虎门大桥的涡振,深圳赛格大厦的晃动,以及最近湖北十堰的市场天然气爆炸事故,给基础设施安全敲响了警钟。针对十堰爆炸事故,我国提出:要抓紧建立城市生命线监测系统。充分运用好先进监测设备和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及时发现风险、管控风险、化解风险。推动建立燃气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系统,加快化工园区、储罐区等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等实现实时监测监控,确保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安全监管执法的精准性、实效性。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业务发展的利好政策。此外,该项业务的下游市场需求巨大,未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业务市场潜力巨大。
(2)面临的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该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且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导致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导致企业难以调动较多的资源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升级。
高端人才缺乏: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足够的研发人才储备是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目前,行业整体仍然面临着高端人才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导致原始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中国安全监测及智能管控行业市场调研及“十四五”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