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负极包覆材料行业应用及机遇和挑战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6-25 08:38:32

负极包覆材料行业应用及机遇和挑战分析(附报告目录)

1、负极包覆材料在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状况

锂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所需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及包装材料等。负极包覆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性能,可以从隔离电池正负极、允许锂离子通过、防止高温引起的电池爆炸等方面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并使得锂电池较传统的铅酸、镍镉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环保性及安全性等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目前,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航天航空、医疗及数码类电子产品等锂电池领域。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负极包覆材料市场调研及“十四五”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负极包覆材料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2106250SU4413.png

(1)机遇

A、产业政策支持

负极包覆材料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锂电池负极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一直是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被列入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目录。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是未来的行业大趋势,为了推动其发展,国内相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在近期相继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具体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积分政策、路权特权等,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陆续颁布了多种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些国家为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已经制定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荷兰和挪威从 2025 年起禁售燃油车;印度和德国从 2030 年起禁售燃油车;英国和法国从 2040 年起禁售燃油车。上述措施将有效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为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并打开了行业的长期发展空间。

B、汽车电动化率提升有利于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产业发展

汽车电动化率提升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碳排放量,符合我国提出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锂电池是现有技术体系下具有低污染、低成本、高性能的绿色电池,是当前汽车电动化的较优选择。负极包覆材料作为现有高性能石墨负极及硅碳负极的原材料之一,未来随着汽车电动化率提升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故而,汽车电动化率提升有利于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产业发展。

C、下游各大造车企业的扩产计划将直接推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现有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较为明确,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相继加大了新能源汽车方向的投资力度,将直接推动上游动力电池产业链蓬勃发展,负极包覆材料作为高性能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预计将随之快速发展。

(2)挑战

A、锂电池产业链整体降低成本带来的资金压力

汽车电动化率提升的必要条件即为电动汽车相较于燃油车具有经济性,故而其动力系统的成本将随着行业发展持续下降。负极包覆材料作为锂电池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将面临不断降低成本的压力。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必然带来负极包覆材料需求的大幅增长,但如果企业不能做到规模化生产并通过规范的管理降低成本,可能导致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出现毛利率下降的情形。故而,行业内企业需要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并对企业产品进行升级迭代,资金需求将随之增长,未来新建项目可能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B、锂电池产业链技术持续创新带来的人才需求、产品换代以及品质升级的压力

近年来,锂电池行业技术水平快速进步,新产品更新换代频繁。新技术研发涉及到一系列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尖端技术开发,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人员积累和技术积累。国内锂电池行业整体的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前沿领域的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消费电子领域和电动汽车领域对锂电池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生产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研发以应对下游需求变化,如果企业不能持续进行产品性能改进或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