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附报告目录)
2021 年 3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第十七章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中要求: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推动下,电子政务进入“互联网+”阶段,并开始向推动公共服务改善、营商环境优化、社会治理改革和行政效能提升的“数字政府”方向发展。
1、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2015-2019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处于不断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为11.6%。随着我国政府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和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平稳增长,预计2021年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左右。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电子政务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发展趋势前景咨询预测报告》
2015-2019年我国电子政务服务市场规模情况及增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数字政府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将推动新一轮建设高潮
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社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更是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办的“2020 数字政府服务能力暨第十九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披露的数据,截至 2020 年 11 月底,全国32 个省级单位中,部分先行省市已经全面启动数字政府的建设,有 16 个省级单位已出台并公开数字政府建设相关规划和方案意见,指导数字政府建设;有 23个省级单位明确了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机构,落实和推进本地数字政府建设。2021
年 2 月 18 日,浙江省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发布《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启动浙江数字化改革。2021 年 3 月 25 日,上海市委李强书记主持召开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座谈会时指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事关上海全局和长远发展”。
(2)服务范围不断延伸,渠道更趋多元化
我国过往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既有政务服务的在线办理、自动处理等数字化功能,也就是政务服务的“服务数字化”。我国各省级单位已经基本完成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建设和数据集中,其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发挥数据的价值、基于数据融合提供各类智能服务和实现“数字服务化”。
随着政务集约化建设持续深入,政府对外提供政务服务的渠道也向多端多元化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建设类似“浙里办”“赣服通”“粤省事”“北京通”等统一品牌的政务 APP、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政务服务的入口更贴近公众,完善和丰富了“一网通办”的多端服务渠道。
(3)政府将更加注重电子政务的专业化运营
当我国电子政务全面进入到“数字政府”的新阶段后,运营将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在线政务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内容。我国各级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了大量政务系统和应用,沉淀了数量庞大、价值密度高的数据资源,电子政务运营从数据、内容、服务等方面都逐步走向专业化、产品化和场景化,通过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驱动下的治理与协同,帮助政府持续提升整体运行效能,助力建设协同高效、服务精准和管理科学的数字政府。
(4)公共服务仍将是当前及今后电子政务建设重点
未来的政务服务亦不再仅由政府主导,数字政府建设将为政府机构提供了听取建议与了解需求的渠道,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完善数字政府建设。同时,随着政府数据开放,更多应用数据融合和第三方社会服务也将成为政务服务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