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PLC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规模结构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6-25 11:23:11

PLC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规模结构分析(附报告目录)

PLC 是一种使用可编程存储器储存指令,执行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计算等功能,并通过模拟或数字输入/输出组件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的装置,是生产制造系统、重大基础设施和军用装备的通用基础核心控制设备。PLC 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具备体积小、能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竞争格局分析:

PLC 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壁垒随着 I/O 点数增加而提高,根据 I/O 点数的数量,可将 PLC 产品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类。全球主要的 PLC 生产企业包括罗克韦尔、通用电气、艾默生等美国品牌,西门子、施耐德、ABB 等欧洲品牌,三菱、欧姆龙、富士等日本品牌。

我国 PLC 市场中欧美品牌和日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由于大中型 PLC 工艺复杂、用户对产品安全性和抗干扰性要求高,外资品牌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占据垄断市场地位。小型 PLC 主要应用于中低端 OEM 用户,国产品牌近年来凭借高性价比、灵活的业务模式及在特定行业的定制化机型开发能力,在小型 PLC 市场实现了行业渗透率的显著提升。2020 年我国 PLC 整体市场中,西门子、三菱、欧姆龙分别以 57.53 亿元、16.80 亿元、14.54 亿元的销售额位列市场前三,占据约 70%市场份额。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控制器(PLC)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2020 年我国 PLC 行业市场份额结构分析

2-2106251123334R.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受国家政策的扶持、相关行业自动化需求的上升,PLC 在锂电、半导体、光伏等新兴行业涌现了大量新的应用机会。国产品牌通过细致划分客户需求、开展定制化售前服务、提升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等方式增强客户粘性、巩固行业地位,已具备在部分细分市场和外资品牌同台竞技的强劲实力。

市场规模分析:

由于作为 PLC 主要终端产品的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气和电子行业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工业 4.0 时代产业链垂直整合与计算机及软件领域投资趋势显著,全球 PLC市场快速增长。2019 年全球 PLC 市场规模已达95亿美元左右,市场销量达 1,280.32 万台,预计未来几年将基本保持稳定态势。

PLC 在我国锂电、冶金、电力、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等行业应用活跃,具有较大市场潜力。普华有策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 PLC 市场规模为 130亿元左右,其中大中型 PLC 市场占比51.20%,小型 PLC 市场占比 48.80%

PLC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1)产品规模两极化发展

PLC 产品规模一方面将向速度更快、性价比更高的小型和超小型 PLC 发展,以适应单机及小型自动控制的需要;另一方面,向高速度、大容量、技术完善的大型 PLC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复杂系统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微处理器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对 PLC 的信息处理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用户存储器容量也越来越大。

2)通信网络化发展

PLC 网络控制是当前控制系统和 PLC 技术发展的潮流,PLC PLC 之间的联网通信、PLC 与上位计算机的联网通信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PLC 制造商都在发展自己专用的通信模块和通信软件以加强 PLC 的联网能力,各 PLC 制造商之间也在协商制定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PLC 已成为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一体化发展

随着 PLC 对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对软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维度的通用产品未来将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体化专机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控制+驱动一体化将成为行业内各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厂商的发展方向,通过 PLC 和驱动器产品的一体化,可极大地降低系统成本与体积、提升系统总体性能。

4)模块化、智能化发展

为满足工业自动化各种控制系统的需要,近年来,PLC 制造商先后开发了不少新器件和模块,如智能 I/O 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专门用于检测 PLC 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等,这些模块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增强了功能,扩展了 PLC 的应用范围,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