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农药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国内外竞争情况(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6-16 17:36:14

农药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国内外竞争情况(附报告目录)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农药产业链由农药中间体、原药合成和制剂加工构成。农药行业上游属于基础化工行业,农药行业的下游包括农、林、牧、渔业等生产领域及卫生防疫领域。农药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示意图如下:

2-2106161I6341P.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1)农药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凭借我国较为完整的化工工业体系以及强大的供给能力,农药行业的上游基础化工原料供应能力较强,有利于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由于农药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较大,若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可能引起产品盈利水平发生较大波动。

(2)农药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农药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领域,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农产品消费升级、耕作方式转变等因素的驱动下,下游农业生产对于农药将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有利于推动农药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农药市场研究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2、行业经营模式

农药行业的经营流程分为研发、生产和销售,最终通过产品的销售实现盈利。农药企业的经营模式包括创制型、仿制型和制剂型。

(1)创制型

创制型经营模式对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要求很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持续进行专利农药原药及相关制剂的研发。采取创制型经营模式的企业主要为国际农药行业的第一梯队。这些企业一方面通过具有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在保护期内的独家权利获得垄断利润,一方面凭借知名品牌、先进的产品质量和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进行各类农药中间体、原药和制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仿制型

仿制型经营模式围绕着非专利农药产品进行生产、销售。企业通过规模效应以及改进技术与工艺,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农药原药的生产成本,采购化工原料和中间体进行农药原药的生产。寻找到市场容量较大、竞争温和、具有良好技术基础的非专利农药产品是仿制型模式得以成功的基础。

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农药企业在新品种上研发投入较少,原药产品的品牌档次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才能达到发达国家对农药产品的高标准。

(3)制剂型

制剂型企业不生产原药,而是向上游企业采购原药,添加各类助剂并使用适当的复配工艺加工,生产出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制剂产品,面向农药使用的终端市场进行销售。制剂型企业产品体系丰富、渠道下沉程度高,能够适应农药终端市场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制剂需求。

3、行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农药行业技术主要包括新化合物的开发技术、原药合成技术以及制剂加工复配技术等。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在新化合物的开发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原药合成技术与制剂加工复配技术方面,已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目前,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呈现的特点如下:

A、新化合物创制能力薄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产品,但非专利农药的仿制能力突出;

B、原药企业生产工艺水平持续改进,生产设备大型化、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环保水平迅速提高;

C、制剂企业对配方的合理设计、助剂的应用和复配工艺的过程控制能力逐步提高,制剂剂型逐渐多样化,生产工艺精细化;

D、剧毒、高毒品种禁用数量增加,限用范围扩大,低毒微毒品种持续增

多。

4、全球及中国农药行业竞争情况

(1)全球农药总体竞争格局情况

全球农药行业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国际分工业已形成。概括起来,全球农药公司可以分为二个梯队,其基本竞争格局如下:

第一梯队为在全球农药产业当中扮演垄断者的数家跨国巨头。这些跨国巨头往往有着复杂的业务范围,涵盖化学化工领域多个部门,较早进入到全球农药产业链当中,其农药方面的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生产规模、品牌、销售网络居于全面的领先地位。跨国巨头一般建立了涵盖专利农药研发、工艺开发、原药批量生产、制剂加工复配、制剂销售、技术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经营能力,能够广泛服务全球客户,在全球农药市场上占据着主要话语权。特别在具有高额利润的专利农药上,由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专利农药创制集中在这些资本雄厚、创新能力突出、销售规模庞大的跨国巨头当中。

第二梯队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中小型非专利农药企业,依托规模化的供应能力和成熟的国际营销网络参与竞争,它们规模较大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非专利农药在应用上已经得到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在使用对象、施用方法和安全性能上都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且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因此,中小型非专利农药企业节省了大量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低成本优势。同时,非专利农药企业会强化其在工艺优化层面上的投入,扩大其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因此,中小型非专利农药企业既能够在农化产业链上提供农药原药和中间体,也能够面向终端消费者提供制剂产品。已有多个非专利农药企业建立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农药品牌。

(2)我国农药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随着终端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我国环保监管不断加强,我国农药产业已进入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新时期,落后产能被加快淘汰,具备技术、规模、资金等优势的行业领先企业优势不断凸显,行业整体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中,原药制剂一体化也成为行业内主流的发展趋势。原药制剂一体化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同时涉足原药及制剂市场,与单一的原药企业或制剂企业相比具备产业链优势,一方面通过制剂领域能够直接掌控终端市场,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一方面通过自主原药生产有着充分的经营主动权,可以规避原药供应不足或者原药价格的大幅波动。在行业原药产能得到充分优化的背景下,国内领先的原药企业为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充分利用规模产能优势,纷纷加强制剂业务的发展力度。

在国际市场上,随着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成功介入全球农药产业链,为国际农药公司提供原药及制剂产品,中国农药行业的整体影响力逐步提升,已有多家国内企业在部分产品上建立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剂品牌。随着中国企业不断扩大产品体系、开展国际国内并购,我国农药企业在国际上的重要性日渐提升。

我国农药行业市场化程度

当前,我国对于农药生产企业的设立采取较为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但行业内仍然有着为数众多的现存企业,竞争充分,形成了成熟的市场定价机制。由于出口已成为我国农药企业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我国农药行业与全球农药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市场的农药供求情况已成为影响我国农药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整体而言,我国农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