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信息化行业主要趋势及重点企业(附报告目录)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属于新能源产业信息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细分市场,具有明显的专业知识壁垒、客户资源壁垒和规模经济壁垒,因此市场较少有新进入者,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又由于前述经营重点上的差异,在市场竞争中,专业化厂商尽管在规模及一体化方面有一定的劣势,但往往在产品和服务品质等方面能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客户规模的逐渐积累,规模经济效应也将逐渐凸显,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公司等专业化厂商逐渐处于优势地位的局面。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电力对传统电力的逐渐替代,新能源电力在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由于新能源天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为实现电力生产和电力消费的实时平衡,促进新能源电力的更有效使用,需要对各新能源电站的发电功率进行更高精度的预测、管理和控制,以平滑其波动性和随机性,功率预测精度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具备更高精度发电功率预测能力的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新能源产业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及“十四五”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1、行业主要趋势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目前,行业内重点企业主要有东润环能、南瑞集团、金风科技、兆方美迪、四方继保、国能日新和远景能源等。
(1)东润环能
东润环能成立于 2009 年,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并网与营运技术与服务,主营产品包括光伏/风电功率预测系统、AGC/AVC、并网调度辅助系统、理论发电量评估系统、风/光资源评估与微观选址等。
(2)南瑞集团
南瑞集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产业单位,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知名企业,主要从事电力自动化及保护、电力信息通信、电力电子、智能化电气设备、发电及水利自动化设备、轨道交通及工业自动化设备、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工程服务与工程总承包业务。
南瑞集团下属南瑞继保主营功率预测系统及功率预测服务业务,南瑞集团是电力行业智能成套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收入占其整体业务收入的比例很小。
(3)金风科技
金风科技成立于 1998 年,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金风科技目前专注于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新业务的投资孵化,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研发与销售、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等。
(4)国能日新
国能日新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新能源行业的数据应用与开发,主营业务为能源数据管理、智慧电站服务、智慧电网规划运行服务和电力交易类服务,主要为新能源电站、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等新能源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等。全面覆盖新能源市场,为清洁能源提供专家级数据服务和应用产品。
(5)兆方美迪
公司成立于 2009 年 12 月 22 日,注册资本200 万元。与国际上技术领先的欧洲著名风能工程公司“法国美迪”是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致力于风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主要产品包括:风电场 AGC/AVC 系统、风电场风功率预测系统、风电场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风机低电压穿越系统、风电场无功补偿系统、太阳能电站功率预测系统、风机刹车片、风机状态检测系统等。
(6)四方继保
公司成立于 1994 年 4 月 8 日,专注于智能发电、智能输配电、智能交通、智能矿山、相关工业行业过程控制与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多个领域的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服务、咨询设计等。主要产品包括:继电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自动化系统、电力电子产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监测控制系统、电网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等。
(7)中科伏瑞
公司主要产品有新能源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及风光储一体化发电场站能量管理(含功率预测/AGC/AVC)系统,远方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及电能量远方终端设备,发电厂供热、脱硫、脱硝实时监测与管理系统及火电厂监测远方终端等。
(8)远景能源
远景能源成立于 2008 年,是知名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智能风机的研发与销售、智慧风场管理软件服务、智慧风电技术开发、智慧风电资产管理服务、智能电网、储能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等。
3、行业进入壁垒
(1)专业知识壁垒
新能源信息化产业是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行业内的企业想要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充分了解新能源行业,了解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信息化产品具有技术升级迅速和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产品研发应用需要新能源、气象、数理统计、软件研发领域的交叉学科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随着新能源产业与新技术的不断融合,用户对产品实用性、完善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行业内的新进企业,专业知识的匮乏将导致其产品和服务存在明显的短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丧失市场竞争力,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专业知识壁垒。
(2)规模经济壁垒
基于信息化的一些特点和下游新能源行业的一些特点,新能源信息化相关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新能源电站由于主要收取发电收益,因此对电站的稳定运营较为重视,为保持稳定性,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行业内厂商能较容易地实现客户积累;另一方面,新能源信息化涉及较多的数据,而数据的积累和丰富可以使行业内厂商更容易实现产品的优化和升级,或是发现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机会;最后,新能源电站一般分布于较为偏远的地区,电站运维等服务需要的响应时间较长,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单个服务网络的服务覆盖范围将增加,有利于厂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并做好客户维护。综合以上,新能源信息化相关行业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壁垒。
(3)客户资源壁垒
新能源信息化相关行业的主要下游是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是一个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产业,其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两大电网公司、大型综合性发电集团和新能源发电集团。与上述新能源行业内的主要需求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新能源信息化厂商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于电力系统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无论是电网公司还是能源集团,都对供应商的选择极为谨慎并具有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与该类主体从早期接触到沟通、合作、磨合,到最后建立较为牢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往往需要通过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行业内的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客户资源,行业存在客户资源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