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通信技术服务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趋势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7-29 10:55:24

通信技术服务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趋势分析(附报告目录)

1、通信技术服务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影响

(1)“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打赢扶贫攻坚战”、及“数字乡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为本行业带来历史性机遇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呈现由核心城区向农村区域、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以及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辐射扩散趋势,目前我国东部和城市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已较为成熟,西部、东北地区和乡村区域通信网络设施建设起步晚、发展潜力大。截至 2020 年末,我国农村宽带用户达 1.42 亿户,但仅占总用户数的29.3%,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来自西部地区移动数据流量增长 42.30%,增速领先全国。

2020年,我国结合新时期国情实施一系列关于支持西部地区、乡村地区发展的国家战略,为行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0 年 5 月,我国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到 2035 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和东部地区大体相当,特别提到促进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互联网+”新业态发展;2017 年至今,国家围绕“打赢扶贫攻坚战”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明确提出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基本实现全部行政村光纤网络和 4G 通信网络覆盖;此外,我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等政策的落地,落实《国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文件规划,争取 2025 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乡村 4G 的深化普及”、“5G 创新应用”,明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5G 技术普及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基站密度、扩充网络容量,为本行业带来广阔业务机遇

5G 网络组成复杂、性能强大,所承载数据量远超 4G 网络,需应用“超密集组网(UDN)”技术以解决“数据流量爆炸”问题。“超密集组网”技术是在传统“宏基站”周围部署大量“小基站”,并使用光纤、毫米波等手段将小基站与宏基站、核心网相连。

在 5G 时代,本行业业务机遇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新增小基站部署、后期设备维护需求;

二是通信运营商需要在网络架构、功能分布、拓扑、设备形态乃至传输媒质等方面对既有网络基础设施改造优化,以满足 5G 时代上百 Gbps量级回传/前传数据容量和毫秒级超低时延技术规格,由此产生的优化改造需求;

三是为小基站和宏基站之间信号回传需新建大量光纤网络而产生的通信网络建设需求。

据估算,5G 基站总数量将达到 4G 基站数量的 10 倍以上,5G 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为本行业带来大量新站点建设、存量站点改造、网络工程建设以及后期设备维护业务机遇,全国性、综合型通信技术服务企业亦将从中受益。

(3)信息通信技术向生产领域深度融合,为本行业带来全新增量市场

目前,移动互联网已重新塑造餐饮食品、零售、交通出行等传统消费业态,为消费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极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随着 5G 技术普及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将向生产领域延伸,为本行业孕育更广阔市场空间。

在 4G 时代,运营商为所有客户提供同一质量、标准化网络服务;但在 5G时代,运营商可应用“网络切片”等技术将 5G 实体网络虚拟化细分为多个虚拟网络,支持以智能制造、市政、医疗、教育、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行业为代表的大量差异化需求。在基础网络技术支持下,更多企业级客户能够以合理成本、更高效率对生产、管理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使本行业面临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市场机遇。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在生产领域融合刚刚起步,此类业务规模相对较小。随着 5G 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推广应用,用户信息化需求将不断攀升,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市场空间将逐步打开。

2、行业发展趋势

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通信技术更新节奏、通信运营商采购政策、终端客户网络需求、通信运营商支出规模以及本行业市场竞争、新技术运用等因素相关,具体情况如下:

(1)“集中采购”渐成主流,市场竞争不断规范

近年来,通信运营商逐步完善采购制度、规范采购程序,已普遍采用电子化方式公开招标,尤其是“集中采购”项目规模和占比逐步上升,本行业市场信息日趋公开、行业标准日渐规范、市场竞争日益透明。

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铁塔已基本实现“集中采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仍以地市级采购为主,但“省级集采”规模和占比稳步提升。在评选过程中,各通信运营商为保障通信技术服务质量,逐渐抛弃“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价方法,主要考核通信技术服务商后评估成绩、过往业绩、本地服务经验、服务质量和团队技术能力。此外,在选择“集中采购”项目供应商时,通信运营商还更侧重考核在类似区域项目的交付能力。

随着通信运营商“集中采购”政策渐成主流,本行业门槛逐步提高,部分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的企业面临整合淘汰;而在后评估成绩、过往业绩、技术实力、团队管理能力占优的全国性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将从行业内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本行业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2)用户需求更加多元,本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国民经济对线上业务依存度快速提升,使本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报告期内,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普及率快速提升,用户需求更为多元,尤其是信息搜索、社交分享、视频娱乐和数字化消费等数据流量需求大幅攀升,带动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2014 年-2020 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增长和移动用户普及率情况如下:

2-210H9105544B4.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伴随着数据业务快速增长,各行各业与移动互联网加速融合,国民经济对于线上业务依存度快速提升,持续、稳定、高速的互联网访问已成为当下社会刚性需求,网络故障负面影响愈发严重。在此背景下,通信运营商需要采购更多通信技术服务开展网络建设,以及对移动基站、网络设备和传输线路进行检修、优化和故障排除,以提升网络覆盖率、保障网络稳定可靠。因此,通信运营商对本行业依赖度提升,使本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

(3)服务标准持续提升,信息化管控成为趋势

通信运营商具备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通常从综合实力、合作情况等角度对供应商进行整体管理和评价,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结合完成质量、交付、技术和服务等因素实施全过程管理。报告期内,为满足通信运营商对网络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本行业内领先企业通过提升驻点密度、升级业务模式、扩大团队规模、提供增值服务等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标准、加强服务质量、提升客户粘性,而实力不足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整合淘汰,行业洗牌加速。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变革,通信技术服务与互联网、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加速融合,信息化管控成为本行业大势所趋。在数据业务几何级增长的大背景下,传统通信技术服务企业管理分散、执行粗放、支撑链条长、响应速度慢等弊端被放大,愈发难以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对比,信息化管控手段则可克服上述弊端,例如:依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服务过程管控,精细管理企业资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数据深度挖掘,智能预测和自动规划工作任务,缩减组织层级、提升服务响应速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系统算法进行自适应优化,不断提升系统效率等。

目前,本行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刚刚起步,仅有少数领先企业有能力自主研发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以及围绕该系统重塑业务模式。通信技术服务与信息化管控手段相融合,方能满足 5G 时代客户需求,深入应用信息化管控手段势必成为本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4)高端人才相对稀缺,劳务人员使用普遍

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对于人员需求两极分化,高端复合型人才较稀缺,但劳务人员供给充分。

一方面,本行业属于通信技术和服务复合型行业,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因而要求核心人才既能跟上通信技术发展步伐,又具备较强团队管理、客户服务能力。

目前,此类高端人才在各企业间争夺激烈,已多集中于行业内领先企业中。同时,本行业逐渐将新技术和通信技术服务相融合,使既熟悉本行业特点又具备较强产品开发能力的高素质研发人才相对稀缺。目前,行业内仅有少数企业拥有此类成熟研发团队,具备信息化管控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

另一方面,本行业在服务过程中,企业时常需要实施部分技术含量不高、重复性较强的非核心工作,或应客户需求而增派服务人员。为更有效管控成本、将优势资源聚焦于核心业务,本行业企业往往通过劳务外包,规模化使用劳务人员。目前,本行业此类劳务人员市场供应充足。

(5)客户群体跨界延伸,定制化开发产品成为新增长点

4G 到 5G 的变革为本行业带来全新增量客户和市场空间。相对于 4G 网络,5G 网络在大幅提升速率、改善时延、提高数据吞吐量的同时,还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网络特性。

目前,5G 技术目前有三大标准场景:

①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即更高带宽,可进一步提升移动设备通信速率;

②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即高可靠性和毫米级时延,可应用于智能电网、自动驾驶汽车、远程医疗等领域;

③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即以较低数据速率将数百万至数十亿计低功耗传感器进行互联,可应用于大规模物联网、智慧家庭、智能建筑、电子健康等。前述标准场景应用,促使大量政府、电网、市政和工业企业向数字化转型、产生大量基于行业的通信技术服务需求,为本行业提供新增客户。

此外,随着 5G 应用场景增加,以及通信技术服务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本行业企业在提供系统运维等传统服务之外,还可基于通信技术服务经验,结合客户应用场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形成新业务增长点。

3、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影响

本行业受通信运营商影响较大,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通信运营商需求、采购政策变化等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通信运营商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压缩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近年来,我国推出诸如“提速降费”、“开放虚拟运营商牌照”等一系列鼓励通信行业竞争的产业政策,使通信运营商“降本增效”需求明显,部分区域通信技术服务项目中标金额降幅较大,压缩行业利润空间,也影响企业在此类地区盈利能力。

二是通信运营商采购集中化,导致行业利润向龙头企业集中。随着“集中采购”政策的推行,全国性、综合型通信技术企业优势愈发明显,行业内中小规模企业逐渐退出市场。

4、行业壁垒

(1)人才壁垒

通信技术服务需要依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建成专业服务团队实施服务。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需具备扎实通信技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类通信设备操作、精通通信网络建设技术,此类人才需求量很大;管理人才则需要具备丰富综合业务实操经验和团队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管理数量众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此外,随着通信技术服务和互联网、数据分析等技术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行业内领先企业对研发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目前,相关人才已普遍集中于行业内持续经营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企业中。

因此,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相应规模且稳定的专业团队,这是其进入本行业主要障碍,也是制约本行业内企业提升主要瓶颈之一。

(2)技术壁垒

通信技术服务企业的日常工作是维持通信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及时响应运营商突发需求。通信技术服务企业通过长时间经营不断积累技术经验、完善技术储备、提升服务水平,由此构成本行业技术壁垒。

随着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本行业日趋成熟,技术壁垒不断提高。首先,通信设备随通信技术发展而更新升级,通信网络复杂度提升,要求业务人员掌握多种制式网络平台维护、优化技术;其次,终端使用者对于网络性能和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使通信运营商对于通信服务供应商管理日趋严格,通信技术服务商专业技术、创新实力和管理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最后,随着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使通信技术服务商对一线运营人员专业需求增加,通信技术服务商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研发提升技术培训体系、具备较为完善技术培训体系和技术转换机制,才能开拓新区域业务、提升市场份额、确立竞争优势。新进入企业因缺少长期技术积累和储备,难以满足运营商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

(3)资金壁垒

通信技术服务企业需要充足营运资金。通信技术服务企业需要定期支付人员工资、劳务费用、车辆房屋租金、油料开销和投标保证金等,日常刚性支出大。而本行业客户主要是通信运营商,地位相对强势、考核结算流程正规,导致款项审批时间较长,付款相对滞后。所以,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在成本现金支出和回款之间存在时滞,企业需要先行垫付大量资金。

此外,通信技术服务商在开拓服务区域时需组建团队、建设驻点、采购车辆仪表设备,前期投资规模大、资金支付集中;但是,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在进入新区域后,难以在业务规模、客户资源、市场口碑等方面一蹴而就,导致资金回收进度分散、投资回报期较长。

综上所述,资金是本行业新进入者必须面对的重要壁垒,亦是本行业企业在发展扩张各个阶段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4)经验和规模壁垒

经验和规模壁垒是本行业最主要进入壁垒。我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主要为通信运营商提供服务。通信运营商在招标比选时,综合考虑通信技术服务商后评估成绩、历史业绩、企业规模、技术资质、人员技术能力等因素,优先选择后评估成绩优秀、过往服务业绩显著、项目经验丰富、市场口碑良好的企业。新进入企业因服务经验欠缺,业务获取能力较差、服务开展范围受限。

同行业竞争对手拓展新区域业务时也面临经验和规模壁垒。通信运营商对通信技术服务响应速度要求较高,这需要本行业企业在服务区域具备一定规模服务网点,或有能力短时间完成网点布局。服务网点设立后,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可通过提升承接业务规模、提升车辆人员复用率等方式,摊薄该区域边际运营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并对后进入该区域企业构筑成本优势。

综上所述,新进入本行业企业通常因缺乏过往服务经验和成熟案例,难以获取业务。同行业企业在拓展新区域业务时亦普遍面临两难选择:若前期投入规模过大,则可能因没有足够业务支撑、收入无法覆盖刚性支出而影响盈利能力;若前期投入规模较小,则难以在同等成本下提供高质量服务,而影响后续业务获取能力。只有过往服务经验丰富、具备一定资金实力、有效管控成本、服务质量稳定的通信技术服务企业才能够突破经验和规模壁垒,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