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行业细分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附报告目录)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而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dins,PGs)的合成,缓解或消除前列腺素的致痛、致热和致炎作用,即临床实践中通常所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物自阿司匹林1898年首次合成后,已发展有百余种药物,按化学结构主要可分为7大类。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非甾体抗炎药物类别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基于解热、镇痛和抗炎等三大基本作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的目标市场包括关节炎治疗、止痛、解热等领域等。此外,OTC 市场的发展也是推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市场增长的有利因素之一。
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关节炎被医学界认为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已超过 4 亿人。我国关节炎患者超过人口总数的 10%,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药物治疗是关节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是关节炎治疗药物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疼痛是癌症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50%中期癌症病人、70%-100%晚期癌症病人伴有疼痛。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是 WHO 推荐“癌症三阶段治疗方案”轻度疼痛的主要药物和麻醉性镇痛药物的替代药物。临床上,广泛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治疗各种急、慢性癌症轻度疼痛并发挥其抗炎作用,对骨转移所致疼痛的镇痛效果尤为明显,同时还可延缓麻醉性镇痛药的耐药性产生。感冒药、止痛药、维生素、皮肤用药以及消化道疾病治疗药,是全球 OTC药品市场上五大主导药物类别。其中,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作为全球 OTC 药品市场最重要药品之一,广泛用于治疗骨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神经痛以及发热症状等,分享了全球 OTC 市场增长所带来的发展机会。
2016年,全球主要非甾体抗炎类原料药市场销售额为14.68亿美元,2020年市场销售额为 27.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8%。
全球主要非甾体抗炎类原料药市场销售额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