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纳米薄膜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发展面临机遇(附报告目录)
纳米材料可分为零维纳米材料、一维纳米材料、二维纳米材料。其中零维纳米材料主要是纳米粉末、纳米颗粒,一般指粒度在 100 纳米以下的粉末或颗粒,是一种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处于中间物态的固体颗粒材料,可作为高密度磁记录材料、吸波隐身材料、磁流体材料等。一维纳米材料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可作为微导线材料、微光纤(未来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的重要元件)材料、新型激光或发光二极管材料等。二维纳米材料包括纳米薄膜、纳米片等,可作为阻隔材料、气体催化(如汽车尾气处理)材料、过滤器材料、高密度磁记录材料、光敏材料等。
1、纳米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上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政府开始重视纳米材料和技术的研究,90 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社会资金持续投入,从事纳米材料生产开发的公司不断增多,纳米材料应用产业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纳米材料产业进入稳定、健康的发展阶段,各种包括纳米材料在内的新材料产业法规、标准也陆续出台,纳米行业从业者的外部环境逐渐变好,竞争更加有序。
纳米材料因其不同于宏观材料的特殊性质,在光学、机械、磁学、电子、化学和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纳米材料产业规模已由 2016 年的 692.3亿元增至 2020 年的 1,614.8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3.58%,预计 2021 年我国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可达 1,848.5亿元。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纳米薄膜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可行性评估分析报告》
2016-2020年我国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纳米薄膜材料在新产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纳米薄膜由于材料组分、膜层结构丰富多样,能实现的功能较多,在下游领域有着良好的可扩展性,因而在新产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除电子消费品以外,理论上所有有着防水防腐蚀需求的电子产品整机、模组及其印制电路板均可能通过纳米薄膜技术进行防护。
此外,纳米薄膜材料可用于帮助光学器件、声学器件、外观装饰件等产品提高硬度从而达到增强耐刮伤性能的目的;可用于帮助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等提升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从而增加医学部件的使用寿命;可用于食品医药包装材料的防潮和隔气;可用于相机镜头、加湿器出雾道、空调交换机部件、智能家居摄像头盖等产品的防雾。基于不同的功能,纳米薄膜材料不断扩展可应用的行业领域。
3、行业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纳米薄膜为新材料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各部门已经通过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规划发展目标与任务等文件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对新材料领域予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指导,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我国纳米材料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 2021 年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2019 年国家发改委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将真空镀膜材料等新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纳入“鼓励类”项目范畴,2017 年多部门联合颁发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提出“要提升纳米材料规模化制备水平,开发结构明确、形貌/尺寸/组成均一的纳米材料”等。上述指导和鼓励政策为纳米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使应用场景深度、广度快速扩张
纳米薄膜最早用于实现电路板与电子元器件的防水功能,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其防护性能、光学性能、导电性能、信号通过率等技术指标均在持续改善,在功能上逐步替代结构件防护、喷涂防护涂层等方式,将应用领域加深至关键模组乃至整机防护环节。纳米薄膜已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整机及元器件产业链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对相关应用场景的深度覆盖,此外,纳米薄膜在无人机、室外电子设备、光学仪器、汽车、医疗等各行业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防护、减阻、增透、抗生物吸附等功能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各类电子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互联终端产品从电脑、笔记本、手机逐步扩展至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乘用汽车等,互联场景也从个人逐步向家庭、写字楼、工厂、城市等场景拓展。互联终端的不断丰富和互联场景的持续拓宽,使得相关设备的使用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仅单一或少数种类的产品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这对纳米薄膜材料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国内产业链日趋完善
在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民经济各领域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纳米薄膜产业链日趋完善。上游化工原材料产业向精细化工方向持续转型升级,为纳米薄膜生产商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下游消费电子、医疗、汽车等各行业领域发展势头良好,产业链下游需求持续扩大,对本土自主供应商的认可程度也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有效控制而逐渐提高。公司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国内齐全的产业配套优势,快速响应下游客户需求,为不同行业领域的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进一步建立和巩固在各个领域的市场优势。
4、面临的主要挑战
纳米镀膜产品和纳米镀膜设备的研发需要经过概念研发、小试、中试、量产等多个环节,具有开发环节多、生产工艺难度大、生产线自主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下游市场如消费电子等行业领域产品迭代速度快,对产品防护的需求变化较快,如出现综合性能更优秀的防护技术方案,可能导致企业的技术路线落后,企业将面临现有技术被新技术迭代的风险,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