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行业竞争情况及主要趋势(附报告目录)
1、行业特点
渗滤液对人和环境的危害特别大。渗滤液包含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成分及结构,使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下降,其中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此外,在雨水的作用下,渗滤液会造成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为了减少渗滤液的危害,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规范渗滤液处理行业的发展。渗滤液处理行业的发展与上游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无废城市、垃圾分类等政策的落地,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行业将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这将给垃圾渗滤液处理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行业市场调研及“十四五”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市场竞争情况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行业受国家政策驱动较大,行业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在此发展阶段,新企业不断涌入,导致目前行业内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
现阶段行业内企业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梯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第二梯队企业主要获取处理难度相对较低、规模相对较小的项目订单。但在污染整治重点区域项目、治理难度较高项目、处理规模较大项目、污染治理需求急项目等高端市场,技术壁垒相对较高,产品质量、服务要求较高,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主要由第一梯队企业实施。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入,国家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行业持续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将呈现资源不断整合、跨区域发展不断深入的趋势。在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推动下,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以及服务优质的第一梯队企业将持续发展。
3、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
由于环境治理工程涉及主体较多,项目建设投资大,运营周期长,在环境治理项目中,业主更加注重全盘统筹,顶层设计,倾向于策划、规划、设计、建设及后期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随着大型环保综合治理项目越来越多,围绕全产业链的“设计-建设-投资-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2)渗滤液处理工艺向着多样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高污染的有机废水,其处理难度大,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的生活垃圾种类不尽相同,导致渗滤液水质水量都有显著的差异,客观上要求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多样化和精细化。未来我国渗滤液处理技术将会向着多样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渗滤液无害化、全量化、资源化处理的目标。
(3)市场参与方式更加多元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产业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因而在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资本要素投入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我国提出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要素,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为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包括城市水处理、固废处理等在内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运营,社会资本参与方式从传统的EPC、BOT、TOT 方式,新增了创新的 PPP、EPC+O 等方式。
(4)第三方治理模式成为主流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关于深入推进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明确将选择一批园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第三方研发和推广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新工艺,并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开展园区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示范,探索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治理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第三方治理具有专业化、集中化的优点,一方面,污水治理企业的专业性使其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帮助排污企业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这种集中式的污水治理模式有利于政府有效监管。第三方治理模式能够实现排污企业、垃圾渗滤液及高难度污废水治理企业和政府的多赢,未来将成为垃圾渗滤液及高难度污废水治理行业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