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生鲜餐饮食材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潜力(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8-24 10:53:20

生鲜餐饮食材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潜力(附报告目录)

1、生鲜餐饮食材产业链情况

(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①水产品及其他食品加工企业

国内水产及其他食品加工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批拥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加工型企业,整体行业逐步向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方向发展。由于企业数量相对较多、生产附加值相对较低,行业整体处于充分竞争状态,定价能力相对较弱。

②水产、肉类养殖

水产养殖捕捞、牛羊肉养殖行业为食品加工行业的上游。随着养殖技术与管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近年来水产品总体产量持续增加,在既有市场环境下,未来产量仍将继续增长。

③种植行业

生鲜餐饮食材产品所需的部分原料及辅料,如面粉、面包糠等均由种植行业提供。

(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生鲜餐饮食材产品或服务的下游客户为各类餐饮企业等。随着食品安全标准不断提高、餐饮企业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鲜食材需求快速增长。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生鲜餐饮食材市场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报告

2-210R41053522P.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生鲜餐饮食材竞争格局分析

(1)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生鲜餐饮食材市场容量巨大,但处于比较分散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随着餐饮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标准化餐饮食材服务市场迅速增长。中国餐饮供应链正逐渐迈向成熟,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

(2)行业逐步规范、集中

随着生鲜餐饮食材市场规范化程度逐步提升,生鲜餐饮食材行业逐步实现整合。生鲜餐饮食材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行业。从生鲜食材服务角度分析,成规模化的企业越来越多,新进入者存在不同的发展路径,如蜀海供应链,由餐饮企业海底捞培育而来;美菜网、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企业,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发展电商渠道;安井食品由传统的生产性企业转型食材供应;新夏晖则借助于股东的冷链物流体系,提供餐饮食材服务。由于生鲜餐饮食材是万亿级的市场,新进入者以全国或较大的地区布局作为发展目标。推动生鲜食材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3、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生鲜餐饮食材行业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大型互联网企业、餐饮企业进入餐饮食材行业,通过信息化技术、冷链物流技术升级、改造传统的餐饮食材供应能力。而在各垂直领域的生鲜餐饮食材行业则是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全方位综合竞争。产品的研发包括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的研发、以及产品工艺的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则涵盖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全环节的质量控制以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则是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提高产供销的效率,快速响应客户,提升服务水平。

4、行业面临的挑战

(1)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

目前,中国生鲜餐饮食材行业高度分散,较多企业处于小规模、作坊式、手工或半机械加工的生产加工状态,以价格竞争为主,高度分散的竞争格局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工序情况不能进行有效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生鲜餐饮食材标准化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我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及烹饪技术的复杂性,中餐餐饮食材的标准化难度相较于西餐食材更高。虽然中餐原材料生产已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而逐步标准化,但菜品的口味品质仍依赖于厨师的个性化烹饪技术,因此全面的生鲜餐饮食材标准化仍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海水产品食材,具有多品类、小批量特点,是专业化程度最高、品质最为多样化的领域之一,其标准化产品对研发能力要求较高,设计外观、口味、配方、工艺。该情形也就造成了生鲜餐饮食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难以实现。

5、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

(1)区域性特征

生鲜餐饮食材的供需状况受各地饮食习惯、冷链物流成本的差异影响,产品品类较少的企业受到区域性限制。随着冷链物流行业的不断完善、连锁餐饮的稳步增长和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行业区域性限制的影响正逐步减弱。

(2)周期性特征

生鲜餐饮食材主要服务于酒店餐饮、快餐店、公共食堂等餐饮终端客户,以及家庭消费。食材是居民日常消费品,具有消费刚性,其发展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高度关联,行业整体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如部分企业供应的生鲜餐饮食材主要以速冻海水产品为主,海水产品的产销量与年捕捞量、养殖总量有关,会受到气候变化、养殖规模的影响,速冻海水产品供应也将随之波动。

(3)季节性特征

生鲜餐饮食材受餐饮行业、家庭消费季节性影响。中国居民节假日主要分布于下半年,下半年至次年春节是生鲜餐饮食材行业销售旺季。考虑下游餐饮门店需提前采购食材及原料,整体而言,每年下半年至春节前,生鲜餐饮食材的销售情况略高于其他期间。

6、生鲜餐饮食材行业发展潜力大,行业企业将呈规模化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中国生鲜餐饮食材市场从温饱型结构向健康型结构持续转化,其发展趋势如下:

(1)从消费需求看,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①2019 年、2020 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 4.67 万亿元、3.95 万亿元,按照食材原料进货成本占比 40%,餐饮供应市场规模达到 1.87 万亿元和 1.58 万亿元,加上家庭消费需求,餐饮食材需求市场规模较大。餐饮市场虽短期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随着新冠疫情逐步控制,下游餐饮行业逐步复苏,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②餐饮行业监管不断加强。餐饮连锁化、标准化经营成为趋势,推动行业竞争格局变革。食品安全、质量、信誉成为餐饮企业选择供应商核心考量因素(中物联冷链《2018 年餐饮供应链研究报告》)。因此,餐饮食材企业品牌、主动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

(2)从供应端看,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成为生鲜餐饮食材发展趋势

①生鲜餐饮食材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如蜀海供应链、美菜网、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企业也呈规模化发展。

②互联网技术、冷链物流技术,推动行业整合。传统模式下,餐饮食材供应服务商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管理粗放等特点。随着人工智能、5G 技术等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互联网技术、冷链物流技术、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到餐饮食材服务,尤其是生鲜餐饮食材服务领域。

(3)大型企业进入餐饮食材供应领域,出现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下,生鲜餐饮食材行业催生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安井食品由传统的食品加工企业向餐饮食材供应转型;蜀海供应链依托于关联方海底捞的餐饮服务,为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餐饮食材;美菜网、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依托于电商经营模式,发展生鲜食材业务;各垂直领域的生鲜餐饮食材供应商也加快与信息技术、新业态的融合,为下游餐饮企业提供安全、高品质、规模化、标准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