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国产医疗影像设备渗透率在不断提高,发展空间较大(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6-24 17:33:19

国产医疗影像设备渗透率在不断提高,发展空间较大(附报告目录)

医疗影像设备通过借助于某种介质(如 X 射线、电磁场、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把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结构、密度以影像方式予以表现,供诊断医师进行判断,从而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在临床诊疗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临床常用的医疗影像设备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磁共振成像(MRI)设备、通用 X 射线成像设备(GXR)、核医学以及超声诊断设备等。

1、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及预测

医疗影像设备市场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第一大板块,2019 年其市场规模达 617亿美元。随着医疗影像设备技术的持续发展,相关产品的推陈出新加速产品更新迭代,同时影像设备诊断效率和准确度不断提高,使临床医生对其的依赖性增加,促进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不断增长,预计到 2024 年,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775亿美元。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市场前瞻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年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及增速

2-2106241I33M31.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我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于 2019 年达到 824 亿元人民币。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医疗服务需求也在持续增加,临床影像检查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同时,由于我国临床影像设备存在设施老旧等问题,因此,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也成为我国影像设备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自 2012年医改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医疗行业相关政策,优化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医疗资源下沉,为影像设备销售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在市场需求及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到 2024 年,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 1,211 亿元人民币。

对于医院端,存在医疗影像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而对于基层医疗市场,则存有更多新兴的装配需求,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在我国基层医疗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我国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支持性政策推动国产医疗影像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人均影像设备保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 CT 保有量及 MRI 保有量均不及日本的 15%,终端市场设备供给不足,存在较大缺口。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医院原有设备存在老旧等问题,且设备技术水平不能满足目前的检测需求,设备更新换代成为市场扩容的又一驱动因素。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支持性政策,逐步放开医疗市场准入。2018 3 月,国家卫健委制定新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 年)》,新版目录内设备整体减少 30%,并将首次配置大型医疗器械纳入甲类管理目录的价格低限由 500 万元人民币上调至 3,000 万元人民币。随着国家对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证管理的放松,医疗设备销售的限制将进一步减少。在医疗机构市场化的趋势下,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将持续扩容。

2)新兴技术推动医疗影像行业发展

目前,云计算已经在医疗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打破患者在不同地区、不同诊疗机构的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云端化,促进了医疗资源的高效共享。医学影像领域是人工智能应用最多、落地最快的场景之一,人工智能与医疗影像的结合,可辅助医生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诊疗效率,使病人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更精准的治疗方案。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商业化,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将持续赋能医疗影像行业,为其带来更大的增值空间,并有效解决我国基层医院资源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从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逐步下沉。

3)国产医疗影像设备渗透率在不断提高

医疗影像设备属于高端医疗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其市场主要由少数跨国公司长期占据。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大力鼓励技术创新,通过鼓励研发、改革临床管理、加速审评审批等具体方式,为创新医疗器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国家政策向国产设备倾斜的大背景下,国产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日益提升,国产医疗影像设备在国内医疗机构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未来我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进口替代趋势将更加明显,成为促进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以东软医疗为代表的优秀国内企业,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产品创新,成功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国内市场的格局,成为市场重要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