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行业趋势及机遇及挑战(附报告目录)
1、行业竞争格局
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行业内企业根据技术水平、下游客户等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较为简单,精度及复合度要求不高,一般服务于无品牌或小品牌产品生产商,该类企业产品及企业本身同质化严重,企业数量众多,竞争较为激烈;第二类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产品能够做到精密化,下游品牌厂商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及定制能力有了一定要求,能够服务于部分知名消费电子企业,但企业数量仍较多,竞争程度仍比较高;第三类企业开发的产品及使用的生产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服务的终端客户多为苹果、谷歌等知名的品牌厂商,需要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同时需要完成其给与的产品开发任务,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方能开始供货,一般企业难以介入,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小。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行业发展趋势
(1)受下游行业驱动快速发展
功能件及结构件应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而产生,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而发展。受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网络等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的影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快速升级,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消费电子产品具有更新迭代频繁及技术革新快的特点,5G 时代的来临,更推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电子终端产品向功能日益丰富、运算传输速度快速提升等方向发展,这些趋势虽然使消费者的体验越来越好,但也造成了相关设备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凑,运行时产生的高电磁辐射和高热量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制约高频率高功率电子产品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功能件及结构件厂商不断开拓新的方案,一方面引进新材料以提高原有产品的性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新的生产方式及研发新的产品类型以满足新的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功能件及结构件产品品种日益丰富,所起作用越来越关键,实现功能也不断增加,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反过来有效地促进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
(2)创新驱动性越来越强
受终端产品的功能及外观创新的驱动,功能件及结构件的精度、结构、材料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功能的不断导入使得功能件和结构件的单机需求增多;
终端产品内部零部件结构设计更加紧凑,对贴合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散热材料等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大幅提升;外形的轻薄化与装配的自动化需求又要求尽量减少最终零部件数量,大幅提高功能件和结构件精密度。这些需求要求功能件及结构件厂商发挥最大的创新能力,在性能及实现功能不变甚至提升的情况下,一方面解决足够多的问题,一方面又尽可能的减少单机使用数量,提高产品的复合程度及精度。
为实现这些创新,功能件及结构件厂商需对材料有创造性的认知,除了掌握各种材料在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方面的特性,还需要知悉将这些材料制成不同形状后对其性能的影响情况,甚至拥有一定的材料创新及开发能力;同时,也需要相关厂商持续研发及提升产品的精密度、功能及材料的复合度,甚至将这些产品模块化,以在更为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多重功能,方便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的自动化装配。
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生产厂商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在产品的精密度及复合度上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下游终端产品的功能及外观等创新需求,保持自
身的行业领先地位。
(3)终端产品升级带动功能件和结构件价值量提升
不同于一般消费电子批量生产部件的销售单价逐年下降,功能件和结构件产品的升级会导致功能件和结构件的平均销售单价稳步上升。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向智能化、轻薄化、便携化、多功能化、集成化、高性能化等方向发展,以及下游客户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对功能件和结构件产品的微型化、集成化、高精密度、高性能化等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生产工艺难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轻薄化、便携化、多功能化等发展趋势亦使得终端产品内部零部件更加紧凑,对贴合、电磁屏蔽、散热等功能件的需求将同步增多,从而带动整个终端产品功能件和结构件的价值量提升。
(4)与终端品牌厂商深度合作成为趋势
知名终端品牌厂商不仅着眼于目前产品的生命周期,要求其合格供应商能够快速反应,高效率地制定新品的设计、开发和成本控制方案,还会对合格供应商的研发能力和制造经验进行动态审核,不断提出高难度的产品需求,以考验其研发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部分知名品牌厂商不但考察合格供应商的财务指标,甚至还会对合格供应商守法合规、环保意识、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等社会责任进行审核,寻找能够共同成长的长期合作伙伴。
同时,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在终端产品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重要性越来越强,在这样的环境下,以生产、销售为主体的制造供应商已无法成为知名品牌终端厂商的选择目标。只有拥有成熟服务体系、能够快速且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在产业链中与终端品牌厂商及其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结成统一体系的功能件和结构件企业,才能持续与知名终端品牌厂商保持深入而长久的合作,这是行业长期发展和演变的结果,也将推动功能件和结构件行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
3、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是消费电子产品及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其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
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行业发展,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
(2)功能件和结构件对下游电子产品的重要性持续增强
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是消费电子产品及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部件能否在适宜工作环境中正常运作的基础,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下游终端产品的质量、性能及可靠性。随着消费电子产品朝着智能化、轻薄化、集成化、多功能化、高性能化发展以及新兴智能终端的不断扩展,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功能件和结构件的体积、质量、精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其对终端产品功能稳定性和产品的安全性的作用也不断提升,重要性持续增强。
(3)消费电子行业分工不断细化,为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厂商为满足其自身产品技术不断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快的需求,会选择专业的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企业为其配套,对供应商的研发能力、价格水平、产品品质、交货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企业一旦进入终端品牌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双方通常将保持较为长期的合作关系。产业内分工和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具备一定规模和客户资源的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4)下游行业需求旺盛,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发展迅速,更新迭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功能件和结构件带来了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
4、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内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
我国部分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企业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生产效率、精密度和稳定性与国外先进企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最终所生产的产品品质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利于行业发展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是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之一。因国内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企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成本投入,但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力成本逐渐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业内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3)专业技术人才紧缺
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涉及电子、材料、化学、机械等多种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专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需要对上游原材料及下游电子产品行业有较深的理解,也需要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实践经验。虽然近年来我国消费电子功能件和结构件行业发展迅速,但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不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4)贸易摩擦加剧产业外移
消费电子行业国际分工明显,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企业主要服务于国际知名的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厂商、制造服务商及组件生产商。目前我国已成为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近年来国际间贸易摩擦有所增加,部分国家通过提高关税等方式挑起贸易争端,增加了我国消费电子行业企业对外出口的成本,甚至导致部分消费电子产业资源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企业下游的部分制造服务商及组件生产商已在东南亚设立了生产基地。如未来贸易摩擦加剧,产业向外转移增加,将对我国功能件和结构件行业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