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供热节能行业特点及主要趋势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7-05 05:39:10

供热节能行业特点及主要趋势分析(附报告目录)

1、供热节能概念及特点

供热节能改造一般是指以供热系统中设置在各处的供热管道、供热设备、显示仪表和控制调节设备组成的物理设备网为基础,对不合理的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或更新,以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等组成的供热物联网为支撑,为运行管理人员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形成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运行能耗。通过供热节能改造能够赋予传统供热智慧化属性。相比与传统供热,智慧供热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供热节能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

(1)智能化运行

智能运行是智慧供热的核心,涉及到运行监督、运行调节、运行控制和运行评价四大部分。运行监督是对热源、热力站、供热管网、热用户的运行参数和环境参数(室内温度、室外温度)进行监测,获得供热系统运行的显性数据,所有信息全盘掌握,包括热源、管网、热力站、中继泵站、用户及天气的全部信息,实现热网运行情况、用户供热效果一目了然的运行监督效果。运行调节是根据显性数据得出的分析结果形成供热负荷预报、运行调节优化、热力工况优化及运行调度的最优决策方案。运行控制是根据最优决策方案进行供热管网及热用户的平衡调节及控制,对能源转换设备和动力设备进行优化控制。运行评价是根据优化运行结果,对设备及系统性能进行评价。智能运行的目的是实现能源转换设备的高效运行,能源输送系统输送成本最小,保障系统安全。

(2)智能化管理

智能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环节的智能。是以智能的方式改造现有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系统的智能水平。智能管理是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划、组织、激励、协调、控制等手段,智能地为供热运行配置资源,建立并维持企业运营秩序,以达成预定的目标。智能管理涉及到供热业务管理和供热安全管理。供热业务管理包括: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应急管理、热费管理及服务管理。供热安全管理包括:系统安全、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智能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供热企业管理中各类硬件和软件之间高效整合,根据云计算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并与企业中人要素实现“人机协调”,做到人机结合智能和企业群体智能,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实时远程智能调节热源、管网、热力站、及用户端的设备。

(3)智能化输配

智慧供热实现了热量、流量、温度、压力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与上传等功能,可以提供从热源到末端用户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在信息全面掌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计算、大数据分析、反馈、调控,以保证用户按需供热、平衡供热。热用户系统可以调节、用热可以计量,热源、供热管网与热用户之间实现双向互动,根据热用户的合理需求调整供热系统运行模式,用系统的手段完成对产热和输热的高效管理,达到热网自动平衡、智能输配的效果,从而为热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

(4)智能化服务

供热节能改造后将实现信息化管理,供热企业可以对整个供热系统信息全面掌握,包括热源、管网、热力站、中继泵站、用户供热效果等,以此供热节能企业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提供高服务品质和服务便捷性;同时,也能够在智能化供热设备基础上进行增值服务(如节能管理服务、能耗定制化服务、需求侧管理等),进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以及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形成和谐的供热与用热关系。

综上所述,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传统供热进行赋能升级,智慧供热将有力推动传统供热行业升级发展。同时,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不断增多,供热系统作为城市中重要的能源子系统,系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供热将逐渐兴起。

2、我国供热节能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210F5053931195.png

(1)智慧化升级是供热节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化应用,智能化控制管理逐渐进入供热节能领域。智慧热网基于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从热源、热力站、管网到热用户的整个供热系统的监控,达到供热计量自动化、用户用热自主化、系统调控智能化、监管科学化,实现供热系统的整体节能降耗,智慧供热系统作为北方民生的重要保障环节将成为智慧供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智慧供热一方面将实现热源、供热一次管网、热力站、供热二次管网及热用户之间的稳定联动;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与能效系统,充分利用当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提升供热服务的针对性与智能化水平,使供热节能行业由自动化技术向智能化技术升级成为可能。随着我国供热节能改造的持续推进,未来供热设备将逐步实现智能化,而作为智能供热的智慧化延伸,智慧供热将成为供热节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专业化管理是供热节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各地热力站企业运行人员对于传统供热方法经验丰富,但对智能化改造及系统智慧化运行的知识储备不足。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不断发展,未来热源、供热一次管网、热力站、供热二次管网及热用户之间将实现智能联动,从而提升整个管理的时效性与有效性。这就需要专业的供热节能企业参与,一方面通过对传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改变由传统供热方式形成的供热设备性能单一,技术指标落后,设备的技术信息不能满足供热系统运行新要求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对升级后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专业化管理,为供热企业做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以达到节能减排和效益提升的双重效果。

(3)提高安全可靠性是供热节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北方大部分供热区域,供热甚至是基本的生存保障,所以保证供热安全,是政府对供热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传统的供热系统运行时,常会发生管道破裂问题等安全事故,从而影响供暖系统的稳定性和居民的用暖体验。这将促使供热企业针对安全性问题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以安全性为基准,合理规划改造供热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并能够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排除,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供热的安全可靠性。

(4)整体解决方案模式是供热节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供热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产品和技术较多,容易造成准备工作复杂、调试效率低、服务扯皮多、运行成本高等问题,这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整体解决方案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打破多产品和技术专业之间的壁垒,为客户带来更强的保障能力、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益。整体解决方案模式将成为热节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5)存量升级改造是供热节能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集中供热发展过程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形成的落后产能对社会民生的保障和城市的节能减排形成了明显的阻力,北方既有老旧小区供热设备设施逐步进行兼具安全和智慧化的升级改造是必然趋势。如我国发布《关于做好 2019 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主要开展的工作:一是摸排全国城镇老旧小区基本情况;二是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提出当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和标准;三是推动地方创新改造方式和资金筹措机制等。按照“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的方式统筹推进,采取“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等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2020 年 4月 14 日我国指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2020 年 7 月我国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2020 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3.9 万个,涉及居民近 700 万户;到 2022 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