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幅定形机行业历程及发展态势分析(附报告目录)
1、拉幅定形机所处的产业链
拉幅定形机是纺织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前端为坯布生产环节,后端为纺织服装类产品生产环节。拉幅定形机属于染整机械,其所处产业链具体情况如下图: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拉幅定形机行业投资前景咨询报告》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拉幅定形机发展历程
拉幅定形是纺织业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早在中国古代,就已出现使用熨斗压烫织物使之伸张平挺的方法。张萱《捣练图》便描绘了熨烫的场景,图中有一妇女持熨斗,两边各有一位妇女往两边拉伸丝帛,正在熨烫,这便是拉幅定形的雏形。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机器取代了手工,现代意义上的纺织机械开始出现。拉幅定形机起源于德国,德国 Stentex 公司在 1844 年研发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加热拉幅定形机。之后,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拉幅定形机产品,无论是机械结构还是控制技术,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当时人造纤维尚未问世,拉幅定形机仅能处理羊毛、棉麻等自然纤维,适用范围较小。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人造纤维的问世拓展了纺织机械的应用范围,拉幅定形机功能拓展至人造纤维领域。电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人造纤维的优异性能也获得人们的青睐,需求日益增加,原有的纺织机械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拉幅定形机逐步向大型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20 世纪末,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拉幅定形机开始使用电脑程序控制,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型,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干预,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
目前,三 E 系统(Efficient 效能、Economy 经济、Ecology 生态)和四 R 原则(Reduction 内部减少、Recovery 回收、Reuse 回用、Recycle 循环)成为世界染整工艺技术发展的主流。未来,拉幅定形机会继续在节能环保和智能化方面进一步升级。同时,随着新型面料和功能性面料的出现,为迎合下游需求,拉幅定形机也在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扩大自身应用范围。
近年来,国内拉幅定形机企业在向国外先进产品、技术学习的基础上积极自主创新,同时依托于庞大的下游市场和配套产业的提升,国产拉幅定形机发展迅速。经过多年发展,国产拉幅定形机对于纺织物品种和工艺适应性都有明显提高,可适应各种纤维的梭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的拉幅定形整理,产品加工范围从传统的服装、家纺面料延伸到产业用纺织品等多领域。由于国产设备可适用绝大多数纺织物的拉幅定形,且同欧洲产品相比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因此国产设备逐渐占领了大部分国内市场,并实现了对外出口。
一直以来,节能、环保、智能化是我国拉幅定形机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拉幅定形机制造企业不断将自动化程度和效能更高的产品推向市场,伴随着在线监测、远程运维、余热回收、自动滤网清洁等多项技术的推出,国产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3、行业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统计,2017 年至 2019 年,国内主要拉幅定形机制造商销量约为 1,700 台、1,800 台和 1,900 台,呈上升趋势。2020 年上半年,国内主要拉幅定形机生产企业上半年共销售约 550 台,在新冠疫情环境下,受到外贸订单下滑,内需不振的影响,整体较去年同期下降 42.39%,品牌影响力较大的拉幅定形机生产企业更受市场认可,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 20%。
展望未来,在拉幅定形机走向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的背景下,伴随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和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国内节能环保的中高端拉幅定形机设备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1)行业技术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目前,国产拉幅定形机已经可以对速度、温度、湿度、张力、幅宽等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和控制,实现远程诊断和管理。未来,拉幅定形工艺过程的节能将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例如控制烘燥过程中的排气量及排气湿度以防止纺织物过烘、降低织物进入烘房的含水量以降低纺织物烘干能耗、自动控制纺织物落布的回潮率以保证纺织物品质、回收及净化废气以提高废气余热利用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等。
(2)拉幅定形机智能化成为未来趋势
智能化体现在拉幅定形机的在线监测和自动控制等方面,一方面可提高拉幅定形机的运行效率并降低工作能耗;另一方面可提升工艺水平及产品质量。中国工程院公布的《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6-2030)报告》指出,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将聚焦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以高端纺织装备技术、纺织信息化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形成我国纺织产业科技的协同创新。《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1年)》指出:“十三五”期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纺织行业融合应用,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纺织经济发展新动力。为实现纺织机械的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和装备数字化的目标,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及资金上的扶持力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业融合的创新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结合持续的科技创新,智能化纺织装备的不断改进正在推动纺织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实现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等的实施,下游纺织行业正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高耗能的低端拉幅定形机需求下降,节能、环保、智能的中高端拉幅定形机市场需求增加。
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升级发展,拉幅定形机智能化成为未来趋势。目前,行业企业通过引入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到产品控制系统中,为下游纺织企业提供智能、及时的远程运维服务。未来,更加智能化的拉幅定形机,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拉幅定形机属于染整工序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以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性能、节能环保等需求的增长。近年来,行业领先企业在技术水平和品牌效应方面不断积累,同低端设备供应商逐步拉开差距,行业集中度预计将逐步提升。
(4)纺织行业产业升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我国纺织行业也开始向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相应的对中高端拉幅定形机的需求不断增长。工信部发布的《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指出,坚持优化纺织产业结构,加快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质量管控和品牌运营能力,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较一般纺织品而言,中高端纺织品对布料的色泽、舒适度等方面要求更高,相应对纺织机械的要求也更高。在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国内中高端拉幅定形机设备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
(5)全球纺织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经济发展,积极吸引外资,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加上劳动力成本价格低廉,东南亚逐渐赢得全球纺织产业资本青睐,知名纺织企业顺应潮流趋势,纷纷在东南亚地区设立工厂。纺织产业转移会带动生产用固定资产的资本性投入,提升拉幅定形机的购置需求。
长远来看,全球纺织工业的产业转移仍将持续进行。除越南、孟加拉国、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等近年持续的转移热点地区外,中亚地区、非洲地区、中北美地区也受到国内更多纺织及纺织机械企业的关注。同时,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政策布局贯穿于欧亚大陆,在“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上,沿线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经济上升期,极具发展潜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巨大市场潜力是纺织企业调整产业全球布局,开拓新兴市场,重构竞争优势的难得机遇。未来中国纺织企业和纺织机械企业将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完成全产业链的重新布局,行业内企业将重新调配资源,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以拉幅定形机为代表的国产纺织机械在性能上与国外同类产品已较为接近,并在部分应用领域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同时国产产品拥有性价比高、工艺适应性好、售后服务及时等特点,较国外产品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全球纺织产业转移将进一步促进国内纺织机械行业快速发展。
4、行业重点企业
与远信工业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立信门富士、德国布鲁克纳、韩国日星和台湾乘福;在国内市场上主要是立信门富士、邵阳纺机、海大股份。具体情况如下:
(1)立信门富士
立信门富士于 1999 年由香港立信工业集团与德国 A. Monforts Textilmaschinen GmbH & Co.,合资成立,公司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主要从事纺织物后整理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为拉幅定形机、松式平网烘干机等。
(2)德国布鲁克纳
德国布鲁克纳成立于 1960 年,总部位于德国锡格斯多夫,是全球领先的机器和系统制造商,产品包括拉幅定形机、预缩整理机等。
(3)韩国日星
韩国日星成立于 1962 年,在浙江绍兴设有代表处,主要从事印染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拉幅定形机、印花机等。
(4)台湾乘福
台湾乘福成立于 1978 年,在中国苏州、绍兴等地设有办事处,产品包括拉幅定形机、印花机等。
(5)远信工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拉幅定形机等纺织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拉幅定形机、定形机改造及自动缝头机。
(6)邵阳纺机
邵阳纺机成立于 2002 年,公司位于湖南省邵阳市,为中国恒天集团子公司,主要从事染整机械与化纤机械的生产与销售,产品为拉幅定形机、纺粘无纺布成套设备、锦涤纶工业丝成套设备等。
(7)海大股份
海大股份成立于 2004 年,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为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要从事印染后整理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为拉幅定形机、预缩整理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