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刺激素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附报告目录)
1、行业概况
欧洲生物刺激素行业委员会(EBIC)在第一届国际生物刺激素大会上,给出了目前行业较为认可的生物刺激素定义:生物刺激素是指一类物质和(或)微生物,当施用于作物或其根际周围时,能够促进作物的自然生物代谢,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升非生物胁迫抗性,提高品质和产量。目前全球公认的生物刺激素的产品包括五大类:植物源(藻类和植物)提取物,微生物菌剂,蛋白质、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类,腐殖酸和黄腐酸类、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生物刺激素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专项报告》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生物刺激素作为近几年农业市场出现的一类新型产品,因靶向专一、应用简单,环保、危害小等特性受到全球农业市场认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最大市场在欧洲和北美地区,而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将是生物刺激素销量增速最快的市场。据“第十届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数据,全球生物刺激素市场将从 2017 年的 20 亿美元增至 2022 年的 32.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 10.47%。按照类别来分,酸类和提取物类生物刺激素占据主要 90%的市场份额。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生物刺激素行业起步较晚,现阶段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农业供给侧改革、面源污染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生物刺激素行业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从国外成熟市场来看,由于市场的多元化特征,应对市场变化迅速的中小型企业占据较大的份额,垄断性企业尚未出现。目前我国生物刺激素市场规模较小,企业竞争尚不充分,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地位,进口生物刺激素产品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上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凭借本土化及性价比优势,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将会快速上升,拥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未来发展更具潜力。
近年来,由于我国农药、化肥的不合理过度使用,使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土壤中有机质匮乏,大量功能微生物无法生存,土壤生态失去平衡。而农作物的健康栽培离不开健康的土壤,解决土壤生态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土壤功能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保障和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生物刺激素行业供应及需求
生物刺激素行业的市场规模较小,不存在供应的产能瓶颈,供应情况主要由需求情况决定。
生物刺激素可以保护植物细胞免受损伤,且对环境友好,并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在农业供给侧改革、面源污染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生物刺激素行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3、竞争格局
我国生物刺激素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生物刺激素品类上不成熟,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竞争尚不充分,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地位,进口生物刺激素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上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将逐渐缩小,凭借本土化及性价比优势,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将会快速上升,拥有技术、成本和销售渠道优势的企业未来发展更具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