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8-18 08:55:51

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附报告目录)

1、车载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历程概况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发射及接收毫米波段电磁波的设备,通过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毫米波可以测量物体的位置、距离和速度等信息,最初用在军事领域,2000年左右进入车载市场。毫米波的工作频率为24/76~81GHz,这个波段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较远(至少几百米),衰减比较小,抗干扰能力强,在雨雪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一般都可以能正常工作。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发展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研究分析预测报告

             2-210QPU619106.png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汽车电子发展与自动驾驶需求增加,毫米波雷达已成为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与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之一。为避免与其他设备频段冲突,车载毫米波雷达需专属频段,以往各国对于车载毫米波雷达使用频段混乱的情况使其发展受限,直至2015年世界无线通信大会(WRC-15),决议7681GHz皆可用于车载雷达,为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由于各国普遍上在77G开放较宽的频段给车载毫米波雷达使用,因此这个频段天然具有宽频优势,分辨率更高;77G波长短,因此体积可以做得更小,所以总体上来讲77G的优势比较大。

77G波段发展前景更好

2-210QPU6111S.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主要分为三部分:上游涉及雷达射频前端(MMIC 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PGA)、高频 PCB 板和控制电路等硬件以及后端软件算法;中游涉及成品毫米波雷达的生产;下游主要是汽车整车厂、车路协同经营企业等。

整体而言,MMIC 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高频 PCB 板等环节主要是外资供应商把控,不过国内 24GHz/77GHzMMIC 等关键技术也在不断获得突破:意行半导体自主研发的 24GHz SiGe 雷达射频前端 MMIC 套片实现了国内该领域零的突破,并已经实现了量产;上海加特兰微电子 17 年发布了国内首款77GHz CMOS 车载毫米波收发芯片,而在 PCB 板持续发力的生益科技、沪电股份也有望近几年实现高频 PCB 板的产业化。

基于 CMOS 工艺的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显著降低功耗和成本的优点,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CMOS 工艺的毫米波雷达国外公司有飞思卡尔、德州仪器、英飞凌等,国内企业主要是上海加特兰微电子公司,既是全球首家量产 CMOS 毫米波雷达收发芯片的公司,亦是亚洲第一家通过车规认证的 77GHz 毫米波雷达芯片公司,成功实现了导入前装车辆并量产。

目前 DSP 芯片和 FPGA 芯片处于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DSP 芯片的主要供应商有英飞凌、亚德诺半导体以及意法半导体,FPGA 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为赛灵思、阿尔特拉、美高森美等。

目前高频 PCB 板的主要供应商有罗杰斯、施瓦茨、Isola、松下电工等国外企业以及我国的生益科技、沪电股份,但两家公司离真正实现产业化仍有一定距离。

3、汽车毫米波雷达市场发展趋势

由于汽车毫米波雷达关系驾驶者生命安全,为保障其工作稳定、正常、可靠,需要对毫米波雷达、雷达装车后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仿真和测试。

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不断提高,毫米波雷达会以其优良的性价比和稳定的工作性能,在对价格敏感的L2及以下级别的车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会受到激光雷达的影响(近5年内激光雷达的价格仍会远远高于毫米波雷达)。预计,单车车载毫米波雷达数量从L1级别的1~2个(前视侧视)增长到L2+级别的3~5个(前视侧视,环视四个),达到车辆周围的全覆盖;单个毫米波雷达的价格从2020年的平均91美元降到2025年的平均42美元。2020年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为3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的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可达92亿美元,CAGR16%2025 年国内毫米波雷达需求将达到 4259 万颗,假设平均单价 420 元,对应市场空间为 179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