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听信息技术产业链结构、利润及发展特征分析(附报告目录)
1、数字视听信息技术产业链结构分析
上游行业:本行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芯片、配套件、结构件、开关电源、模块、电阻、电容、电感、PCB、线材及螺钉等生产企业,其中芯片供应商包括 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Xilinx Inc.(赛灵思)、Micron Technology, Inc.(镁光)、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等。除芯片之外的其他原材料,供应商众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
下游行业:本行业的下游客户包括广电局、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广电运营商、IPTV运营商、酒店、学校、船舶、医院、体育场馆等,未来随着数字视听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行各业专业化、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涌现,下游客户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展。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数字视听信息技术产业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数字视听信息技术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行业整体毛利率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数字视听信息技术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涉及编解码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嵌入式架构硬件产品设计技术、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电子学应用技术、密码学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诸多学科且要求较高。不同客户对产品的技术标准、性能需求均不统一,对于厂商的定制化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数字视听信息技术行业拥有较高的行业门槛及技术壁垒,产品综合附加值较高,行业总体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未来随着超高清视频、5G 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行业研发水平要求更高,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行业整体毛利率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3、行业发展特征
(1)行业周期性特点
数字视听信息技术行业伴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加速而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下游客户所涉及行业众多,市场潜力较大;此外,传媒视听下游主要客户承担着普及公共文化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职责,是党和国家舆论宣传的阵地和平台,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所处领域属于国家长期持续投资建设的领域。因此,本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2)行业区域性特点
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的数字视听信息技术发展进程差异较大,因此从某一时点来看,数字视听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本行业正处于变革阶段,随着 5G、超高清、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字视听信息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本行业并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3)行业季节性特点
本行业下游主要客户包括广电局、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广电运营商、酒店、学校等,其中广电局、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广电运营商等属于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类客户,受国家财政支持,产品主要以招投标形式面向市场进行采购。一般情况下,该等客户需要在上年年底制定采购预算,并于当年年初进行调研、交流、发布招标信息,当年下半年进行系统验收。因此,本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