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蛋白饲料原料行业发展概况及技术壁垒
发布日期:2022-02-10 07:44:03

蛋白饲料原料行业发展概况及技术壁垒

酶解植物蛋白能够为动物更有效地提供可吸收沉积的蛋白质,加快动物的生长;降低抗营养因子对动物肠道结构的损伤,维护肠道结构完整,保障动物的肠道健康;促进动物肠道的生长与发育,更好地发挥肠道的消化、吸收与免疫的功能,加快动物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在饲料行业“绿色、高效、安全”的发展趋势和全面“禁抗”背景下,该等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的市场空间有较大增长。

1、蛋白饲料原料行业发展概况

饲料蛋白原料根据来源包括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和微生物蛋白原料。动物蛋白原料主要包括鱼粉、肠膜、肉(骨)粉等。植物蛋白原料主要包括豆粕、膨化大豆、发酵豆粕、大豆浓缩蛋白等。

我国的优质动物蛋白饲料原料高度依赖进口。以鱼粉为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鱼粉进口量达182.34万吨,同比增长28.34%,创历史新高。近年来,随着2018 年“非洲猪瘟”暴发,为保证生猪养殖的安全,由于动物蛋白饲料原料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性风险,使用量已大幅度下降。因此,选择无生物安全风险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替代动物蛋白饲料原料成为主要的解决措施。目前常用植物蛋白饲料原料却存在可消化性差,抗营养因子高等缺陷,使其在幼龄动物和特种水产、宠物等特种动物品类的使用和用量受到限制,更无法替代动物蛋白饲料原料。

2016-2021年鱼粉进口量统计情况

2-2202100J41a18.png

资料来源:海关、普华有策调研整理

同时,我国常用植物蛋白饲料原料也高度依赖进口。以大豆蛋白为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 8,851 万吨,国内产量仅约 1,810 万吨,进口依赖度达 83%。因此,开发新型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成为替代动物蛋白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蛋白原料用量和缓解我国蛋白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2016-2021年大豆产量及进口量统计情况

2-2202100J42Mc.png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普华有策调研整理

2、酶解植物蛋白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酶解工艺可以将复杂的大分子蛋白降解为结构简单的小肽,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植物蛋白原料的使用价值。酶解植物蛋白不仅在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上媲美优质动物蛋白,同时具有质量稳定、来源更广泛的优势,是替代优质动物蛋白的有效选择。

酶解后的大豆蛋白多为氨基酸和小肽,更易被动物肠道消化吸收。酶解蛋白中的小肽具有为机体提供营养、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双重功效,饲喂后可以促进动物生长,保障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酶解植物蛋白在猪、反刍动物、家禽及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

3、酶解蛋白饲料原料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5 年,全国蛋白饲料原料总消费量 6,750 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 80%,比 2010 年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2015~2020 年,我国蛋白饲料原料需求预计年均增长 100~125 万吨,需求维持较高增长水平。优质植物蛋白饲料原料,能够缓解我国蛋白资源缺乏的局面,提高蛋白资源利用效率。酶解植物蛋白产品作为优质植物蛋白饲料原料之一,未来将保持增长。

4、技术壁垒

酶解蛋白饲料原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体现在对新产品及产品应用方案的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生产工艺的优化、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控制。同时行业内企业要结合不同阶段畜禽的生产特点设计营养方案,以促进动物高效生长、降低饲料成本,提升养殖效益。

目前,饲料添加剂品种繁多,新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周期较长,技术含量较高。同时,饲料添加剂厂商需要根据动物营养需求变化及国家监管政策的变化,持续优化饲料配方、制剂和生产工艺技术。此外,规模化养殖场对上游饲料添加剂企业完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均要求饲料添加剂企业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酶解植物蛋白产品目前处于从产品导入期进入成长期的阶段,养殖客户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实力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备菌株筛选能力以支持酶的持续研发、工艺设计和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的生产设备,同时需要结合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开展应用方案研发,以上均对企业的技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养殖终端对饲料的要求日益提升,对上游企业的技术要求也日益增加,而掌握新技术需要较高研发投入和较长的时间积累,从而使得酶解蛋白饲料原料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酶解蛋白饲料原料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专项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